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專訪《Facebook: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與逆轉》作者史蒂文·利維:FB的最大挑戰在於它的成功

 收藏文章來自 富途牛牛 2021/6/25 36氪文章

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正在遭遇信任危機。

2013年以來,扎克伯格首次跌出Glassdoor百位CEO榜單,其員工支持率下滑到88%。另一方面,關於Facebook隱私泄露、操縱選舉、假新聞、仇恨言論等醜聞不斷。

從一個大學社交網絡,成長到今天的全球商業巨擘,Facebook的財富瘋狂增長,其最新市值已經超過9657億美元。

究竟是什麼讓Facebook成長為一個稱霸世界的商業帝國?Facebook與其各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是如何對抗和交鋒的?它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持續增長,後果是什麼?它還能否重新贏得用户的信任?

36氪帶着這些疑問和《Facebook: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與逆轉》作者史蒂文·利維進行了對話,作為《連線》雜誌高級作者,他被《華盛頓郵報》稱為「美國首席科技記者」。

對於Facebook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史蒂文·利維是怎麼看的?




史蒂文·利維《Facebook: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與逆轉》

36氪: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想到要寫一本關於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書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史蒂文·利維:2015年的8月下旬,馬克·扎克伯格公佈了一個數據,在過去的24小時內有十億人登陸了Facebook。即使我多年來一直在報道這家公司,這個數字仍讓我感到吃驚——歷史上從未有如此多的人相互聯繫。而且這個數字遠沒有達到峯值,它只會繼續增長(事實上今天已經變成了三十億)。

我發誓要寫一本書來解釋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背後的意義,讓現在和未來的人們在詢問「發生了什麼?」的時候,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36氪:當您第一次和扎克伯克討論寫書的事情時,他作何反應,您很快説服了他來接受採訪嗎?

史蒂文·利維:我沒有直接去聯繫扎克伯格,而是先收到了公關和公共政策主管的拒絕,不過我最終還是得到了向扎克伯格和雪莉·桑德伯格推銷的機會。我説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歷史性的事情,人們有理由知道背後正在發生什麼。這顯然奏效了。就在扎克伯格公佈那條數據的一年之後,2016年8月下旬,我陪同扎克伯格去了尼日利亞並開始了我的研究。

36氪:在寫完這本書後,您對扎克伯克和Facebook的看法發生了什麼改變?

史蒂文·利維:顯而易見的是,我對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理解更深了。扎克伯格既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又是一個毫不留情的競爭者。Facebook本身也在扎克伯格和他的團隊所做的事中掙扎,他們的動機並不總是純粹的。在我完成這本書的三年時間裏,Facebook也在發生着改變,從謙遜變得抵抗。有一件事我在投入寫作之前就知道,但我低估了它的程度,那就是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決策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他傾聽高管們的意見,不停地向他們和外人詢問他該做什麼,但只會去做他想做的事。

36氪:根據書中所言,很多人認為小扎「固執且無情」。如果讓您用三個詞來形容扎克伯格,您會選擇哪三個詞?

史蒂文·利維:我會保留「固執」,然後再加上「競爭」和「毫不留情」。(I would keep stubborn, adding 「competitive」 and 「relentlesss」)

36氪:在寫書過程中,扎克伯格和您一共見了多少次?哪次讓您印象最為深刻?其間發生了什麼故事,能分享給我們一些細節嗎?

史蒂文·利維:我和他談了大概九次,其中七次是錄音採訪。我們的第一次交談發生在尼日利亞的酒店房間裏,那次會話非常令人難忘。當時的Facebook在名聲上達到了一個頂峯,所有人都在談論它在2016年大選後陷入的審查困境。還有一些戲劇時刻發生在2018年,當我們在Facebook四分之一平方英里的屋頂上散步時,他坦率地談起了早期的一些懷疑時刻,但也表示自己沒有被那時的殘酷批評所動搖。最後一次的採訪也很令人難忘,我向他展示了他2006年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的一些頁面。扎克伯格在這個本子上寫下了他在2006年時對Facebook的願景,以及構成今天產品的計劃書。這本筆記同時也是通向他想法的一扇窗户(我在書中分享了關鍵的部分)。扎克伯格在很多年前毀了它,但我通過一些來源獲得了一些被保存下來的頁面。

36氪: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對於這本書,您是否有遺憾?

史蒂文·利維:最大的挑戰就是發掘那個使Facebook成為現在樣子的祕密,我採訪了許多人才瞭解到完整的故事。我説不出還有什麼遺憾。在我看來,閲讀這本書對了解現在和未來的扎克伯格和Facebook非常重要。

36氪:您覺得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對於中國讀者,他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什麼樣的收穫?

史蒂文·利維:一個俯瞰的視角。這是一個從內到外敍述Facebook的完整故事,對待公司既公平又毫不留情。Facebook可能在中國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但它在世界範圍內是一股如此強大的力量,以至於每個人都應該去了解它。同時,這也是一個講述一家公司從宿舍走出,變成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富有的公司的商業故事。

我認為Facebook的故事還暴露出社交媒體的一些矛盾、優點和危險。你能讓人們展現自己到什麼程度?像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要對他們分發的內容負多少責任?通過病毒式內容傳播來獲取注意力是否是一個道德的行為?

36氪:對於您個人而言,這本書在您的職業生涯中意味着什麼?

史蒂文·利維:幾十年來我一直在寫科技相關的內容,但再也不會寫出一本更重要的書了。我運用了這些年來我在報道和寫作方面積累的所有技巧來創作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內容重要,而且讀起來引人入勝。

36氪:能夠走到現在,Facebook和扎克伯格分別做對了什麼?

史蒂文·利維:Facebook最初建立之時,有許多新興的社交網絡正在萌芽。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當時讓Facebook脱穎而出的是它的隱私性——學生們發佈的內容只能被自己學校的同學看到。扎克伯格明白對大學生來説什麼是重要的,因為他就是他們中的一員。2006年,在他足夠了解這一領域後,他明白了什麼對大眾奏效。

正如他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説的,每個人都有窺探欲。當Facebook遇到挑戰時,比如在移動化進程中落後,扎克伯格總能動作果斷地趕上。但具爭議的是,他能夠識別出那些有威脅的公司並買下它們,或者「借鑑」他們的特徵。

36氪:對於可能的對手,Facebook和扎克伯格是否太過苛刻?

史蒂文·利維:我想是的。我在書中記錄了Facebook不停試圖扼殺競爭對手的過程:要麼封禁它們在平台上的活動,要麼收購它們,或竊取對手的想法並使用在那些致力於殺死對手的功能中。

36氪:和Facebook之前那些「單獨的失誤」相比,現在這家公司面臨的情況要複雜得多,您覺得未來Facebook要持續輝煌下去,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在扎克伯格眼裏,Facebook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史蒂文·利維:Facebook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它的成功。它的規模將其限定在了一個依靠商業計劃(定向廣告)的模式中,而人們對此的不滿與日俱增。現在,蘋果正在給人們選擇退出的機會,政府也可能會限制Facebook對數據的處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即使人們使用Facebook,也並不信任它。

36氪:在扎克伯克眾多產品或技術中,不乏失敗或者尚未成功的案例,他最耿耿於懷的是什麼?

史蒂文·利維:我的書中第一次完整講述了結局悲慘的 Facebook手機的故事。扎克伯格擔心控制移動操作系統的權力可能會制定限制 Facebook 商業模式的規則,而這正是蘋果隱私規則的現狀。

36氪:扎克伯克為什麼會想要做天秤座,這個看上去似乎在挑戰美國金融系統的東西?在被美國監管部門屢次注意後,他對天秤座的想法改變了嗎?

史蒂文·利維:Facebook多年來一直在試圖推廣自己的支付系統。我相信扎克伯格擔心的是,一個對Facebook不友好的全球密碼體系會對Facebook形成限制,並增強競爭對手的實力。就像虛擬現實一樣,他夢想控制一種新的範式。因此,儘管這對Facebook的名聲有很大風險,他仍堅持這麼做。

36氪:關於書最後的那個問題——「經歷過信標、劍橋分析公司、「新聞流」在多個國家引發的暴力事件, 以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歐盟和英國議會對其侵 犯公民權利、歪曲隱私和違反安全的行為進行罰款之後……經歷過所有的 這些事情之後,人們想知道: 為什麼會有人信任 Facebook 並把錢託付給它?」,您作為一名專業記者的答案是什麼?

史蒂文·利維:即使人們不信任Facebook,也依舊會經常使用它。一般來説,他們只是不信任Facebook用他們的錢,但仍舊會向它分享數據。或許只是因為這件事隱藏在表面之下,所以他們一直這樣做。(我也是!)

儘管Facebook是這種悖論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唯一一家有這種現象的公司,這是大部分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我追蹤了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這種轉變過程:從一個賦予個人權力的工具,到允許少數公司積累前所未有的權力的力量,而這些力量通常會被政府等其他機構利用。

我仍然相信許多互聯網的最初承諾都得到了兑現,從前聞所未聞的聲音有機會被戲劇性地放大,但有些地方還是出了問題。我想講述Facebook的故事,以戲劇化地説明全球網絡的存在是如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以及這場數字颶風的暴風眼中的公司發生了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