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股市造“神”!徐翔在他們前面,真不算什麼

 收藏文章摘錄自 2021/7/9 富途牛牛

來源:小基快跑

作者:吃瓜羣眾融小通


牛牛敲黑板:

股市「造神」運動中,徐翔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有些「股神」貨真價實;有些,則是看上去很美的「騙子」。



今日(7月9日)是徐翔刑滿釋放的日子。有媒體稱,家屬已接到徐翔。

徐翔,澤熙投資總經理,「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民間「私募一哥」,不少散户心中的大神。

2015年11月,徐翔被調查;

2016年4月,徐翔被批捕;

2017年1月,以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110億元,沒收違法所得約93.37億元。

2017年6月,中基協將徐翔和澤熙投資加入黑名單。

從那張著名的「阿瑪尼白西服」照算起(2015年11月),徐翔「進去」近6年。

近6年的時間裏,徐翔人被判刑了,錢被拿走了,婚也離了。唯有大盤,忠貞不渝地原地等他。

進去時,大盤3500點;回來時,大盤3500點。

徐翔os:6年了,上證在等我回來建倉。


雖然徐翔人不在江湖,江湖裏仍可見「徐家人」。

因法規需要,隱去個股名稱。

數據來源:Wind以及綜合報道 截至日期:2021年1季報




徐翔出獄後是否能重返資本市場?

呵呵,想太多了吧......

徐翔的投資生涯驚心動魄,頗具傳奇色彩。

坊間傳聞,徐翔15歲時就拿着3萬元入市,幾經浮沉,到了2015年變成200億元。幾大「封神戰役」仍被散户津津樂道。

他就是草根大戰機構、野路子VS 正規軍並取得勝利的代言人。

然而,並沒有人知道,徐翔的業績是如何做到的。

他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採訪,從來沒有談過自己的投資,甚至在他被立案調查之前,網上都找不到他的真實照片。

即使坐牢了,他還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哥」。

股市「造神」運動中,徐翔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有些「股神」貨真價實;有些,則是看上去很美的「騙子」。

前者,能在歲月長河裏,為自己或持有人帶來良好回報,投資方法多公開透明,經得起推敲,甚至借鑑。

後者,看到他們的故事時,或許會讓你血脈噴張、想跟着一起衝,但最後,多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來看幾個著名的投資人物。

從他們身上,你對「股神」的理解可能會更深刻。


  • 巴菲特:年收益多在0-10%

沃倫·巴菲特,全球最負盛名的「股神」。沒幾個人會認為,巴菲特是騙子。

從1965年接手至今(2021年7月8日),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股價從19美元上漲到41.18萬美元,上漲2.17萬倍,年化收益20%。

就每年投資收益率講,在56年中,巴菲特僅有一年超過50%;年收益率區間佔比最高的,是在10%以內。

巴菲特年收益區間出現頻率

1956-2020年


數據來源:Wind、伯克希爾公開業績數據



真正讓巴菲特傲視羣雄的,是複利效應。

複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

最開始時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從我買入第一隻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這麼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後雪球會很大很大。

-巴菲特

巴菲特在投資這條山坡上,整整滾了50多年的雪球。

在這期間,好多競爭者都退出了,而巴菲特還在跑,這也讓他跑贏了對手們。

另外還有幾位投資大師,「在線時間」沒有巴菲特長,但長期投資收益也很出色。


  • 彼得·林奇:勤奮的人,惹不起

在1977年至1990年的13年中,彼得·林奇掌管的麥哲倫基金年化收益率為31.95%,而同期巴菲特的年投資回報是29.55%。

在這13年中,彼得·林奇是如何戰勝巴菲特的,下圖更直觀。




1990年5月,在如日中天之際,彼得·林奇選擇了離開。

他説,「儘管我樂於從事這份工作,但是我同時也失去了呆在家裏看着孩子們成長的機會」。

他厭倦了13年如一日的高強度的工作。

彼得·林奇的成功,更多源於勤奮:

早晨6:05乘車去辦公室,晚上19:15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閲讀,每天要看的材料有三英尺高(0.91米)。

大約要聽取200個經紀人的意見,通常一天要接到數十個經紀人的電話,每10個電話中大約要回一個,但一般只交談90秒鐘,並多次提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

和研究助手每個月要對將近2000個公司調查一遍,假定每打一個電話5分鐘,那麼就需要每週花上40個小時。

每天午餐都跟一家公司洽談;每年要訪問200家以上的公司並閲讀700份年度報告。

一年的行程達10萬英里,也就是一個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而且,這種日子,他堅持了13年。


  • 索羅斯:看破假象和謊言

索羅斯也曾打敗過巴菲特。

從1969年到2000年,索羅斯領導的量子基金,扣除管理費後的税後收益實現了4686倍的增長,年化收益達30.23%。

同期,巴菲特扣除管理費後的税後收益為1056.9倍,年化收益率為24.31%。他的同期業績是巴菲特的4.4倍以上:在32年的投資生涯中,索羅斯有19年戰勝了巴菲特,其中,1980年更是跑贏巴菲特83個百分點。

直接上圖吧:


     累計收益率對比


    年度收益率對比

                                                            數據來源:Wind、公開資料 



在索羅斯投資生涯的頂峯時期(1999年),他所領導的量子基金羣資產管理規模高達22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他也成為國際對衝基金的一個化身。

2015年1月22日,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85歲的索羅斯宣佈「終極退休」。他對投資作了頗有哲學意味的總結: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偽股神」分割線 ###



  • 麥道夫:世紀巨騙

伯納德·麥道夫,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締造者、納斯達克董事會前主席、揹負1700億美元天價罰單、龐氏騙局集大成者。

麥道夫善於「拆東牆補西牆」,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被他洗腦的,是一票金融機構以及有錢人。

而他行走江湖的資本,靠的是「一條直線」。

在20年中,麥道夫的基金年收益一直穩定在10%-12%之間,收益率曲線幾乎是一條直線。


                                                             數據來源:Wind資訊、媒體公開資料

長達20年的穩定收益,也引起過質疑。

1992年,《華爾街日報》就對麥道夫投資策略進行質疑。

2001年5月,對衝基金行業雜誌《MAR/Hedge》採訪了十幾個交易員、量化分析師以及基金經理。

他們表示:「令人吃驚的不是麥道夫如此高的年回報,這可能和公司的市場操作和交易員的能力有關。真正讓人吃驚的是,麥道夫可以保持幾乎沒有波動的平穩回報。」

麥道夫當時的迴應是,基金的穩定表現是建立在月回報和年回報上的假象:

我沒有興趣把我們的投資策略告知世界。我不會討論我們如何管理風險的細節。

麥道夫從不解釋投資品種等細節,也從不對外公佈任何資料,甚至將自己的投資稱為「具有專利技術的投資策略」。

對於媒體和專業人士,麥道夫一律用「內部消息」四個字打發。

對於員工,麥道夫禁止他們採用任何方式儲存電子郵件,郵件必須打印出來,然後在電腦上刪除。

對於客户,麥道夫禁止他們在線查看自己的賬户,只能看紙質打印版。即使是客户,如果你問得太多,他也會把你踢出局。

直到2008年12月,東窗事發。

案發後的調查顯示,至少有13年,麥道夫未進行過任何實際交易,甚至極有可能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那麼,那每年10%的收益如何產生的呢?

當然是捏造咯。

例如,2008年的11月,麥道夫決定把所有客户的賬户收益增加1%。那麼他就可以查詢歷史資料,確定對哪些股票進行交易,這樣在12月就可以獲得1%的收益了。

他把捏造的交易情況用實際價格輸入,創造歷年交易記錄,再用EXCEL自動更新客户賬户的數據。

為了掩人耳目,每個月,客户都會收到麥道夫公司寄來的詳細投資記錄,證明在過去1個月中進行了股票和證券交易,並記錄了基於客户賬户的資金數量算出來的回報金額。

2009年6月,麥道夫被判監禁150年;法院同時開出170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2021年4月14日,病死獄中。


  • 伊凡·布斯基:內幕交易巔峯人物

同樣鈴鐺入獄,同樣有過輝煌投資紀錄的,還有伊凡·布斯基。

布斯基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但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投資界,他可是赫赫有名。

1980年代中期,布斯基管理的套利基金規模達30億美元,個人財富也達2.8億美元,在10年資產增值400倍,並躋身於《福布斯》美國前400大富豪。

其時,布斯基在美國股市是個神一樣的存在。

他總能抓到低價股,而且能選準時機高價賣出。比如:1984年從雪佛蘭收購Gulf、德士古收購Getty中賺得6800萬美元。1985年從菲利普莫里斯併購通用食品中賺得5000萬美元。

而且,他經常在併購交易公開的前幾日才大量買入,節奏神準。

但布斯基非常低調,對所有交易都守口如瓶。他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勤奮。

他對外的形象一直是,每天18小時的超級工作狂。他每天凌晨4點半起牀,7點鐘到公司,一直工作到凌晨1點,睡眠不超過3個小時。

他通常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兩個肩膀都扛着話筒,同時還有8個專人等在他超過300條的電話專線前。

198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決心打擊杠杆收購的調查行動,終結了布斯基的投資生涯。

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在布斯基的備忘錄中説:自1933年證券法案通過以來,第一次在一個人的身上,出現這麼多次違法行為。

原來,布斯基是通過內幕消息走上人生巔峯的!

他通常會從垃圾債交易員那裏得到一些已計劃好的併購事件信息,並按照獲利的一定百分比,支付該信息的費用。

被捕後,布斯基向聯邦調查局提供了大量關於證券業欺詐的線索,可以説,他一手終結了美國證券業在1980年代的泡沫。

關於布斯基案,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詹姆斯·B·斯圖爾特還寫了一本名為《賊巢》的書。


總結

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麥道夫、布斯基,都在一定時間內賺了大錢,都是或者曾經是世人眼中的「股神」。

事實卻是,巴菲特們創造了數以百億計的財富,而麥道夫們卻毀掉了數以百億計的財富。

「股神」中,有真神,也有騙子。

究竟誰是大師、誰是騙子?

  • 真的股神,越老越值錢

「路遙知馬力」。

如果是騙子,投資時間越長,業績越難維繫,謊言也遲早會破。

如果是真的股神,投資時間越長,複利效應越明顯,積累的財富也就越多。

  • 真的股神,都虧過錢

巴菲特的50年投資回報,有兩年是虧損的;

彼得林奇沒有逃過一次股災,在1987年股災,一天虧掉20多億美元;

索羅斯做空港元,鎩羽而歸,大傷元氣;

只有麥道夫近20年來從未虧損,且一直保持10%的穩定收益,也太「美好」了;

只有布斯基炒重組股,從不失手。

  • 真的股神,並不神祕

每年,巴菲特給股東寫長長的信,還在奧馬哈小鎮開PARTY,對投資者的問題有問必答;

彼得·林奇談投資的書,已經成為全球股民的必讀書;

索羅斯經常接受採訪,寫了《金融鍊金術》、《走在股市曲線之前》、《超越指數》。

他們公開了自己的投資邏輯,也公開了很多實際投資案例。

與他們相反,騙子總是很神祕:

麥道夫説,自己的投資是「一種具有專利性質的投資策略、不願詳談」;

布斯基對自己的交易諱莫如深,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勤奮。

你可以在部分時間欺騙所有人,或者在所有時間欺騙部分人,但不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

-林肯

編輯/Phoe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