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敬畏的泰格伍兹
摘錄自 同人於野 Blog
现代心理学对人怎么进步有非常成熟的研究。在《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这篇文章中我曾经介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搜索 Comfort Zone, Learning Zone and Panic Zone.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确保在自己的学习区里面做事。大多数30多岁的人和40多岁的人的思想差别不大,这只不过因为大多数人到30岁就找到一个不错的舒适区,呆在里面不愿出来。可是如果我们把那些人群中的 “outliers” 也包含进来,就会发现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威廉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会退化到8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的执行“要呆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伍兹。
在泰格伍兹的比赛生涯中,有为数极少的几次,可以让我们对“始终呆在学习区”是个什么效果惊鸿一瞥。
泰格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泰格伍兹的动作。
泰格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他调整姿势,重新开始。
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一个效果就是我们再做这件事就会“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所谓自动化,就是无意识的动。
普通人会认为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是自己熟练的表现,并引以为豪。没错,别人的学习区是你的舒适区,你牛。
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 — 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
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比如真正的赛车高手,他在赛道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中国队前锋也许可以无意识的射门还能射进去,而世界顶尖的前锋,每一脚射门都是有意识的。
现在关键的一点来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决不会把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继续训练到可以自动化的无聊程度。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泰格伍兹在比赛中能有多大可能性把球打到沙堆里去?可是他在训练课上大量地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自在的位置,从沙堆里往外打球。这就是为什么在已经有多个职业冠军在手以后,泰格伍兹仍然在更新自己的挥杆动作。
同样是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的训练时间甚至也差不多。他们的区别在于,那个一般的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她已经掌握的动作,而那个顶尖选手大部分时间在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
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吹牛说“我闭着眼睛都能…” 凡是达到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真正的高手从来不闭着眼睛做事。高手也不会闭着眼睛做事。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被用于追求更高的技术,根本没时间学习怎么闭着眼睛做低级动作。
那些在网上特别能赢棋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那些快棋比赛,盲棋比赛得第一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
写道这里我甚至觉得,那些真正的职业赛车手平时出门最好佩个司机。一个专门开赛道的人不应该在公路上开车。
我想起一个几年前看到的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广告。一帮黑人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对着镜头重复一句话:”I am Tiger Woods.” 我也想当泰格伍兹。
–
泰格伍兹的故事来自 Talent is Overrated 一书。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确保在自己的学习区里面做事。大多数30多岁的人和40多岁的人的思想差别不大,这只不过因为大多数人到30岁就找到一个不错的舒适区,呆在里面不愿出来。可是如果我们把那些人群中的 “outliers” 也包含进来,就会发现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威廉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会退化到8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的执行“要呆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伍兹。
在泰格伍兹的比赛生涯中,有为数极少的几次,可以让我们对“始终呆在学习区”是个什么效果惊鸿一瞥。
泰格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泰格伍兹的动作。
泰格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他调整姿势,重新开始。
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一个效果就是我们再做这件事就会“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所谓自动化,就是无意识的动。
普通人会认为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是自己熟练的表现,并引以为豪。没错,别人的学习区是你的舒适区,你牛。
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 — 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
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比如真正的赛车高手,他在赛道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中国队前锋也许可以无意识的射门还能射进去,而世界顶尖的前锋,每一脚射门都是有意识的。
现在关键的一点来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决不会把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继续训练到可以自动化的无聊程度。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泰格伍兹在比赛中能有多大可能性把球打到沙堆里去?可是他在训练课上大量地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自在的位置,从沙堆里往外打球。这就是为什么在已经有多个职业冠军在手以后,泰格伍兹仍然在更新自己的挥杆动作。
同样是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的训练时间甚至也差不多。他们的区别在于,那个一般的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她已经掌握的动作,而那个顶尖选手大部分时间在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
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吹牛说“我闭着眼睛都能…” 凡是达到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真正的高手从来不闭着眼睛做事。高手也不会闭着眼睛做事。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被用于追求更高的技术,根本没时间学习怎么闭着眼睛做低级动作。
那些在网上特别能赢棋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那些快棋比赛,盲棋比赛得第一的人是高手,但绝不是一等一的高手。
写道这里我甚至觉得,那些真正的职业赛车手平时出门最好佩个司机。一个专门开赛道的人不应该在公路上开车。
我想起一个几年前看到的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广告。一帮黑人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对着镜头重复一句话:”I am Tiger Woods.” 我也想当泰格伍兹。
–
泰格伍兹的故事来自 Talent is Overrated 一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