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國際間諜博物館重新开张,这次它没回避谍报机构的阴暗面

摘錄自 2019/5/9 好奇心日報


国际间谍博物馆重新开张,这次它没回避谍报机构的阴暗面


国际间谍博物馆重新开张,这次它没回避谍报机构的阴暗面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华盛顿电 — 美国历史和文化中的谍报行业无疑是个矛盾体。这儿有阴谋诡计、天才之举和英雄主义,也有巧妙的秘密行动和炫酷的间谍装置,这也使得相关题材作品广受大众欢迎。不过谍报行业也有它的阴暗面:特工行动容易遭遇重大失败,从业人员往往也会陷入道德危机。近年来多家情报机构丑闻不断,例如曾被爆出对嫌犯使用酷刑、对目标进行秘密监视等。


这就好比拿詹姆斯·邦德和《谍影重重》里的伯恩对比水刑窃听


而修建一新的国际间谍博物馆(International Spy Museum)旨在体现间谍工作中复杂矛盾的方方面面。距离华盛顿国家广场不远的新博物馆将于 5 月 12 日对公众开放。相比旧馆而言,新馆已得到大幅扩建,其整体建筑以玻璃和钢结构为主,令人眼前一亮。馆方不仅要吸引吵闹不休的 8 岁孩童,也要考虑到较真的退休老人、对间谍的认知仅限于《007 之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的游客、吹毛求疵的美国中情局员工、国家安全局员工,以及躲藏在暗处的秘密情报人员(因为华府素有“间谍之都”之称)。


总体而言,这座耗资 1.62 亿美元、通过私人捐款和市政债券筹资建造的新场馆相当令人惊艳。新馆位于原址 1 英里外,相比原先更严肃、更现实。而最初的场馆也和新馆一样,主要由电视广播领域的企业家米尔顿·马尔茨(Milton Maltz)出资建立。自 2002 年开馆至 2018 年,旧博物馆吸引了不少作家和主讲人就间谍话题在馆内组织活动,但也有人批评说一部分展品华而不实。


新场馆动用了各种现代科技来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展览也涉及不少复杂的话题,鼓励参观者展开深入思考、提出不同观点。博物馆里不仅陈列了许多历史物件,也涵盖了大量互动问答和原创短片。


一间以刑讯逼供为主题的展厅里摆放着一张真实的水凳。图片版权:Justin T. Gell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最令人惊讶的是,新的间谍博物馆完全没有回避近年来美国间谍机构遭遇的惨痛事件。在一间以刑讯逼供为主题的展厅里展现了相关历史(乔治·华盛顿当年曾反对虐待英国囚犯),参观者还可以看到一张真实的水凳——中世纪宗教审判所、柬埔寨由波尔布特(Pol Pot)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以及中情局于 2002 和 2003 年审讯基地组织嫌犯时都使用过这种水凳。而在展品旁的介绍视频里,两位“改进了审讯技巧”的中情局总规划师辩称,实施水刑确有必要而且行之有效。一名军事律师、一名美国海军教官等均指出酷刑没有意义,也不符合美国的文明价值观。


另一间以保密和公开为主题的展厅展示了许多当事人的视频,其中包括美国国安局前官员托马斯·德雷克(Thomas Drake)和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律师本·维茨纳(Ben Wizner)。前者因将一项浪费资源、最后惨遭失败的项目泄露给了媒体而遭到起诉,后者则是国安局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法律顾问(斯诺登曾把大批绝密文件泄露给了媒体记者)。多名高级情报部门官员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博物馆展示的这些视频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新馆也直视了情报部门犯下的错误,剖析了针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灾难性误判,并极具启发性地将 2001 年 9·11 恐怖袭击与珍珠港事件做了对照。另有几间展厅描绘了东德在全国开展监控活动的失控情形,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新馆负责展览和活动的副主席安娜·斯莱弗(Anna Slafer)表示:“我们在这儿体现了阴暗的一面。”她说在旧馆中,“我们并没有真正面对争议问题。原先只是精简版的间谍博物馆。”她认为自 9·11 事件以来,媒体对谍报工作的道德困境做了激烈讨论,旧的展示形式已经站不住脚了。
1/4
展览中,丹麦前圣战分子莫滕·斯托姆回忆了他在也门基地组织当卧底的恐怖经历。图片版权:Justin T. Gell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如果说旧博物馆是“精简版”,那新馆无疑是“扩充版”。馆藏包括了基思·梅尔顿(H. Keith Melton)收集的几百件间谍装置,其丰富程度绝无仅有。梅尔顿曾为中情局就历史问题提供咨询,他也把自己的发现捐给了间谍博物馆。比如一台藏在眼镜盒里的微型照相机、一张放在牙齿空洞里的微粒照片、一套中情局女特工使用的假孕妇装,以及为男特工准备的可藏在假阴囊里的发报机。展览中也提及了大众文化里描绘的谍报活动,但新博物馆并不以虚构作品为主。


博物馆首席策展人亚历克西丝·阿尔比恩(Alexis Albion)曾担任 9·11 委员会成员并曾在美国国务院工作。她说大约从 5 年前起,博物馆设计者就咨询了一些历史学家,决定“讲述更少的故事,挖掘更深的含义”。


她表示:“我们不想太拘泥于细节,但我们真的希望人们能了解这份工作的真实面目。人们都以为间谍工作很刺激、很有趣,但有时候事情结果会很不如人意。我们一直觉得如果参观者看完展览后说:‘我可做不到这些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为了让“国际”间谍博物馆名副其实,新馆除了英美两国外,也囊括了其它地区的间谍资料。比如一些来自中国、俄罗斯、以色列等的间谍都详细叙述了自己故事。丹麦前圣战分子莫滕·斯托姆(Morten Storm)还回忆了他在也门基地组织当卧底的恐怖经历。
1/2
博物馆在这个互动区内为参观者展示了中情局搜捕本·拉登下落时面临的难题。图片版权:Justin T. Gell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很少有电影会围绕情报分析工作展开,不过间谍博物馆为参观者生动展示了中情局搜捕本·拉登最后关头面临的难题:这位基地组织的创始人真的住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这座院落里吗?住在里面的会不会是其他犯罪头目,或是毒枭、隐居的商人?


参观者可以观看中情局前副局长迈克尔·莫雷尔(Michael Morell)的视频解说。院落模型上,已知线索的区域会有小灯提示,例如被高墙围起的的阳台、被烧掉而不是等待回收的垃圾,以及一个正在院里踱步的高个男子。


在另一处,观众可以试着回答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通过嫌疑人的社交媒体信息判断他们是不是恐怖分子:这个人仅仅是个吹牛大王和幻想家吗?他有没有真的构成暴力威胁?


每位参观者都会领到一张挂在绳子上的电子身份标识,并可以此在二十几台互动显示屏上测试自己的谍战技能。参观结束后(策展人估计平均观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人们可以拿到一张记录了自己各项专业技能的成绩单,他们还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报告”。
参观者可以通过电子身份标识在博物馆各个区域测试自己的谍战技能。图片版权:Justin T. Gell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有的人会觉得能力测试很可笑,但有的人会认为它很酷。毕竟这家博物馆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和滨水区之间,它欢迎所有的参观者,并旨在成为众多游客必到的景点。尽管间谍博物馆属于非盈利机构,但它和一些新建的博物馆一样门票价格不菲。每位成人需支付 24.95 美元,网上购票则可减免 2 美元。老人、军人、儿童还可享受票价优惠。


艾伦·杜勒斯(Allen W. Dulles)是中情局任期最长的前局长,退休后他在 1963 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情报人员或许是最不被人理解、被歪曲最严重的职业。”确实,直到杜勒斯去世数年后,也就是到了 1970 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参议院丘奇委员会(Church Committee)才向公众透露了中情局在他任期内开展的工作,比如一系列暗杀行动、毒品实验,以及在美国国内进行间谍活动。


在 9·11 事件的冲击下,美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削减庞大而强有力的情报体系。然而没有其它任何政府组织比情报机构更需要充分的民主监督了。间谍博物馆不仅能给参观者带来几个小时的新奇体验,也能帮助美国民众了解这些机构以他们的名义、用他们的金钱所做的工作。


翻译:熊猫译社 智竑
题图版权:Justin T. Gell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2019 THE NEW YORK TI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