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馮侖風馬牛:清朝世界首富廣州商人伍秉鑒的故事



来自雪球发布于2018-12-19 10:56

这个广州商人,当过世界首富,还被美国人坑了不少钱?


封面题图|白银帝国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1815 年美国结束了一场和北边邻居的战争那时候美国北边的加拿大还没有建国以英国殖民地的形式存在仗打了 3 年谁都不是赢家不仅人死了一堆半数为加拿大人的英国军队火烧了华盛顿也没能恢复对美国的统治美国人拼尽了老本也没能把加拿大并入他们的国家


美国和加拿大的仗打完了美国商人和中国商人的官司却没有结束 1815 年广州十三行丽泉行行商潘长耀写信给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抱怨美国商人欠他 100 万美元没有偿还那个年代 100 万美元可是笔巨款


中美之间开始贸易往来比许多人的想象要早得多 19 世纪初起潘长耀利用美国货船在中美之间贩运货物不少刚刚涉足对华贸易的美国商人因实力有限为维持周转需向中国生意伙伴不断预借货款


到 1814 年美国人的借款就超过了 100万 美元为索回欠款潘长耀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控告纽约及费城的涉事美国商人这是中美之间因贸易纠纷而引发的第一桩重大官司潘长耀致信麦迪逊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加强对美国商人的监管然而官司赢了却没有被落实执行直至 10 年后丽泉行不堪重负倒闭时这些货款也没有拿到


在与美国人做生意的过程中潘长耀被坑输得彻底但即使在那个年代被美国商人坑惨的华商也不止他一个比如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世界首富的伍秉鉴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伍秉鉴有着更为庞大的生意被坑的事只是他精彩人生中的一个插曲



大清盐商| 大家都喜欢跟伍秉鉴做生意


潘长耀和伍秉鉴都属于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广州十三行由于享有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还充当洋人的保商肩负保证他们遵纪守法的责任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广州十三行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一度贡献了清朝政府近四成的关税收入以至于当时流传一种说法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伍秉鉴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 1783 年曾在广州富商潘振承家中做账房的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创立了元顺行后更名怡和行位列十三行之中 1801 年 32 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开始快速崛起


外表柔弱的伍秉鉴十分善于经商 1805 年外国商号按照约定运送了一批棉花到广州可是一验货整船棉花都是陈棉于是十三行公议要集体拒收这批不合格产品此时伍秉鉴却力排众议按照新棉的价格买下了这批货物又低价用陈棉的价格卖出有人质疑这种做法会让洋商食髓知味伍秉鉴却道你不买他的货他回国之后不定造出什么谣言来相隔万里又无法分辨十三行的商路就断了如今我堂堂正正与他说清楚是怜悯他万里行商不易故此施以援手并非受他所欺此事可一而不可二岂有后患


取得英国纺织品独家代理权后伍秉鉴又慷慨地与同行分享利用他们的销售通路发卖纺织品解除同行嫉妒和行销压力最大限度打开了内陆市场经此一事伍秉鉴的业内地位扶摇直上跟随者众多


后来老行商刘德章因为得罪英国公司失去了贸易份额伍秉鉴又出面斡旋恢复了他的份额另一位行商黎光远因经营不力破产按朝廷规定要被充军伊犁而伍秉鉴捐助了他在流放地的生活从 1811 年到 1819 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 200 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于他


与此同时伍秉鉴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1834 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的贸易额都达数百万银元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当时在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 伍秉鉴的生意遍布全球


伍秉鉴能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发财致富转换商业理念至关重要伍秉鉴与外商之间进行交易双方会订立正式的契约白纸黑字上面写明了各方的责任和权利以及雇佣的期限合同在各有关国家驻华领事馆有备案买办与外商的关系受各国领事保护采用合同方式可以让交易可靠而手续便捷能够做到双方互信互惠因此外商很喜欢跟伍秉鉴做生意


那时候欧洲对茶叶质量十分挑剔而诚信经营的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曾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标以最高价出售此后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就能卖出高价在产业经营方面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在外国人眼中伍秉鉴个人充满人格魅力在诚实和博爱方面享有无可指摘的盛名始终被看作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


据传当时美国商人阿斯特和伍秉鉴合作经营一项生意由于经营不善欠了伍秉鉴 7.2 万银元的债务但他一直没有能力偿还这笔欠款所以也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听说后马上叫人把借据拿了出来对阿斯特说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你是一个最诚实的人只不过不走运说罢他撕掉借据表示他们之间的账目已经结清对方可以随时离开广州回国


感激涕零之余这个阿斯特双膝跪下给伍秉鉴磕了一个头用这样的礼节来表示对面前这个中国商人的敬重后来阿斯特回到美国以伍秉鉴为榜样诚信经商最终凭借皮草生意积攒了 2000 万美元的财富一跃成为当时的美国首富在他的书房里常年挂着华盛顿和伍秉鉴的画像阿斯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华盛顿给了我一个国家而伍秉鉴给了我全部人生


经过伍秉鉴的努力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同文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袖 1834 年伍家所积累的财富达 2600 万银元成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建在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办白喜事能容纳上千个和尚诵经礼佛后花园还有水路直通珠江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外国使节经常于此会晤



▲ 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丧失了外贸方面的优势


1826 年 57 岁的伍秉鉴宣布退休东印度公司的文件对此评价说他拥有大量资本和高度的才智因而在全体行商中居于卓越的地位


伍秉鉴退休商行管理的担子交给了四子伍受昌开启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代伍秉鉴本人则在幕后指挥 1831 年伍受昌在两广总督及粤海关监督面前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疏通关系请求准许其在商馆前建筑码头当时的广东巡抚朱桂祯对此非常不满下令将他下狱处斩吓坏了的伍受昌长跪一小时再加上粤海关监督的说情才得以逃脱两年后伍受昌因病去世年仅 33 岁伍秉鉴白发人送黑发人在那个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年代不管生意有多大十三行的商人们获益于特许经营也受制于清政府的内外政策


几年后鸦片战争爆发其他商行捐资修建炮台建造战船和大炮伍氏家族也捐出大笔款项1841 年 5 月清军战败被迫向英军交纳 600 万银元的赎城(广州)费其中110 万元由伍秉鉴承担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向英方赔款 2100 万银元伍秉鉴又交了 100 万元


1843 年风烛残年的伍秉鉴死于珠江边上终年 74 岁著名文学家谭莹给其撰写墓碑文庭榜玉诏帝称忠义之家臣本布衣身系兴亡之局以一介布衣之身欲担国家兴亡之责虽为世界首富而不能也这正是伍秉鉴的悲剧性命运


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更致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降临到十三行街终于使这些具有 100 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



▲ 伍秉鉴


2001 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 1000 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 50 人有 6 名中国人入选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而英国人则将伍秉鉴与林则徐的蜡像一同陈列在伦敦的名人蜡像馆中


伍秉鉴和他的同行们就这样在商业史上留下一笔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哪怕只是某一个瞬间他们也曾火花闪烁照耀了星空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军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