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03-11 10:30
前不久走了趟中东, 去了趟以色列, 对犹太人这个族群也有了些第一人称的观感。
出于信徒的朝圣刚需, 我一直向往以色列; 我认为在耶路撒冷的荒凉与孤独中放眼漫天繁星, 应该会是一种天人合一、 奉天承运的壮丽体验。 所以当我踏上这片应许之地, 面对眼前苍凉的景象, 我的内心更苍凉, 我感到西方文明的本源扑面而来, 终于亲眼见到这个“ 与神角力” 的弹丸之地。 ( 圣经记载雅各与天使角力一夜, 赐名以色列。 )
当然我也不是写游记, 眼睛能看到的东西你用Google Map在线旅游也能看到—— 世俗的特拉维夫其貌不扬, 宛如一座美国的海边小城; 而耶路撒冷的美就有千层百面的厚重历史的沉淀。 那句著名的“ 天下若有十分美, 九分在耶路撒冷” 纵然让人回肠, 而当我面对残垣断壁、 砖瓦泥墙的耶路撒冷, 我会说, 她的美宛如美女的最高境界:
美如神而不自知。
除眼福以外, 我还是对历史、 对文化、 对当今以色列、 对犹太人这个种群更有兴趣。 与天使摔角大约就是他们故事的起点, 而之后的很长时间都是暴力流血史。 有句话叫: 你若知道我们的祖先有多残忍你就明白人类有多孤独。 你若知道以色列的先民有多暴戾与悖逆, 你也可能很难对他们后来的遭遇抱有同情。 但这几千年的流浪、 灭别人又被人灭以后, 我们发现复国后的现代犹太人, 简直就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存在。
首先, 以色列是个人均以后数据非常销魂的国家。 人均诺奖桂冠数量世界第一, 人均创业者数量第一, 人均科技公司数第一, 人均风投基金( VC funds) 数量第一, 人均国际象棋大师数第一, 人均管弦乐团第一, 人均博物馆数量第一, 人均冰淇淋消耗量第一, 人均家庭电脑量第一, 人均新书出版量第二, 人均寿命第八。 除了消费冰淇淋以外, 其他都是爱动脑筋的表现, 当然爱吃冰淇淋或许也有其逻辑: 一边给主机降温, 一边给给CPU供能。
所以, 以色列人是不是脑子特好使, 或者说犹太人智商是不是特高? 犹太人—— 至少所谓的“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 Ashkenazi Jews, 目前绝大多数犹太人) —— 他们在智商测试方面的分数远高于平均水平。 在美国, 只有2%的人口是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后代; 但美国20世纪诺奖得主的27%与菲尔兹奖( 数学) 得主的25%, 血管里荡漾着阿什肯纳兹的血。
我们应该承认人的种群之间, 甚至种群之内就是有差异, 在“ 人科人属” 这个比较范畴中, 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特别大; 而在“ 智人” 这个种的范围内, 就有棒子JJ特别短小。 是统计意义上显著的短。 而我更相信长期的潜移默化—— 而非基因上的突变—— 是影响一个族群的深远因子。 这个我后面会说到犹太人的发家史, 重视教育—— 其实是强迫教育—— 让他们发展出了在智力上瞎眼可见的天赋。
以色列人有很多与人口“ 不成比例” 的智力成就, 除了之前所提到的殿堂级的诺奖和菲奖, 即使是在民间, 智慧型人才也普遍存在。 根据经合组织( OECD) 的报告, 以色列每一千就业人口中科研人员数量是17.4人( 2012年) , 远高于美国的8.7人与日本的9.9人; 以色列25%的就业人口受雇于科技行业。 两项数据都是遥遥领先的世界第一。
另外一项数据是科研( R&D) 花费占GDP的比重。 以色列也是全球第一, 为4.3%。 作为比较, 美国第11, 2.7%; 中国第17, 2.1%; 日本第五, 3.1%; 唯有棒子与以色列还颇为接近。
驾车于特拉维夫的高路, 最错乱的感觉就是顶着微软大名的写字楼比麦当劳的金拱门还常见。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 以色列是东方的硅谷, 是科技公司的第二乡。 中国的代工厂、 印度的call center、 开曼群岛的公司法、 与以色列的R&D center, 被并称为当今世界之四大外包神兽, 其中以色列的技工码农是真正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要价不菲。 multinational们把R&D外包到以色列, 不是因为便宜, 而是因为货正。
在900万人口的狭长地带上, 超过300家的跨国公司, 344家研发中心。 当然除了西洋公司以外, 以色列本土公司也是一身横练。 可能连资深美股投资者也未必知道, 在以科技板块著称的纳斯达克上, 除了美与中国公司以外, 就属以色列公司最多。 如果以900万人口, 或者两万平方千米而言, 纳斯达克公司/人或者纳斯达克公司/平方千米也都是天下无双。
在纳斯达克上, 以色列有防火墙系统先驱 Check Point( Nasdaq: CHKP) , 有军转民的数据保护公司 CyberArk ( Nasdaq: CYBR) , ( 事实上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一直领跑, 几乎100%的财富500强使用以色列公司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其牛X的网络安全技术来自于天天跟阿拉伯人死磕, “ 国防工业最终融入民用网络安全领域” 。 以军队一样, 以色列的网络安防可能是最有实战经验的) , 有仿制药巨头Teva Pharmaceutical( Nasdaq: TEVA) , 有企业应用软件巨头Nice( Nasdaq: NICE, 我当年就被Nice虐过) 。 还有之前被因特尔吃掉的Mobileye, 等等, 不胜枚举。
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美国以外的第一家收购, 就是以色列的公司Iscar Metalworking。 他当时讲了句话: “ 你去中东找油, 那么就放过以色列; 但如果你去中东找脑子, 那就只需要去以色列。 ” 意思是以色列没石油, 阿拉伯没脑子。
当然你也很容易找到分散投资以色列上市公司的ETF, 比如 iShares MSCI Israel ETF, 代码EIS, 十年以来的全收益, 大概在年化7%左右。 十年一倍。
所以关于以色列, 你可能会与我争论他们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但你一般不会不同意, 他们某些方面确实牛逼。
从1948年复国至今, 以色列人跟阿拉伯干了五场, 史称五次中东战争, 每次都是以寡敌众, 每次都是打到对面认孙子为止, 每次都是地盘越打越大, 让人不得不服。 那为啥那么牛逼呢? —— 很简单啊, 因为有钱。 很多人认为犹太人从阿拉伯人手里抢了大片原来巴勒斯坦的地盘, 但其实很多是买下来的。 犹太国民基金会、 巴勒斯坦犹太殖民组织、 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等的一系列机构, 在巴勒斯坦买了大量土地, 往往还是溢价。 另外就是大量来自外部的军援和经援, 支持其全民皆兵、 遍地木兰的军备素质( 以色列是唯一的一个强制女人服兵役的国家) 。
钱有五个来源: 1. 美爹的援助, 美国给以色列的( 1948-1987, 380亿美元) , 是马歇尔计划给欧洲的钱的近四倍; 2. 各地犹太人组织的捐款和低息贷款, 120亿美元; 3. 德国联邦政府的赔款, 40亿美元; 4.以色列政府发行的低息国债; 5. 国际其他贷款与捐款。 当时以色列人口不过500万, 却差不多拿了600亿美元, 这就是以色列复国奇迹背后的经济合理性。
说句无比庸俗的话, 以色列建国这个例子生动地告诉我们: 有钱, 许多荒诞的想法都可以成为现实。
所以讲到犹太人, 我们心中有很多来自历史的不解疑问:
1. 为啥犹太人城市化程度那么高?
2. 为啥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 金融、 法律、 学术研究等highest paying jobs?
3. 最重要的, 为啥犹太人那么有钱?
对此问题, 大众普遍认知的答案是: 1. 犹太人的祖先在中世纪受压迫、 不能拥有土地, 所以地主当不成, 中下贫农也当不成; 2. 中世纪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放贷都不能收利息, 所以犹太人趁虚而入, 干P2P, 干金融; 3.那你干金融自然就有钱。
这个答案不能算全错, 但是说法上或许有些迫害妄想症—— 犹太人是主动放弃农业, 而非被逼。
犹太人的经济史要从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开始说起。 当然这不是圣殿第一次被毁, 耶路撒冷的圣殿命运极为悲催, 有多少人想建之, 就有多少人想拆之。 当所罗门的圣殿被巴比伦人像拆乐高一样拆掉之后, 希律王于百年后重修之, 称其为第二圣殿。 但很不幸第二圣殿成了唯二的圣殿。 公元七十年, 骁勇的罗马人攻入耶路撒冷, 捣毁圣殿, 并将犹太人彻底打散。
公元七十年后, 犹太人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流浪, 史称“ 犹太人大离散” ( Diaspora) 。 至此开始犹太人作为一个族群, 展露出其鲜明的经济属性。
在公元七十年之前, 犹太人有文化史、 精神史, 但几乎没有经济史。 因为上帝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迦南, 实在太尼玛荒凉。 按说迦南该是一方沃土, 流的是奶与蜜; 但迦南的实际情况是连水都不流。 迦南三大宝: 1. 山头多; 2. 石头多; 3. 水奇少。 先民们在下雨时像疯了一样地积存雨水, 干旱时灌溉在薄如蝉翼的泥土里。
几千年前的先民, 农业技术显然还养不出马尔萨斯式的爆炸人口, 村落零散地分布在可耕种的土地上, 聚集地一般不超过一千人。 另外犹太人的律法《 摩西五经》 对生产要素( 人, 劳动力) 又有诸多终极关怀式的抑制。 比如犹太人奉行安息日, 强制每周必休一天。 虽然比某些互联网血汗工厂要人道, 但从纯粹的经济学的眼光看, 安息日作为一种对生产要素( 劳动力) 的无弹性限制, 减少了劳动力供给, 肯定影响种田。 试想: 你的撒玛利亚邻居在疯狂抢收庄稼, 而你端坐家中插花吃茶。
安息日来源于神用六日造万物, 于第七日大休, 所以犹太人要遵循一周休息一天。 对于犹太人而言安息日的一招一式都有讲究。 比如你想炒个菜? 没戏; 出门遛个弯儿? 没戏; 上对门搓一圈以色列麻将? 没戏。 你还想上个学做个作业? 也基本没戏, 要上只能上安息日的主日学。 当然即使能上课应该也比较坎坷, 因为你不能擦黑板。
所以如果人生成败论种田, 那么犹太先人必垫底。
但是开始大离散之后, 守地如同守寡的农林牧副渔经济就烟消云散了, 犹太人被迫脱离了自己的“ 比较劣势” , 脱离了对其而言没有前途的农业生产。 于是公元七十年以后犹太人特色的经济史就开端了。 但在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的缺失。 如果不是这个因素, 如果仅仅因为流散而被迫改变生计, 那犹太人无非就是另一波吉普赛人而已。
从公元70年到1492年, 犹太人像丧家之犬一样流窜于欧亚大陆, 从美索比达米亚到西奈半岛到南欧再到西欧, 这一千多年里面他们干了一件将影响整个世界的事情: 全民识字。 由于没了圣殿和祭司, 他们被迫将信仰寄托于经典, 将领袖寄托于拉比( 犹太律法老师) , 每一个犹太男娃都像守安息日一样被强制去学识字。
低端文明—— 无论是狩猎采集, 抑或是农耕文明—— 识字本身不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所以就算你功名利诱( 比如科举的诱惑) , 也难动员整个社会完成集体扫盲; 古代扫盲的最优解, 就是像犹太人一样强制推推动 —— 你要么识字, 要么不配为人。 犹太人在流浪里完成了基础教育的普及, 并等来了将识字水平直接转化成经济水平的契机。
公元八世纪之时, 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一个全盛的伊斯兰盛世, 名曰阿拔斯王朝。 这个西起伊比利亚, 东到印度和天朝的大帝国, 海纳百川, 文化包容, 不反对犹太人。 并且出于宗教与军事需求, 阿拉伯人大力发展城市, 中东当时形成巴格达、 伊斯坦布尔、 德黑兰、 阿勒颇、 开罗等世界大都市群, 整个中东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欧洲。 城市发展催生对非农就业人口—— 无论是手工业还是工商业—— 的需求, 而此时一但识字, 你的赛道上一下子就不挤了。
可以想象, 在一个普遍全是文盲的中世纪城邦里, 有这么一个族群, 人人识字, 人人读书。 于是他们变成了亮晃晃的镰刀, 而整个世界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绿油油的韭菜。
种田苦哈哈, 工商一时爽, 一直工商一直爽。
到了八世纪末, 穆斯林地区的犹太人( 占全世界犹太人口75%) , 几乎全部完成了农转非的历史任务。 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利润率维度上的差距, 就是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在财富维度上的差距。 这是犹太人为啥财务上如此成功的人力资源的解释。 从犹太人的自由选择—— 而非外部环境的制约—— 来说明问题, 也是我认为最靠谱的解释。
So why are Jews so rich ? 不是因为受迫害与限制, 也不是容忍赚钱的教义, 更不是天生智商超绝—— 而是重视基础教育, 让他们莫名完成了产业升维。 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内, 犹太人并不被限制拥有土地; 但他们一旦抄到了财富捷径, 就永远不会回头了。
快进到十二、 十三世纪, 西欧的犹太人几乎垄断了金融业, 因为产业升维的他们手上最有资本。 虽然迦南地没有奶也没有蜜, 甚至身在中东连油都没有, 但上帝给了犹太人知识与资本。 而有了smart money, 许多荒诞的想法都可以成为现实, 比如以色列在千年之后的伟大复国。
所以当我在耶路撒冷粪厂门的门口, 与荷枪实弹的犹太大兵合影比心, 我只能对这帮人肃然起敬。 正如约翰· 亚当斯所言, 比起犹太人, 罗马人与罗马帝国, 根本就是历史的泡沫。 —— 其实不止是罗马, 犹太人老铁把阿拉伯人与波斯帝国, 突厥人与奥斯曼帝国, 纳粹与第三帝国, 都熬成了历史的泡沫。 作为人口大约占全人类千分之二的民族, 他们活出了不可思议的存在感。
流奶与蜜之地, 神的应许最后还是期然而至。
感谢阅读。 底下, 是一些旅行私拍。
本文行文仓莽, 如有不足之处, 还请各位海涵斧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