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網路上資訊太多 陷入沒有系統性思考的困境?

摘錄自 2017/9/12 股感知識庫

我有位朋友,勸他那正上大學的兒子:孩子,你在大學,一定要多讀幾本書,你看那個誰讀北大時,五年讀了 800 本書。兒子慢慢轉過頭,用看一隻千年老怪物的眼神,看著父親,說了句:現在是訊息爆炸時代,網上什麼都能查到,誰還讀紙本書?父親氣結:你你你……網上的東西再多,你不會用也白搭。兒子冷靜的道:是你不會用耶,不是我。

父親悲憤的走到牆角,以頭抵牆生悶氣,不知道如何才能說服兒子。兒子轉向想要逃走的奶奶:奶奶,你在家沒事,我教你上網玩吧。老奶奶:網上什麼好玩的?兒子:網上你什麼都能搜到,只有你問不出來的問題,沒有你搜不到的答案。老奶奶:瞎扯。兒子:奶奶,我說的是真的。


老奶奶:真的就好,你替我問問,昨天,你爺爺把衣服丟哪了?我找了好半天……兒子亂了陣腳:奶奶,這問題……太難了,換一個,你換一個問題老奶奶道:那你問問,你媽她什麼時候回家吃飯?你看這菜都涼了。兒子幾乎要崩潰了:奶奶,你再換個問題,換個有意義的……老奶奶:怎麼?吃飯沒意義呀?沒意義你別吃呀。唉……算你們狠,兒子徹底被打敗了。


講這個故事,是想說……說什麼來著?總之是要說個非常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多重要呢?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就是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賺錢賺到瘋。他有個低調的合夥人,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


和巴菲特的風格相反,查理·蒙格不太喜歡心靈雞湯 — 但如果他雞湯起來,能把雞激勵的主動往湯鍋裡跳 — 有一次飯局,查理·蒙格講了一個故事:查理·蒙格的故事叫:普朗克 (Planck) 的司機。


普朗克的成就,並不亞於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他是 1918 年的諾貝物理獎獲得者。


得獎之後,他每天奔波於各個學府及社交場合,演講他的理論。講了段時間,給他開車的司機,聽得滾瓜爛熟。就對他說:教授呀,你每次都講一樣的內容,連標點符號都不帶改動的。我都聽熟了,這樣吧,下次到慕尼黑,就讓我替你講吧,你也歇一歇。普朗克說:好啊,你想講,那就你來好了。

到了慕尼黑,普朗克坐在車裡,司機登台,對一群物理學家,洋洋灑灑的大講一番。講得跟普朗克一樣,非常完整的內容。

講完了,一個教授舉手:先生,我請教一個問題……然後問了個非常專業的問題。聽完問題,司機笑了:這個問題,太小兒科了,這樣吧,我讓我的司機回答一下……


講了這個故事後,查理·蒙格說: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知識,另一種是表演。許多人,並沒有掌握什麼知識,而是像普朗克的司機一樣,只是學會了表演。但是這種表演,對當事人,並沒有任何幫助。糟糕的是,許多人入戲太深,忘記了自己只是個司機,而不是普朗克。


查理·蒙格的意思是說,有些人並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他們只是掌握了一種表演的內容。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就如普朗克的司機一樣,登上講台鸚鵡學舌,卻期望獲得普朗克的榮譽。這種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引發了他們的怨氣衝天。


做為搭檔,巴菲特也超喜歡查理·蒙格的故事,他認為,一個人至少應該具備兩個能力:

第一,能夠清晰認知自己掌握了多少真正的知識。

第二,能夠辨識那些貌似知識者的表演家。

第二個能力,相對來說簡單些。大致說來,影視劇中的演員、電視評論家、甚至有些照本宣科的教授,這些人多是表演者,你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多半是種過人的表演能力,知識的含量並不如你想像的那樣高。


難的是第一個能力。有關第一種能力,巴菲特說:請認清你的能力範圍,並待在裏邊。這個範圍有多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這個範圍的界限在哪裡。查理·蒙格補充說:你必須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裡,我幾乎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必須在你的能力範圍以外碰運氣,你的職業生涯將會非常糟糕。


但說到最後,也沒解釋一下,該以何標準,區分真正的知識與表演,並以此界定自己的能力範圍呢?他們不講明白,可能是太聰明了,他們以為自己知道的,別人都知道。但實際上,許多人確實不是太明白。


理論上來說,這世上的所有知識,都有其內在的價值。但有些知識,好像不是那麼可靠。正如最近大家弄清楚的:原來金魚的記憶不止是 7 秒,甚至能長達幾個月。但你知道了這個,好像還是派不上用場,沒有哪家公司會為了這事,給你頒發獎金。


網路時代,知識點可以隨意抓取,只要在網路上一搜,各種資訊各種知識海量,螢幕一關,你的大腦好像依然如舊 — 網路是聰明人的工具,卻讓一些人變得更蠢。
這就是前面故事的寓意了: 網路好比普朗克,你我好比替人家開車的司機。網路上的知識量再多,你最多不過是學個表演。網路帶你飛,飛到最後一臉灰 — 現實中,許多人跟普朗克的司機沒區別,只會照著現成的表演,問他下一步該如何?他就傻眼了。


顯然,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識點並沒什麼意義。有意義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甚至未掌握知識、用以改善自我及生活的能力。這個問題,早在還沒網路時,就已經被人注意到了。


大哲學家羅素 (Bertrand Russell) ,他有個好朋友,叫阿爾弗雷德·懷特黑德 (Alfred Whitehead ) 。他們兩人聯手,寫了部《數學基本原理》。此後兩人兵分兩路,阿爾弗雷德·懷特黑德開始研究思維與感覺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來個奇葩的概念:惰性知識。


惰性知識,是抄了惰性氣體的表述。指的當然就是那些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聽起來高大上但沒什麼實際用途,無法在現實中應用的、缺少活力的知識。


知識的活力不足,就是個惰性知識。照這個標準來看, 網路之上,九成九都是惰性知識,是死知識。 除非有誰賦予這些惰性知識以活性,這時候知識才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


對於絶大多數人來說,金魚的記憶時間到底多長,這就屬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惰性知識。普朗克的司機,能夠一字不差的背誦他的講演稿,這也屬於典型的惰性知識。不是說死知識就沒用,至少趣味性還是有的。但如果你具備了讓死知識成為活知識的能力,豈不是更好?


我們許多人,掌握的所謂知識,其實不過是個知趣點,構不成知識。

知識知識,有知有識


惰性知識只有知 — 知道金魚的記憶不止7秒 — 但沒有識 — 如果你非要說有,那也不過是網路上的傳言,不可信。知趣點或惰性知識,在你大腦裡是個孤立的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那一種:

  • 知識必須能夠用以指導人的實踐,才有價值與意義。
  • 知識必須能夠在你大腦中自如運行,有一套完整的思維體系。
這個體系至少應該包括:觀察、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與反饋這 7 個步驟:普朗克就是在專業領域裡,運用這七步,完成他的思想發現。所以他才獲得諾貝獎。而他的司機,只有一個孤立的點,聯繫不成完整的步驟,所以只是惰性知識。惰性知識拓展開來,就成為活知識,成為你的智慧和能力。拓展不開,就毫無意義了。

如何把惰性知識拓展開來呢?


第一步: 你要知道,知識是有分別的。知識的世界,不過是個積木天地,有些知識是積木塊,有些積木是積木場。其它的知識,都是由積木塊,在這個場地裡搭起來的。
最核心的知識,只有三個
  • 第一塊積木是數學,數學這東西的特點,就是精確
精確的意思,就是永恆不變。在美國,一加一等於二。到了北韓,一加一也得等於二。這個知識是最有價值的,但也是最難的。
  • 第二塊積木,是邏輯
邏輯這東西,是非常抽象的,但也是準確的。知識體系靠了邏輯推導而形成。人生也是依據邏輯而生存。如果有誰活的不太邏輯,那麼他的人生,一定是場跌宕起伏的大戲,娛樂了別人,苦憋了自己。
  • 第三個是哲學
哲學是所有學科的開始,它不是積木塊,而是你堆壘積木的場地你認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就可以拿數學和邏輯這兩塊積木,堆砌自己的觀點了 — 如果你的認知理論正確,鐵定要應用到數學和邏輯。而錯誤的認知,百分百迴避數學和邏輯,只在自己的語言體系裏反覆循環。


第二步: 你要知道, 除了數學、邏輯和哲學這三門學科之外,其餘的所有學科,都只是個假說,並不能確定其正確性。 所謂的科學,就是不斷證偽,讓其錯誤的含量略低一點點。


重複一遍,除數學、形式邏輯與哲學外,餘者所有的學科,都只是個猜測,只是個假說。是大家實在沒辦法,估且拿這東西當真。
舉個例子,現在大家有病看西醫,還有中醫之爭。可你是否知道,西醫科學化時間並沒多久。


此前 2000 多年,西醫給人治病就一招:放血。因為當時的理論信奉體液之說,認為人患病,是因為血液太多。所以不管你感冒發燒還是腿斷骨折,進醫院先給你一刀放血 — 為了使放血更嚴肅,西醫大量使用吸血的醫蛭,19 世紀 30 年代,法國使用了超過 4000 萬史血蛭,吸得病人神彩奕奕精神抖擻。如果不是患者死得太快,這怪招現在肯定還在用。人的一切理論,其實都是虛構的。在這種理論被證明完全錯誤之前,只能應付著用


第三步: 你要學會運用數學或邏輯的工具,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了這個,你就可以輾壓周邊了。


這個體系的建立,其實是很容易的。就是改一改你網路搜尋的習慣,從單純的搜尋知識點,改為體系性搜尋。


你要搜尋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而是一個思維的完整七步。觀察、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與反饋。


就比如說,釣魚的記憶不止 7 秒,這個知識點毫無價值。但如果,你在網上搜尋到科學家的證明工作,從最初的觀察開始,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 — 再到最後的結果被你獲知,這一切就變得有價值了。


你對這個過程熟悉了,大腦就會潛移默化,形成體系的認知能力。此後看問題,不再是那麼武斷,那麼情緒化,而是有板有眼的走過一個完整流程。這時候你的錯誤在減少,智慧在增加。哪怕是在一個陌生領域,也不會失去清醒的判斷力。


重複一遍,你要學會在網路上搜尋一個思想流程,而不是無意義的點。當這個過程開始,你的大腦就漸然變得充滿智慧。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不給個方法,讓大家一下子就建立起自已的知識體系呢?
老實說,目前這個改變搜尋習慣,是最簡捷的了,但對多數人來說,省事的方法其實最難。莫不如從自我習慣開始,熟能生巧,適用面更廣泛。


在這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巴菲特和他的小夥伴查理·蒙格,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是在說,只有把你大腦裡的那些散亂的知識點,勾連起來構成完整的體系,這才構成知識本身。這個體系能夠幫助你,改善你的生存環境。而不成體系的一切,就是查理·蒙格所說的 — 這些無意義的東西,會讓你的人生,非常糟糕。

網路只是個工具


知識,甚至不能構成工具本身,只有系統化的思想,才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工具。工具會淘汰人 — 這話不假,但它淘汰的,一定是那些腦子頑固而保守,沒有形成自我思想體系的人,只有這類人才會排斥進步。並不是你年輕,就一定不在這個行列之中,年紀和進步沒有絲毫關係。


網路必將淘汰那些低階運用者,淘汰那些只會搜尋知識點的人。除非你學會運用網路構建體系,用以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沒有掌握思想體系的人,任何變化都會淘汰他。而掌握了體系的,就是淘汰體本身。


所以,千萬不要再說網路上什麼都有這種話了。網路上有沒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大腦裡有沒有。


華爾街見聞》授權轉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華爾街見聞-文末圖片連結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