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藏來自富途牛牛2020/9/15 投資干貨合集 發佈之文章
阅读对投资的神奇效果
来源: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上一篇文章提到:
「张磊先生的这本《价值》,确实是有「价值」的,这本书是少有的我「没跳一句话」看完的书,书中观点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但是,我对这本书中的观点,也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格局很大,对于不同类型的读者,基本都能做到开卷有益,但是如果你是投资新手,还没有形成自己经过市场验证的投资体系,请慎重运用书中提到的理念和方式,具体原因请阅读这一系列文章。」
读者该看得出,我并不是一味地说这本书有多好,在读的过程中,让我很开心的是:我既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学到东西,也能意识到:书中的有些观点是有待商榷的,体现在有些观点「具有迷惑性」,可能会给投资初学者埋下危险的种子。
我写这一系列读后感的目标,就是用白话讲清楚关键所在,并指出我认为更适合于业余投资者的做法。最后,我认为我在做的这件事情于我自己、于读者都是很有益的,希望读者也能这样觉得。
1. 我逐渐意识到滑雪和投资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时刻把握平衡,既要盯着脚下,又要看到远方,在一张一弛间把握节奏,并凭借某种趋势求得加速度,而最关键的是都要保持内心的从容。
人的思维能力有两种,一种是分析性思维,做的是自上而下的分解,另一种是概念性思维(Conceptual Thinking, CT),做的是自下而上提取共性,或者咨询顾问经常说的「洞见insight」,做投资能成功的人,分析性思维固然很重要,因为这背后是清晰的逻辑,但是可能CT能力更重要。
这是因为,形成投资观点的过程,就是一种咨询顾问说的「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过程,投资人需要从浩若烟海的信息中,提取真正重要的部分,结合对于商业的定性理解(这种「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的过程,也是CT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自己的「洞见」。
张磊这段把投资类比滑雪的描述是很形象的,投资确实是一种取得平衡的过程,既要看过去,又要看未来,既要确信,又要怀疑,既要相信数据,又要质疑数据,等等。而重要的始终是脚踏实地、目光长远,同时节奏感也很重要,我举个例子,安全边际的应用,就可以看做一种节奏感,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当我们翻遍「垃圾堆」,找到一个好公司的时候,内心的狂喜可想而知,这时候公司的估值很容易被置之脑后,生怕错过了这「再也不会有的价格」。
但是,「永远不要说公司的价格再也回不去了」,资本市场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这些年的经验让我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急于上车而接受一个没那么理想的价格,远不如耐心等待一个让你满意的价格来的有盈利空间。
2. 那时我觉得,别人能告诉我的,书里可能都有;但书里有的,别人未必知道。我从书中看到的世界,要比四处闲逛看到的大得多。
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我认为都是有追求、有心性的人,所谓「有诱惑才见定力」。看书的过程,是一个高速学习的过程,一位高手可能将他7-8成的功力写在自己的书中,如果你能从中领会个5-6成,这位作者3-5成的功力你就有了,而在生活中,你身边的人相关领域的造诣,大概率达不到名著作者的3成,所以作为年轻人,如饥似渴地读书、持续不断地反思、实践,是提升自我、投资自我的最快捷、最有效的路径。
3.通过海量的跨学科阅读,掌握各个学科最重要的智慧,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得洞见,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和商业规律,还要全面回顾历史的曲折演进,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更要洞悉人们的内心诉求。
广泛地、跨学科的知识,对于投资来说非常重要,这种复合学科的知识一定不能快速见效,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甚至会被不熟悉的内容给绕晕,但是,这种跨学科的知识就像网络中的一个个点,也像棋盘上的一步步棋,初始看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但时间久了以后,当你的知识图谱中星罗棋布,逐步产生链接的时候,你就能在更高的层面,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风险和确定性。
做投资一开始的时候,会计知识是重要的,因为这是投资的「语言」,财务管理知识也很重要,接着就是一些金融知识,以及对于投资理念和体系的知识,这时候如果你掌握充足的管理学知识,会对「生意是如何运转的」、「什么是易变的」有更深入的认识。
另外,投资者容易忽略的是历史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对于历史的了解,在投资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让你困惑的事情,在历史中可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心理学知识则可以让你更冷静地观察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冲动,理解群体性冲动的不可避免和极端走势,在面临市场波动的时候,站在一个比别人更好的「身位」上。
关于跨学科知识对投资的帮助,我很有感触。我本科学的是工科,研究生学的是心理学,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学了很多商业知识,又因为接触投资,学了会计,另外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科普类和历史类的书。
前些年不是很理解芒格说的跨学科思维,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以为大家都懂一些跨学科的东西,后来发现不是的,所以更加重视跨学科知识和思维了,这时候回头去看,才发现我们以前书本上学到的那些名人,都是「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原来跨学科的优越性在身边一直都在。
4. 寻求独立或者与世隔绝从来不是我的目标,生活在世外桃源,对真正的社会就缺乏了解,这只能让一个人失去理解力和判断力。我所设想的永远是融入生活,去中国的广大腹地和世界各处去看最真实的商业场景。
我们很多人都想要「财务自由」,但是财务自由以后,你想做什么呢?
大多数人的回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如果你继续往下问,会发现这种答案背后,很多人是没有想过的,最多也就是「睡到自然醒」、「环球旅行」这样的大一统答案。
这一点我也不例外,我经常说我要财务自由,但是财务自由之后做什么,其实我也没有想好,是帮别人管钱,或是做一个现代的「隐士」,似乎都有吸引力,但也都有些不妥,最近我想我越来越接近一个答案,那就是:哪怕实现了财务自由,我还是会做能够持续接触现实商业世界的工作。
因为,投资是一件需要对商业世界保持敏感的事情,如果脱离了真实的商业世界,这种敏感就没有了,甚至我在想,有可能会失去「思考—验证—赚钱」的乐趣。
5. 时刻让自己保持开放是最重要的学习心态。无论是普世的智慧、基础的原理,还是独到的见解,我都甘之如饴。对创新的拥抱而不是抗拒,成为我今后投资的重要主题。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张磊先生把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把这一部分说清楚,我认为非常重要。投资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并且持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另外一方面,投资追求的是确定性,创新是否是一种确定性,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不是确定性,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性。
在这一点上,书中有提到巴菲特的观念,大概意思是「创新留给其他人就好了,我们的投资是要找到不那么容易变化的生意」,但是可能出于礼貌,张磊先生没有对这种观点进行评价,但是在其他地方多次出现的内容,充分说明了作者的态度,那就是:在投资中积极地拥抱、寻求创新。
这一点在后面作者对于护城河概念的论述中也清楚表露,一方面,作者提出了「动态护城河」的概念,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动态」是比「静态」要好的,但是在投资里面,这一点有待商榷,动态听起来很「高级」,更符合普世规律,但是「动态」无法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动态」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作者对于「动态护城河」给出的定义是:企业家持续不断地疯狂创造价值,这等于直接把护城河和企业家画了一个约等号,这就又回到了上篇文章提到的那个问题:马是必要条件,还是骑师是必要条件?
如果你同意后者,那么这个人或者团队如果离职了,这家企业就没有了护城河,这样的企业,真的可以让普通投资人夜夜安枕吗?
6. 我从入行第一天起就被要求看出数字背后的本质并忽略那些从「后视镜」中观测到的标准方差: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在驱动收益的产生及波动?又有哪些因素会使预期的资本收益发生偏差?而这些基本面因素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关性及联动性?
第一个问题,本质讲的是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这家公司是如何赚钱的,关键点有哪些?第二个问题,讲的是市场预期问题,第三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只有基本面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基本面和市场预期之间也会有相互影响,也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
这一段展现的思维,是典型的机构型思维:全面、深入、事无巨细。机构的工作就是做这个的,换句话说,每天都要做点事情,那么把基本面研究做得更深入,就是一件看起来很正确的事情。
但是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拿我个人的情况来举例,我只是一个个人投资者,一个业余投资者,前面一篇文章也已经讲过,我在投资上投入的时间其实不多,但是我还能在这些年取得远超过自己预期的投资收益率(我相信年化超过30%的收益率,持续7年以上时间的机构是比较少的),一定不是因为我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研究深度超过了机构。
说这些,不是说做深入的研究不重要,我的观点是:有洞察力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但是「面面俱到」、试图找到所有方面细节的研究,是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举动。
回到摘录的书中这段话,本身研究没有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按照上面这三个问题去弄懂所有的问题,那这就落入了我说的看似勤奋的陷阱了,因为这时候,投资者很难跳出细枝末节的研究,去思考在「无法掌握方方面面」的现实下,如何提高成功率的问题。
编辑/isaac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