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導讀:《到奴役之路》

 


導讀:《到奴役之路》

收藏文章來自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 發佈文章

《到奴役之路》是由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所著作,但這本並不是經濟學的著作,事實上海耶克自己就說,這是政治性的書籍,也無怪有人稱他是政治經濟學家,有別於一般純論經濟的學者。海耶克算是奧國學派,傳統上是講求自由,反對干預的學派,但事有所不幸與不幸,海耶克後來在英國任教,親眼見到他的祖國陷入社會主義,最後變成第三帝國的一部份,這跟熊彼得真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但也因此發展出他的自由論述。
that wanaka tree
雖然海耶克跟凱因斯是同時代的學者,但事情就是如此巧妙,凱因斯主義成為戰後數十年的主流,政府干預成為各國的流行價值,海耶克在差不多與凱因斯的「通論」同時期發表了這本「到奴役之路」,卻使他聲名掃地,連要謀求一教職都有所困難。但石油危機產生的滯漲現象,凱因斯主義無法加以解釋與改正,海耶克也因為獲得諾貝爾獎而得到歷史應有的地位。
這本《到奴役之路》是張尚德所翻譯,殷海光所著作的比較偏向他個人的精義擷取,所以筆者比較建議去找這一本。圖書館基本上都找的到,不過版本都蠻舊了,但與其光看現在一些教授「重新詮釋」或是「摘錄」,筆者認為看看原作者講什麼比較好。
《到奴役之路》的中心主旨很簡單,也就是只有經濟的自由才能導致政治的自由,這個論點就是很單純的「掌握一個人的生計,就等於掌握他的意志」,很單純卻就是這麼的簡單,當中央計畫經濟計畫了一切,也就等於消滅了一切自由。本書十五章可以大致分成三部分,各部分都有中心講解的意旨,筆者將對其作簡單的介紹以及解釋,但不擬作評價,這種經典鉅作就如同「國富論」,讀者可以自己看,看完後得到自己的結論,不需要有「指導」加以導引讀者的方向,這是因為這類偉大的著作,本身的「哲學」意義已經高過其著作的原始價值。
第一章「被捨棄的路」、第二章「偉大的烏托邦」、第三章「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第四章「計畫的不可避免性」、第五章「計畫與民主」與第六章「計畫與法律規則」,這六個章節是第一部份,此一部分在解釋說,為什麼社會主義者的偉大理想是不可行的,用這六章的排列來說,可以用這一段話來解釋:
當今許多人看到自由經濟的混亂,就認為這是不對的道路,需要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改善,於是社會主義者提出了他們的想法那就是計畫式的經濟,但這只是一個偉大的烏托邦幻想,根本上就有其邏輯的謬誤,謬誤之處就在於社會主義只是一種集體主義的變體,試圖將所謂的社會公義與社會自由加諸在個人身上,提出中央的計畫就等於限制了個人的發展,當一切都需要計畫,那麼計畫就必需要交由專人負責,畢竟多數人不具備有作這種大型計畫的能力,這無可避免的就會導致專家擁有權力,由於計畫是一種預先安排的,所以法律會被侵犯也就是無可避免的後果。
簡而言之第一部份講述的是一種哲學概念,亦即為什麼這種計畫式的經濟不可行?因為計畫式的經濟將會導致更嚴重的專人指導,這就不過是一種把原先的權力換到另一批人手上,其結果最終會跟原先的狀況差不多,更糟糕的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所仰賴的民主已經被破壞了,因為計畫是一種普遍性的法則,當計畫作為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那麼所謂的法律以及個人權利,都可以是被加以侵犯的,用「社會公義」這一類的理由侵犯。
第七章「經濟控制與極權主義」、第八章「迷妄的平等」、第九章「安全與自由」、第十章「為什麼小人得志」與第十一章「真理的目的」,可以當作第二不份,這是要解釋經濟控制為什麼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極權主義,以及這種控制是建立在一種自我催眠的平等價值上,而且這一定會讓小人得志,用以下這段話加以解釋:
經濟控制一定會產生極權傾向的政府,但在最初大眾只會當作這是一種勝利,一種大多數人獲得平等的勝利,但這種平等卻是非常的虛假,道理很簡單,因為大眾認為自由競爭一定會產生不道德的結果,正所謂資本主義的惡棍,這種結果將使得財富集中在特定人士手上,這些人除了壓榨小老百姓外其他的都不會,小老百姓要求的只是穩定的工作與薪水,所以當他們發現自由競爭帶給他們的是不安全感,一種自己工作隨時不保的不安全感,就會要求政府有所作為。這種作為的具體實現,就是計畫經濟帶來的普遍就業,的確已經不存在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但這是以犧牲自由的方式所換來的,而這就是其追求的真理一種建築在虛假平等上的真理。因為社會一定存在著專家,也一定存在著階級,當計畫經濟被實行,就代表著一種要被推行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就被置於道德之上,於是社會大眾的個人自由就消滅了,只要個人的想法抵觸到這種價值觀,就會是不道德的。追根究底,這種最大的弔詭就是,一種計畫與指導,一定會產生某一些人擁有較為高的層次,這就是刻意控制的真實,一種少數人至高無上統治的概念。
這幾章比較「硬」,硬的理由是海耶克述說的方式,讓人覺得好像這幾章都在講同樣的東西,事實上海耶克是用一種「發散、集合」的概念在著作這本書,一個部分中的章節,其實是一種解構,將社會主義等等的概念先解構,然後一一加以破解,你不會看到一個結論的章節,但會看到這幾章本身述說的概念都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面向,諸如平等的迷思、人性中的不安全感以及專家治國的問題,統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那就是只要社會主義是一種集體主義的變體,那麼社會主義不過就是一種烏托邦的想法,建築在不合理性的基礎上。用海耶克的話說,那就是個人主義也許是一種富人得勢的制度,但集體主義則是得勢者才可致富,相比之下哪一種為佳不言可喻。
第十二章「納粹主義之社會主義的根源」、第十三章「在我們中途的極權主義」、第十四章「物質條件與理想的目的」與第十五章「國際秩序的展望」。這可以當作第三部分來看,也是他對於著作本書的緣起與結論,大致上可以用下面這段話解釋。「納粹主義的興起其實就是一種社會主義,當時德國雖然不缺民主制度,但是這種社會化傾向從普魯士時代就開始了,也就因為如此納粹的興起才如此快速,這實在是一種醞釀而生的結果,絕非某個人的號召。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多數人都有尋找簡單解釋的傾向,所以忽略了極權主義其實就是集權主義,當權威以組織的面貌出現,這就是極權主義的緣起。
換言之,權威的出現雖無可避免,但當權威用群體的面貌出現,就必定會壓迫個體的自由,這在這種時代特別的危險,因為物質生活的發展已經是那麼的完善,所以使得專業人才越來越多,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的確存在一種制度,可以規劃好全體國家的運作,這種科學化的想法只不過是另一種包著權威的外衣,更可以顯示出社會主義的一大問題,那就是社會主義雖然要求平等,但這種原則往往不擴及國外,照道理說社會主義的平等,也應該代表著富國要把財富平均給窮國,但事實上這根本就沒發生過。
這種社會主義的想法在戰後更加的危險,因為有人認為需要有一超國家的權威來加以指導,就如同英國有人認為某一些小國應該發展什麼一樣,這種強國加諸意志在小國身上,正是這些希望提出超國家秩序的人的邏輯錯誤,他們認為一個大國指導,其他小國服從,正如同一個國家內政府發號施令一樣,這種計畫可以幫助歐洲加速復興與繁榮,但這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越是龐大的計畫,就越是複雜難解,又不可避免的讓更專業的人加以處理,結果就不過是讓自由更加的弱小,極權統治的世界化。」
其實海耶克在這幾章的說法,都可以歸納到簡單的概念,那就是認為世界上有一種完美的烏托邦,實在是一種不怎麼高明的論調,因為一種指導、一種計畫就等於著一種價值觀,問題是這種價值觀要誰去認定?以往我們會把這種價值認定者,當作獨裁者加以否定,但是現代這種概念包裝在科學化的外衣捲土重來,其道理無外乎是,這個世界需要有秩序的指導,這個世界可以被更有效率與公正的規則指導,而且已經沒有人會說,這種指導原則是某個人說的,他們會說這是「大多數學者意見的歸納」,換言之就是把一種權威包裝在群體的角度重新出發,但其戕害自由的結果是一致的,當社會的公平公正被當作準則,個人的自由就很容易的被侵害。其實這不過是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任何的思想被當成指導,那麼這種指導就會是新的權威,人民不過就是從舊的權威轉移對象到新的權威上,直到新的權威產生了新的秩序,這種新的秩序一旦穩定,無可避免的會產生特權階級,於是又有一批被憎恨的對象產生,其結果跟原來的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不過是換了一批人,但是「自由」這一項最寶貴的資產,卻被破壞消失了。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自由主義信奉者的聖經著作,任何一個想要加深自己自由主義的信念者,或是想要打倒這種自由主義的人,都應該要好好閱讀這一本書,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諾貝爾經濟獎得煮的思想經要,更可以代表著個人與自由主義的基礎。

從海上擊敗蘇聯?雷根海權論...敗部復活的冷戰「攻勢大艦隊」

 


從海上擊敗蘇聯?雷根海權論...敗部復活的冷戰「攻勢大艦隊」

收藏文章來自轉角國際 2021/01/18 Flak聊軍事

英雄一定要遭遇挫敗才能升級,這是美國英雄電影的公式,卻也是美國海軍在冷戰時代的真...
英雄一定要遭遇挫敗才能升級,這是美國英雄電影的公式,卻也是美國海軍在冷戰時代的真實側寫。 圖/電影《美國隊長》

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多半會遵循這樣的公式:超級英雄雖然身負異稟,能力強大,但總是會遇上前所未見的強敵,或是內外交迫的困境,要經過一番磨練與昇華,才能打倒對手並贏得最後的勝利。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後取代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海洋優勢」(Naval Supremacy)地位,卻在1960~1970年代遇上了蘇聯海軍的崛起與挑戰,但到了雷根時代,只用了8年時間就擊敗了蘇聯海軍與其祖國,可說是部真人實事的超級英雄電影。

▌前篇:〈挑戰美國海權的兩代紅軍:中國會踏上蘇聯海軍的「撞牆覆轍」嗎?〉

在越戰末期,尼克森政府的國防政策以「緩和」(détente,即「低盪」)為主軸,意即減少與蘇聯的直接對抗,換取限武談判的進展,以及讓美國在保留更多顏面的情況下撤出越南戰場。另一方面,美國將軍事重心從亞洲移回歐洲,與北約盟國一同守住中歐防線。根據甘迺迪時代訂出的「彈性反應」戰略,中歐防線一旦失守,北約會先以戰術核武遏止地面部隊的進攻,如果無效就以小規模戰略核武攻擊蘇聯,並逐漸升高規模直到蘇聯談和或世界毀滅為止。

在這兩種思維下,美國開始自縛手腳,將對蘇作戰的主力賭在空軍與核子武器上——美國海軍的任務只剩下在戰爭爆發初期,負責保護大西洋運補航線的安全,讓美軍與軍事物資可以送往中歐前線。而當戰事進入核子作戰階段,海軍航艦與彈道潛艦就負責以核武攻擊預先指定的目標。

然而這種戰術的最大漏洞在於:蘇聯根本不相信核戰能夠「逐漸升高」。只要一方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另一方勢必會全面報復,以免自己的核武還來不及使用就被摧毀——因此,蘇聯的反擊之道就是大量投入傳統軍備建設,製造大量戰轟機來支援兵力數倍於北約的地面部隊,使其不動用核武就能打穿中歐防線並快速挺進,在北約領導階層還在爭吵誰能按下核武按鈕前,就佔領大片領土作為談判的籌碼。

如果核戰真的開打,交戰的核武國家真的會有「逐漸升高衝突規模」的機會?還是在第一時...
如果核戰真的開打,交戰的核武國家真的會有「逐漸升高衝突規模」的機會?還是在第一時間就互相毀滅?圖為1954年美軍結合核試爆與核戰軍隊訓練實驗的「沙漠岩石演習」。 圖/維基共享

西歐與蘇聯的距離近,而與美國的距離遠,美國的後援部隊與物資在戰時需要橫渡6000...
西歐與蘇聯的距離近,而與美國的距離遠,美國的後援部隊與物資在戰時需要橫渡6000km的大西洋才能到達歐洲,因此在1980年代以前,美國海軍在傳統戰爭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維持這條生命線。 圖/NATO

海軍的部分有識之士想出了另一種戰略解決中歐困局:不要把海軍綁在「GIUK線」(由格陵蘭、冰島與英國連成的一條虛擬邊界)後方,而要海軍跨越GIUK線,主動進攻蘇聯北方的巴倫支海與可拉半島——蘇聯北海艦隊大本營:莫曼斯克的所在地——美國海軍在這裡可以獵捕蘇聯海軍的彈道潛艦與指揮中心。

如果美國海軍不用核子武器,只用傳統武器就達到這個目標,就變成蘇聯會陷入「能不能按下核武按鈕」的困局。因此,蘇聯勢必要調動空軍過來保護海軍基地,則北約中歐防線的壓力就會減輕,美國空軍甚至可以騰出手來,主動打擊蘇聯的地面部隊(後來美國空軍與陸軍的確就發展出聯手對抗蘇聯陸軍的「空陸戰」戰術,並首度建立起可以傳統武器擊敗紅軍的自信,不需依賴戰術核武)。

北約海軍原本將GIUK線當作對抗蘇聯海軍的防線,藉由水底聲納、陸基反潛機以及在附近巡弋的艦隊搜索接近的蘇聯潛艦,一旦發現就會開始全程追蹤,準備在戰爭一爆發就予以擊沈,以免蘇聯用潛艦截斷北約的大西洋防線。

然而,這條防線也讓蘇聯海軍擁有北極海域活動的自由。擺脫GIUK線的限制,主動進入北極海域,將使海洋防線往前推進到蘇聯的海岸線,重拾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對「海權國家」的期許。

由格陵蘭、冰島與英國連成的一條虛擬邊界(紅帶)分隔了北大西洋與挪威海,美國利用海...
由格陵蘭、冰島與英國連成的一條虛擬邊界(紅帶)分隔了北大西洋與挪威海,美國利用海底部署的聲納陣列能夠偵測到穿越這條邊界的蘇聯潛艦,再利用周遭部署的反潛機艦進行追蹤,確保在開戰時可以立即清除蘇聯潛艦的威脅。 圖/維基共享

北約海軍原本把GIUK當成「對蘇防線」,但此一讓步也讓蘇聯海軍擁有北極海域活動的...
北約海軍原本把GIUK當成「對蘇防線」,但此一讓步也讓蘇聯海軍擁有北極海域活動的自由空間。圖為1970年代蘇聯海軍的主力潛艇之一「洋基II級核動力潛艇」。 圖/維基共享

卡特時代擔任大西洋艦隊司令的紀德上將(Isaac C. Kidd Jr.,我國接收的紀德級驅逐艦,即時以他在珍珠港事變戰死的父親老紀德命名)就是忠實的馬漢信徒,極力鼓吹其指揮的海軍力量應該要主動大膽地進攻蘇聯的北海艦隊。同時期擔任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的海沃德中將(Thomas B. Hayward)也不例外,他主張在大戰爆發時,太平洋艦隊不應去支援歐洲的戰事,而應該要就近打擊海參崴的蘇聯艦隊基地才能迫使蘇聯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他並擬定出一份稱為「海洋打擊」(Sea Strike)的機密計畫。

然而,卡特政權並不支持這種擴大對抗的軍事思想——他處心積慮想要把海軍的航艦從13艘縮減到10艘,甚至禁止海軍使用「海洋優勢」一詞。但當時的海軍部長霍洛威,仍召集了少數軍/民間智庫討論出「海洋計畫2000」(Sea Plan 2000):透過討論與戰棋推導,他們以「海洋打擊」計畫為基礎,彙整出一系列可用於對蘇作戰的計畫與戰術。

在海軍萬事俱備後,欠缺的只剩政治上的東風,而在1980年接任總統的雷根就像是從外星趕回來救援的驚奇隊長——1977年,時任加州州長的雷根被問到對蘇策略時,他回答道:

「那就是我們會贏而他們會輸,你覺得這個策略怎麼樣?」

雷根在1975年讀到美國保守派思想家Strausz-Hupé 與 Kintner在1961年合著的《美國前進戰略》一書後就深受啟發,認為美國應拋棄保守、被動的國防戰略,將政治、軍事與海洋力量往前部署,主動對「鐵幕」施壓才能激化共產世界的內部矛盾並促使其崩潰。

卡特政權並不支持這種擴大對抗的軍事思想——他處心積慮想要把海軍的航艦從13艘縮減...
卡特政權並不支持這種擴大對抗的軍事思想——他處心積慮想要把海軍的航艦從13艘縮減到10艘,甚至禁止海軍使用「海洋優勢」一詞。圖為1970年代美國主力的3艘航空母艦:小鷹號(左)、中途島號(中)、尼米茲號(右)。 圖/美國海軍

「對抗蘇聯的策略...那就是我們會贏而他們會輸,你覺得這個策略怎麼樣?」結果後來...
「對抗蘇聯的策略...那就是我們會贏而他們會輸,你覺得這個策略怎麼樣?」結果後來蘇聯真的解體,1999年到德國親手拆柏林圍牆的雷根。 圖/路透社

雷根在與卡特的總統競選中,就嚴詞攻擊卡特的軍事政策,並以復興美國國力為訴求,在海權、核武...等各方面積極對抗蘇聯。雷根上任後,便任命曾參與《海洋計畫2000》的李曼為海軍部長,並任命了積極主戰的海軍將領為領導階層後,《海洋計畫2000》化為現實,成為雷根時代的攻勢海洋戰略(或稱為前進海洋戰略)。

實行新戰略的首要步驟,就是在蘇聯家門口實際演練未來的作戰計畫,這乍聽之下很匪夷所思,因為《孫子兵法》不是說要「故能而示之不能」嗎?

然而,「陸權國家」的戰略利益通常來自於殲滅敵人部隊並佔領敵人土地,因此平常要隱藏自己的殺招,在戰時才能發揮奇襲的效果;但「海權國家」的戰略利益卻是維持海洋航行的自由與秩序,才能帶來貿易的經濟利益,因此更重視於嚇阻潛在的對手,預防可能的戰爭,則讓敵人知道「你惹不起我」反而更為重要,甚至要「不能而示之以能」。

於是在雷根上任後的第一年,美軍大西洋艦隊就發動了衝過GIUK線、攻進巴倫支海的「海洋冒險」(Ocean Venture)演習。在這之後每年都至少進行一次類似的演習,並且規模越來越大。

「海權國家」的戰略利益卻是維持海洋航行的自由與秩序,才能帶來貿易的經濟利益,因此...
「海權國家」的戰略利益卻是維持海洋航行的自由與秩序,才能帶來貿易的經濟利益,因此更重視於嚇阻潛在的對手,預防可能的戰爭。圖為1982年甘迺迪號上的F-14A戰鬥機。 圖/美國海軍

「海洋冒險」演習的重點之一,在於「隱藏航艦的行蹤」——因為海軍在卡特時代不受重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航艦與護衛艦隊是容易被發現並被摧毀的」,這說法在當時的西方世界也相當流行,以致於英國打算賣掉無敵號輕航艦

但在海洋冒險演習中,美國海軍先分出一個支隊沿著傳統的演習路線行進,艦上攜帶特殊裝備模擬出整個航艦戰鬥群的雷達、無線電與聲納信號。正當蘇聯衛星以為自己掌握航艦戰鬥群行蹤的同時,艦隊主力卻啟動嚴格的無線電與雷達管制,在幾近電磁靜默的狀態穿過GIUK線,在挪威外海發動對莫曼斯克的模擬打擊。

蘇聯海軍在家門口看到不知打哪裡起飛的攻擊機群立即大驚失色,連忙出動大批巡邏機與轟炸機出海尋找美國航艦,但卻被美軍用F-14艦載戰機組成的「外圍空戰」防護圈所阻攔,搭配極度鬆散的戰鬥群陣形,蘇聯海軍明知航艦就在外海某處卻無法具體標定位置。

保護航艦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其他戰艦與潛艦也能打擊蘇聯本土,則蘇聯海軍就不能只打航艦。這種概念類似於後來稱之為「分散式殺傷」的戰術。卡特時代啟動的巡弋飛彈研發在此時開花結果,海軍將戰斧飛彈發射器安裝到核動力巡洋艦、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與核子攻擊潛艦上,可形成多組矛頭從不同方向攻擊蘇聯本土。更具創意的招數則是將二戰戰鬥艦愛荷華級復役並裝上戰斧飛彈,因為這是唯一比航艦還耐打的戰艦,蘇聯要攻擊它們必須浪費大量飛彈,但不攻擊它們,就等著被戰斧攻擊。

海軍在卡特時代不受重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航艦與護衛艦隊是容易被發現並被摧...
海軍在卡特時代不受重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航艦與護衛艦隊是容易被發現並被摧毀的」,這說法在當時的西方世界也相當流行,以致於英國打算賣掉無敵號輕航艦——圖為英國航艦「皇家方舟號」(左)與美軍尼米茲級「艾森豪號」(右),為了慶祝荷蘭女王的誕辰而特別裝扮。 圖/美國海軍

更具創意的招數則是將二戰戰鬥艦愛荷華級復役並裝上戰斧飛彈,因為這是唯一比航艦還耐...
更具創意的招數則是將二戰戰鬥艦愛荷華級復役並裝上戰斧飛彈,因為這是唯一比航艦還耐打的戰艦,蘇聯要攻擊它們必須浪費大量飛彈,但不攻擊它們,就等著被戰斧攻擊。圖為試射戰斧飛彈的愛荷華級二號戰艦「紐澤西號」。 圖/美國海軍

攻勢海洋戰略的另一個重點是要聯合盟邦的力量,因為美國海軍專注在攻擊性兵力的建設上,對於反潛與反水雷等防禦性兵力就有所不足,需要盟邦海軍來保護其側翼。爭取盟邦的支持比想像中容易,因為北約各國的海軍在「重陸輕海」的戰略氣氛下早就悶壞了,巴不得與美國一同航向爭奪海權的偉大航道。

甚至連與北約若即若離的法國海軍也不例外,慷慨地將克里蒙梭號航艦戰鬥群,連同4艘潛艦與一個陸上指揮部都交給美軍指揮。在太平洋則由日本海上自衛隊獨挑大樑,提供了「八八艦隊」協助第七艦隊(日本以保護「1,000浬海運線」為由,籌建了3支由8艘護衛艦與8架直昇機組成的水面艦隊,但其主要任務其實是保護美軍的側翼與運補線,抵抗蘇聯潛艦的襲擊)。

挪威成了爭奪海權路上的重要戰場,由於其國土突出在GIUK線以北,挪威人在1970年代就擔心美國艦隊限縮在GIUK線以南的戰略將等於把挪威奉送給蘇聯,要求美國承諾會保護挪威,因此英美兩國的陸戰隊在卡特時代就會在挪威進行兩棲演習,模擬登陸挪威並協助抵抗蘇聯的入侵。搶佔挪威的演習不但在雷根時代的規模更大,甚至會出動戰鬥艦進行岸轟,而且也把挪威當作航艦的掩護。因為挪威崎嶇的山丘會阻擋雷達波,使航艦可利用雷達陰影區變換位置;航艦甚至會躲進峽灣中,在三面峭壁包夾的情況下,形成雷達搜索的黑洞,艦載機群也可利用地形隱藏行蹤並對蘇聯進行打擊。

在1983年演習中登陸挪威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了守住保護挪威的承諾,英美海軍陸戰...
在1983年演習中登陸挪威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了守住保護挪威的承諾,英美海軍陸戰隊經常會進行類似的寒帶登陸演習。 圖/美國國家檔案館

在1986年「北方婚禮」演習中進入挪威峽灣的尼米茲號航艦,由於地形遮蔽雷達信號,...
在1986年「北方婚禮」演習中進入挪威峽灣的尼米茲號航艦,由於地形遮蔽雷達信號,不但蘇聯偵察機找不到航艦在哪,蘇聯轟炸機的反艦飛彈無法在這裡瞄準航艦。而尼米茲號航艦則能夠持續起降,進行反潛、反艦與對地打擊作戰。 圖/美國國家檔案館

在老布希當選總統後第一次訪問蘇聯時,蘇聯總參謀長謝爾蓋.阿赫羅梅耶夫對他說:

「我們花費幾十年時間來讀取你們潛艦所發出的每一道訊息,但還是無法找到或逮到任何一艘,所以我們不玩了!」

蘇聯對美國海軍戰略轉變的態度從一開始的震驚,很快轉變成了憤怒。他們派出大量的飛機與船艦來搜索美軍並企圖標定航艦的位置,有時會與外圍護衛的美軍機艦極度靠近作為示威。在發現美國航艦行蹤(通常是在美軍結束隱蔽狀態後)後,有時會出動轟炸機與潛艦進行模擬攻擊。然而,這些動作都成為美軍演習的目的之一,正好讓官兵「接觸」真正的敵人,並練習如何攔截與防衛。

攻勢演習的另一個目的則是觀察蘇聯的反應,利用間諜與海底電纜上的竊聽裝置,美國掌握了蘇聯海軍的政策與指令,因此他們清楚知道蘇聯反應時間有多快,對這些演習的評價是什麼,也知道蘇聯監控機艦挑釁美軍與接受挑釁的底限在哪裡,利用這些情報不斷改善演習的計畫與準則。

蘇聯也有自己的情報管道,尤其是著名的華克家族讓他們掌握了美軍艦隊的加密通信。不過,美軍很早就認為歐洲盟邦裡有內鬼,所以在重要的演習階段都採取了適當的反情報手段;因此蘇聯沒能用情報手段及早掌握美軍的進攻路線,反倒是發現美軍每天都在各大海洋悄悄地追蹤自己的潛艦,而艦上官兵卻一無所知。於是蘇聯發現即便是核動力潛艦也無法在大洋中生存,就全部拉回莫曼斯克與海參崴外海,集中兵力以負隅抵抗美軍的進攻。

「我們花費幾十年時間來讀取你們潛艦所發出的每一道訊息,但還是無法找到或逮到任何一...
「我們花費幾十年時間來讀取你們潛艦所發出的每一道訊息,但還是無法找到或逮到任何一艘,所以我們不玩了!」圖為蘇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在地中海與美軍艦艇相逢。 圖/維基共享

除了用演習做出進攻姿態外,雷根政府也提出了「600艘艦隊」計畫,要將海軍的規模擴大到蘇聯無法反抗的地步。

蘇聯海軍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們向時任蘇共總書記的戈巴契夫要求,除非將海軍軍費增為3倍,否則無法抵抗美軍在演習展示出的攻勢戰力。然而,在布里茲列夫時代百花齊放式的軍備擴張後,戈巴契夫接收的國家財政是個爛攤子。加上卡特執政末年推動的〈大衛營協議〉讓以阿局勢趨緩,油價下跌,阿拉伯國家的武器需求量下降,蘇聯的經濟動力遭到斷絕,最後讓戈巴契夫選擇了裁減,而不是擴張軍備。

即便不能與美國海軍正面對抗,蘇聯仍企圖用談判手段阻止美軍的攻勢海洋戰略。蘇聯多次提議限縮在特定海域的演習規模,甚至限制反潛武器的部署與發展。理由是這些手段讓美軍可以先制摧毀蘇聯的彈道潛艦,破壞了戰略核平衡,自然應該像反彈道武器、反衛星武器...等等技術一樣受到限制,蘇聯甚至願意裁減潛艦與飛彈作為回報,但都沒有得到美國的積極回應。

最後,在「600艘艦隊」達標之前,蘇聯就已瓦解,為攻勢海洋戰略劃下完美的句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雷根時代的前期,美國海軍的裝備與卡特時代沒有太大差別,但僅僅是戰略態度的轉變,就產生出截然不同的作戰計畫,搭配堅定的執行意志,其結果就大大不同,也為世界海權史寫下新的一頁。

在雷根時代的前期,美國海軍的裝備與卡特時代沒有太大差別,但僅僅是戰略態度的轉變,...
在雷根時代的前期,美國海軍的裝備與卡特時代沒有太大差別,但僅僅是戰略態度的轉變,就產生出截然不同的作戰計畫,搭配堅定的執行意志,其結果就大大不同,也為世界海權史寫下新的一頁。圖為1964年完成核動力環球航行實驗的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 圖/美國海軍

交易心理學:长期主义: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事

 






收藏文章來自2021/3/1 富途牛牛 投資界發佈文章

长期主义: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事

长期主义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以乔布斯人生中最重要的决策原则为例,用一个独特的“双线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 I  老喻在加

来源 I 孤独大脑



(ID:lonelybrain)

长期主义到底是什么?

似乎没人讲明白。

高瓴资本的张磊刚在《价值》一书中讲完长期主义,就被批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上“短期操作”。

索罗斯在“活下来”和“投资收益”这方面算是长期主义者,但他是个典型的“反转者”,经常见风使舵。

李录被芒格视为“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价值投资的信徒,毋庸置疑是位长期主义者,可是他又说投资人应该像个高尔夫球手,应该打无记忆的球。

看起来似乎有点儿矛盾,有点儿分裂。

长期主义不仅很难定义,而且更难实践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我:

如何兼顾“长期主义”和“当下行动”呢?

长期主义追求不变,而行动需要随机应变。这二者如何调和呢?

本文将以乔布斯人生中最重要的决策原则为例,用一个独特的“双线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双线模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尽管乔布斯在大家心目中偏“文科”(本人不赞成文理分科),他的这个决策原则似乎也有点儿鸡汤,但事实上,其背后的原理,竟然和AI一模一样。

如我所说:每个高手,都是一只人肉阿尔法狗。

其最大的价值,就是给出了一个每个人都能够实践的“体系”,从而实现:

既能坚持长期主义,又能走好当下一手。



概括而言:

1、长期主义,是指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长期评估体系,是愿景,价值观,终极目标。

例如对于阿尔法狗而言,其评估体系就是终局胜率。

如此一来,自然就有了大局观。



2、当下一手,就是根据以上评估体系,找出终局胜率最大的一手。

以围棋为例,人类因为算力局限,以及习惯的“只看眼前”,会混淆局部(短期)最优,和全局(长期)最优。

AI就只顾终局胜率,每一手都归零,从头算当下的概率。

为什么要引入概率呢?

因为即使是AI,也无法穷尽变化,精确算出终局胜率,所以干脆用概率评估,选相对优的那一手。



3、以上两点,是长期主义的两只眼。



4、所谓打“无记忆的球”,就是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夫链)是一个无记忆的随机过程,看似只管“当前状态”,其实是为了实现全局的期望回报最大化。



5、所以,这就解释了长期主义高手为什么“善变”。

这方面乔布斯做决策和AI下围棋非常像,有时候看起来非常飘忽,会突然放下某个局部不管,走到别处去了,该弃就弃,绝不纠结。



6、长期主义不是简单的“坚持”或“连续”。

一个人的连续性,是根据其对目标的连续性来评估的,而不是看其短期行为的连续性。尽管二者很多时候看起来是一致的。



7、长期主义,还是一个贝叶斯更新的过程。

决策者追求的是大概率靠谱,而不是绝对靠谱,而且这个概率会随着时间不断优化。

长期主义作为一个贝叶斯更新的过程,既是前进,又是进化。

长期主义的本质,是自我的成长。



8、长期主义是对求真的信仰,而对于“眼前一手”,则敢于随时调整自己的信念。



9、只有如此,才可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实现时间的复利,空间的复利,资金的复利,以及自我的复利。



10、很多人以为“长期主义”是关于毅力的问题,其实是关于洞察力和计算力的问题。



人生会有多个不同意义上的转折点。在经历了多段不靠谱的恋爱之后,花花公子乔布斯终于被收服了,那时他被苹果董事会赶出来5年了,距离他再被请回去复兴这家公司还有6年。

1990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次演讲。劳伦·鲍威尔是商学院的新研究生,被一个同学拉来听,因为到晚了,没位置坐,她就带着她的朋友走到第一排,坐在了两个预留的嘉宾位上。

乔布斯到场后,被引导到她旁边的座位。他被右侧劳伦吸引了,和她聊了几句。


乔布斯回忆说:“我在停车场,车钥匙已经插上。我问自己,‘如果这是我人生在世最后一天,我是愿意开一场商业会议,还是同这个女人一起度过?’我跑过停车场,问她是否愿意与我共进晚餐。她说好。我们一起走进市里,自此一生携手。”


后来人们说,劳伦给了世界一个更好的乔布斯。




在上面这个爱情传奇里,乔布斯实际上是做了一个思想实验:

他把自己的余生压缩为一天,这样就能更加聚焦地思考,什么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眼下最优还是长期最优?局部最优还是全局最优?

这可能是牛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之一。


国际象棋天才卡斯帕罗夫说:

“战略家总是先设立一个远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战略,然而返回头制定具体措施。他会先设立实现远期目标所必须的一些中期目标。


特级大师下棋时,依靠的不是对成千上万种应对方案进行单纯的筛选,而是先确定一个他想在10-15步棋后希望达到的局面。


他会评估所有可能性,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


然而人的大脑天生并不是为长期思考做准备的。



我们的大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靠一点点修修补补完成的,它背负了太多来自远古和丛林时代的包袱。


决定人类思考、计划和决策等理性行为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它让我们摆脱了见到老虎就跑的命运,开始有了长期思考的习惯。




人工智能击败人类围棋顶尖高手,靠的是长期主义的“战略”,而不是局部精确的“战术”,这一点让人意外。


阿尔法狗之父哈萨比斯认为,关于围棋,人类3000年来犯了一个大错。

围棋里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谚语。在过去,人们认为刚开局时,在棋盘的第三路和第四路上落子有更大的价值,太靠近中央则又点儿虚无缥缈。


但是在对战李世石的一局中第37步中,阿尔法狗落子在了第五路,进军棋局的中部区域。与四路相比,这根线离中部区域更近。这可能意味着,在几千年里,人们低估了棋局中部区域的重要性。


为了理解这一点,让我简单重复一下阿尔法狗的工作原理:


1、决策网络:模仿人类,根据“直觉”,找出当下局面最好的5-10种可能的落子点;


2、价值网络:评估上面那几个候选落子点的胜率。是什么胜率?走到终局的胜率。


3、增强学习:人工智能开始的时候“直觉”不会那么准,对胜率的评估也因受到计算深度的控制而未必那么精确,但它可以通过增强学习,进行大量训练,不断进化,进而战胜人类。


这里的要点是:

不管一盘棋多么漫长,阿尔法狗评判一手棋只有一个标准--下到最后的胜率。


人的自我学习和进化,和人工智能非常接近。


如哈萨比斯所说:

从生物角度来讲,动物和人类等,人类的大脑是多巴胺控制的,它在执行增强学习的行为。因此,不论是从数学的角度,还是生物的角度,增强学习是一个有效的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工具。



冲动是魔鬼,但冲动也实现了地球生物的“自动驾驶”。这是大自然算法的神奇之处,造物主实现这一点,大部分是通过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是神经传导物质的一种。这种传导物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简而言之,多巴胺负责即时满足,及时行乐,见了就上,扭头就跑。


后来,人类非常幸运地发展出“前额叶”,从而拥有了“未来”的概念,我们愿意为了将来的目标,抑制当下的冲动。


前额叶如何控制多巴胺?

前额叶像一个大脑中的信息枢纽,当大脑中同时产生了多个与多巴胺相关的信号,这些信号会汇总到前额叶,前额叶像一个评委会主席一样,选出“最美”的那个信号。


选美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前额叶对未来的“想象”。假如前额叶觉得某个冲动不利于未来,就会抑制该多巴胺发出的信号。


可想而知,如果与多巴胺相关的活动过于活跃,又或者前额叶并不能对未来有一个明晰的定义以及坚定的执行,那么多巴胺就会占据上风。


你也许会说了,谁都知道长期主义好,说到容易做到难啊,为什么成功必须付出“反人性”的代价呢?


再说了,长期主义遥不可及,近期利益就在眼前,中间地带模糊不清,一鸟在手好过百鸟在林啊。


还有,假如饭都吃不饱,谈什么长期主义呢?


卡斯帕罗夫在一次实战中,走出一步算路深达18步的绝杀,震惊棋坛。


我印象中,有次加藤正夫直线进攻,50步毫无差漏,一举绞杀对方大龙,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即使如此,绝大多数时候,再厉害的棋手,计算深度也是有限的,更何况坐在对面的,也是旗鼓相当的高手。


人工智能也不能例外,适当的时候必须停止计算。


但即使如此,其评价系统始终如一:


走出当下能赢得全局获胜概率最高的那手棋。


有计划没行动是纸上谈兵,有行动没计划是自寻死路。



爱默生说:“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去作,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什么去作,那么他将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就像大江大河,遇到阻挡,也会绕路,但却始终奔向大海的方向。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乔布斯有非常高的智商,相反,他的人格缺陷,让他获得了某种非常决绝的“审判力”,就像一个强大的前额叶。


尽管他本人更像一个多巴胺驱动的人。


纵观苹果的发展历史,那些伟大的产品发明,卓越的商业构想,基本上都是由乔布斯所聚集的聪明人们想出来的。


乔布斯的算法很简单:我只要最好的。


于是他每每做出果断的决策,他够狠心。


塔塔科维尔说:“战术是当你有棋可走时知道如何走棋。战略是当你无棋可走时知道如何走棋。”


在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信息浪潮中,乔布斯的偏执构成了一种强大的领导力。



然而,长期思维容易让人产生“完美主义”,大事还没有,小事不肯做,四处游离。


解决方案是:专注做好眼下最重要的那件事。


乔布斯的一本个人传记,说到他有个特点:

他会在一段时间对某件事特别专注,然后突然之间,又去关注其他事情。在工作上,他会在想做的时候专注于想做的事情,对其他事他就没反应了,全然不管其他人多么努力地想让他参与进来。

这其实是乔布斯个人算法的另一面:

我只要最好的,我只管把眼前的一件事做到最好。


几乎所有的牛人都有这种瞬间入定的天赋,控制论之父维纳有一天工作回家,竟然没认出在走道等他的女儿。

“史蒂夫会走两个极端,有时高度专注,好像她是宇宙的中心,而有时又表现出冷漠的距离感,专注在工作上。”史密斯说,


“他有能力像激光那么专注,当他的光芒照耀在你身上,你会沐浴着他的关爱。而当他的光芒转移到其他关注点时,你就会感觉非常非常的黑暗。这让劳伦感到非常困惑。”

棋手卡帕布兰卡说:


“我只向前看一步,但总是正确的一步。”



让我们说回多巴胺和前额叶。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持续跟踪700多人一生,目的是探寻决定一个人过得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最终的研究结论是:

只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包括和谐温暖的亲情、友谊、工作等关系,才能让人们幸福和快乐。


从未有人遗憾地说此生的性爱或蹦极体验不足。一名舒缓疗法护士在病人最后的日子里对其进行了一些调查,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一生最常见的几大遗憾。位居榜首的是,尤其对于男性,“希望自己工作别那么努力。”


布罗妮·瓦尔是澳大利亚的一名护士,专门照顾生命仅余12周的病人。她将病人弥留之际的顿悟,记录在《人在弥留之际的五大憾事》这本书里。


她所总结的人生五大憾事是:

1、我希望能够有勇气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按别人的期望生活。

2、我希望自己工作别那么努力。(这一项是男性的憾事之首)

3、我希望能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4、我希望我能与朋友们保持联系。

5、我希望能让自己更快乐。



在决定去停车场追上劳伦的那一瞬间,乔布斯那个智商并不出色的大脑采用了他一贯擅长的简明算法:把自己的余生压缩到最后一天,我会作何选择?


贝佐斯在决定离开华尔街去创办亚马逊时,也是采用了“最小化后悔模型”。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才能给前额叶发出最清晰的指令,让我们在此起彼伏的多巴胺刺激中,能够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默克尔在哈佛演讲上,给数千位应届毕业生们以肺腑良言:


“常常问自己:我之所以去做,是因为这事本身是对的,还是仅仅因为有把握做成它?”

很多时候,我们买某件东西,并非自己真的很需要它,而仅仅是因为打折促销;

我们选择做某件事,仅仅是因为短期有满足感,并且甘心因此放弃长期利益;

我们做出某个重要决定,并非是因为这个决定正确,而是因为想讨某些人的欢心。

要想为前额叶中建立一个强大的指挥中心,该中心和人工智能一样,只有一个评价标准:让这盘棋的最终获胜概率最大化。



一个人的一生,无非也是一盘棋。

你无需多聪明,也不必多富有,只需像乔布斯们那样:

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扎克伯格每天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现在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吗?只有在获得了肯定的答案后,我才会感到舒服,感觉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没有白费。”


和乔布斯一样,扎克伯格也擅长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在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即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最好或最优的算法。


贪心算法在有最优子结构的问题中尤为有效。最优子结构的意思是局部最优解能决定全局最优解。简单地说,问题能够分解成子问题来解决,子问题的最优解能递推到最终问题的最优解。

所以,你需要一个分解体系,来链接你的理想和现实。


拷问自己:我现在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吗?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刷新的过程。


大局和局部,坚持和变化,长期和眼前,因为世界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大脑算力的局限性,永远是个难解之题,永远是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变化过程。


其实牛人都是善变的,或者说,他们敢于变化。


也许最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变化,而是经过评估,眼前的这件事情已经与未来最重要的事情不相符了。


又或者,发现此前被设定为最重要的那件事也不对了,勇敢断臂,坚决止损。


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能帮助你持续“自我刷新”。


正如比尔·盖茨在微软CEO纳德拉的个人传记《刷新》的“序言”所说,它(刷新)不会将所有东西都清除并重新开始,它实际上会保留一些内容并替换其他内容。



早在认识劳伦之前,乔布斯已经有了一个女儿。

1978年,丽莎出生了,23岁的乔布斯却拒绝承认她是自己的女儿。当时苹果已经上市,在法院的强制下,乔布斯才开始承担部分抚养费。


丽莎9岁时,乔布斯终于承认了丽莎这个女儿,却一直对她尖酸刻薄,以致于女儿10岁时就去看心理医生。

在生命倒数时,这一次不再是一个天才的大脑实验,而是真正的最后时刻,乔布斯终于向丽莎道歉,为自己不陪伴丽莎、忘记她生日、不回信息和电话等等行为道歉,他一遍又一遍地对丽莎说:“我欠你个人情。”


他最终留给了丽莎和其他子女相同数额的遗产。

他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希望我能是个更好的爸爸。”

温哥华有个朋友,去参加孩子升入高中后的家长会,她以为会是类似于我们的高考总动员什么的,结果校长在发言中只强调了一点:


“你们的孩子马上就要长大成人,这几年会是你和他最宝贵的相处时光,好好享受。”

去年(2018年)在香港,遇到一位此前在地产行业有过交往的朋友,他好心地帮我算了一下过去10年我因为移居异国而可能少赚的钱。


“你后悔吗?”他问。

坦率地说,我从未有过一秒的后悔。

因为我没错过孩子长大的岁月。

即使想赚更多钱,也可早可晚。

而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做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