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快思慢想 Thinking,Fast and Slow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著
與終身合作夥伴 Amos Tversky 教授 共同研究
洪蘭 譯

天下文化 2012/10 第一版

前言

  • 康納曼教授 取得 加州大學 柏克萊分校 心理學博士 學位,他的研究與貢獻在於:通過心理學實驗證明人類『經濟決策的過程是理性的』假設不能成立很容易被直覺和偏見引導犯錯,更多時候是情緒造成思考偏差。同時他還建立一套解釋人們在危險和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做出判斷及決定的理論。
☞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  人們對於確定的結果,和不確定的結果,有不同的加權 
☞  過度自信,是來自後見之明hindsight的虛幻確定感
☞ 運氣,在每個成功的個案中,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不能低估運氣在人生的因素)
  • 康納曼對人類自我提升的能力存疑,他也懷疑自己會更上一層樓。套句他自己的話說『找出別人的錯誤,我有長足的進步;找自己的錯誤,我還是當局者迷』。⇨ 透過以理性研究不理性行為的認知科學,自身生活中許多不合理的事情,往往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透過哲學和心理學的分析,我們可以看見尼采的人性黑洞佛洛伊德的行為暗流

  • 是什麼原因,讓人相信上帝的存在;相較於自己對道德的看法,更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是什麼原因,讓人對是非對錯有所堅持

  • 人類為何會有不懂卻以為懂的心理,以及當人做結論時,心中早有偏見。⇨ 為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偏見,尤其是直覺的偏見,先『找到你可能會誤判的跡象,然後放慢腳步,強化腦中系統二的慢想系統』。
大部分的時候,你意識經驗和思想,連你自己根本都不知道是怎麼跑進心裡去的。⇨ 靜坐對鍛鍊思考的重要性 ex:大立光電執行長 林恩平
  • 如果你已經在可預測、快速回饋的環境裡完成一萬小時的訓練,例如西洋棋高手、消防隊員、醫生等,那就訴諸系統一的直覺。假如沒有,請三思而後行。
☞  專業投資人 V.S. 業餘投資人
  • 攝氏0度到10度的溫差,和攝氏20度到30度的溫差,雖然都是10度,但是意義完全不同,必須依附在心裡物理學的感覺量表上,才有意義!
☞  思考:指數由 7000 漲至 8000 和 9000 漲至10000 的市場心理差異
  • 科學家即使接受了嚴格邏輯訓練也常常和一般人一樣,犯了很多不理性的邏輯推論。例如他們也相信小樣本的證據,忘記小樣本的結論是很不穩定的。尤其當一兩個特例剛好符合自己相信的假說時,就不顧一切的擁戴特例,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而不自知。⇨ 這樣的認知錯覺來自經驗法則Heuristics 而把解題應有的演算法則 algorithm。⇨ 這種簡單的『屈指一算』Rule-of-Thumb 直覺思維方式,包括『第一印象、以貌取人、月暈效應』Halo Effect 還有『錨點』是大是小,所引起的高估或是低估的謬誤,重視『想得到的』忽略『想不起來』的錯誤判定更是常見。⟹ to err is human
☞  twisted but true:
     奧地利和德國同文同種,奧地利為何器官捐贈率近100%而德國僅12% (原因竟然是兩國表格設計打勾的方式差異造成)
  • 越不是科學領域的學問,越想要得到科學的頭銜;政治學明明就是講權謀的學問,卻叫做Political Science ,最離譜的是社會科學叫Social Science,社會是人的集合,人是天底下最說不準的動物,哪有一致性可言?

  • 人類是否是一個很好的直覺統計學家 Intuitive Statistician? ⇨ 例如一個四歲小孩雖然不懂文法規則,他仍然能夠完整說出一句話。⇨ 即便是一個統計學家,往往對統計的直覺也不好。

  • 人們往往利用經驗的相似性與簡單的經驗法則Simplifying Heuristic 來做出困難的判斷,對於經驗法則的依賴,造成人們的預測出現了可預測的偏見 (系統化的錯誤) ⇨ 經驗法則判斷很好用,但有時會帶來嚴重的系統性錯誤。
☞  twisted but true:英文字母 KLNRV 比較可能出現在單字的第一個字母還是的三個字母?
☞  twisted but true:是政客和明星比較容易偷情?還是律師和醫生?


第一部:兩個系統


  • 我們往往會對顯而易見的東西看不見,而且,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 
☞ twisted but true:想想 The Invisible Gorilla 實驗
  • 當我們對一項作業熟練時,對能量的需求會越來越少,大腦研究顯示,當我們技術精進時,大腦活化部位比較少。天份也有類似的效果,越聰明的人解決同樣問題時,所花的工夫越少,我們可以從瞳孔大小看出來 ⇨ law of least effort 惰性是人性也是生物天性 ⇨ 當人們心智活動增加時,血液中葡萄糖會因腦部活化而快速消耗,導致身體進入警覺狀態,使心跳加快,瞳孔放大
☞ twisted but true:離吃飯時間遠近,影響假釋委員會的決議 ⇨ 委員會成員會因為肚子餓而採用預設立場 default position 草率結論
  • 散步帶來的中度生理激發,會使心智警覺性更高 ⇨ 對照:投機者的撲克 
☞ 作者一生中最好的思考,都是和Tversky 散步時所想的

  • 一個人要維持連貫的思緒是需要高度紀律的。許多人在工作、讀書時,會不間斷檢查手機,翻冰箱等行為,可以合理推論是身體一種想要逃避自制力的慾望。⇨ 人的行為往往是受到慾望的驅使
☞ twisted but true:四歲小孩吃巧克力蛋糕的實驗 ⇨ 具備較佳自制力的小孩,具備較佳重新配置注意力的能力,往後人生的成就也比較高;他們比較警覺,智力測驗分數也較高,在學術與知識上較為活躍,比較不願意滿足於表面上吸引人的答案,對自己的直覺比較存疑,也比一般人較為理性。一般人或是自制力較差的人,很輕易滿足於現有的答案,不再思考。

☞ 對直覺照單全收的人,比較容易衝動、不耐煩、急於得到立即滿足,也比較容易沈迷或是上癮 ⇨ 系統一是衝動和直覺,系統二是理性和小心

☞ 高智商的人,不見得會對偏見免疫。能不能對偏見免疫是和理性能力 (rationality) 有關

☞ twisted but true:誠實商店實驗:業績和牆上貼的畫(一對眼睛注視、或是自然風景)高度相關
➥ 難怪極權國家,會用大量照片與肖像,促發人民服從,因為『老大哥』無時無刻都在監視你。同時,這樣也會制約人民自發性的想法和獨立行動。

☞ 實驗證實,受金錢促發的人,偏好單獨一個人,不願被打擾,不願依賴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要求

  • 心流(Flow) ⇨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的專注狀態,你會深陷其中,完全忘記時間與其他手邊的事情,這種全神貫注專注的喜悅狀態 (Optimal experience)可以出現在許多職業級專家或大師的身上
☞ 人在認知繁忙時,比較會做出自私的選擇。因為系統二為了要全神貫注,只好鬆開對行為的掌控
☞ 習慣早起的人,晚上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反之亦然。太關心自己在某項作業的表現,有時反而會干擾表現,因為,大腦短期記憶中,塞滿了無意義的焦慮思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