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內容才是競爭基礎】《好奇心日報》不靠付費制、不走電商,成立不到三年就損益平衡!


【內容才是競爭基礎】《好奇心日報》不靠付費制、不走電商,成立不到三年就損益平衡!




「紙媒不能因為做到日薄西山,才轉型做網媒,這種轉型往往不樂觀。」(攝影:葉信菉)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網路媒體《好奇心日報》以商業洞察、生活、年輕中產為主要內容,成為極具特色的媒體之一。上報訪問了好奇心日報的總編輯楊櫻,說明未來的發展動向及對於媒體經營的想法,在叢生的新媒體中,她是以怎樣的準則經營出這麼有特色的媒體?以下是上報的訪問內容。(責任編輯:黃筱雯)
「一個媒體如果做了 3 年還是默默無聞、沒有人討論的話,這生意就不用做下去了。」

開台不到 3 年損益平衡

語調急促的楊櫻直白脫口「做媒體 3 年內一定要打出『聲量』(reputation)」,據她估計,《好奇心日報》(下稱《好奇心》)最快 2017 年第 1 季就能損益平衡,可望開始獲利,從 2014 年 4 月開台至今(app 上線則為 2014 年 10 月)不到 3 年,「比我們預估時程快,過去曾調查 全球主流媒體從『開台』到『營利』平均需要 7 年 ,《第一財經周刊》(下稱《一財》)當時也用了 4 年。」
「你要做一個『當讀者 5 天沒看新聞,第一個就想點開它來看』的媒體, 不要做一個很『附屬性』(accessory)的網站 。」楊櫻認為,所謂「網媒、紙媒能否在同一集團下共存共榮」的問題其實不存在,「當然可以,但不能相反。」

紙媒轉型網媒×  網媒跨足紙媒 o

不能因為你紙媒已經做到日薄西山,才去轉型做網媒,這種轉型往往不樂觀」,「沒見過紙媒來做網站、做 app 非常成功的 ,勉強《紐約時報》做得不錯」,楊櫻透露《好奇心》有跨足紙媒計畫,「會從行銷類小專題開始,類似『號外』那種單頁專題嘗試,但一定以符合《好奇心》媒體 調性 為主。」
在遲遲找不到合理商業模式窘境下, 台灣部分新媒體想透過 會員制 、 用戶訂閱 、 付費閱覽 等方式 創造金流 ,楊櫻不贊同這條路「內容應該以更多人看見為優先」,那麼, 站內知識如何線上變現 ,走電商?
「《好奇心》不做商城,純粹做媒體」,她說去年《好奇心》內部曾討論「從內容到商業模式」這條路,「中國有同業在做,但討論後決定不跟進」。
廣告



「《好奇心日報》標籤調性必須再更強化。」(攝影:葉信菉)

不走電商

「電商這東西看起來容易,好像做 導流 、 跳轉 很容易,但有幾點得考慮,你是為了給自己估值增加一個籌碼才添上這個功能呢?還是你真的想把好東西賣給讀者?」,「如果是後者,電商就要好好做,仔細評估人力、財力投入,投入後有多少東西可賣?但你可以做得比 Amazon阿里巴巴 更好嗎?很難。」
在楊櫻構想裡,《好奇心》若做電商,調性也許鎖定小而美、精品(boutique)走向,但她觀察, 沒有小而美的電商可以活得很好的,「為了獲取更大流量,你勢必要賣更大眾的東西。」
楊櫻認為,中國獨立電商目前做最好的是《網易嚴選》,「但它是站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背景底下崛起,不是因為它小而美、而是因為 賣 CP 值 ,中國做電商只有走這條路才能活得久」回到原點,還是「調性」的問題?「對,不符合《好奇心》調性的東西盡量不碰。」此外,賣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產權)、做粉絲經濟、聚合經濟這些路都不在《好奇心》規劃內。
關於《好奇心》的其他未來,楊櫻也有幾點堅持。

沒有英文化打算、不碰 B2B 內容

首先,不做英文化,「中國市場夠大,且做內容網站英文化,文字不能照翻,調性一樣要符,英文寫作是另一套寫文邏輯」。
再者,繼續只做 B2C(Business to Consumer, 商家對消費者訊息)報導,不做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業界訊息交流)內容,「除非這條業界消息夠大,大到影響一般讀者生活,類似極大型併購案(如 10 月AT&T 併購擁有 HBO 與 CNN 的時代華納 等),《好奇心》即會報導,內容一定要 讓讀者感到關聯 。」
未來,楊櫻想讓《好奇心》擴編人力,開拓更多主題,主力會放在「好奇心研究所」(讀者互動單元)。跟台灣眾多新媒體走上同一條路,《好奇心》也有成立影音中心計畫。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近期主力單元。(好奇心日報截圖)

「做影音要做幾點考量,什麼是文字做不到的?不是為拍而拍,更重要的,什麼是《好奇心》風格的影音?」楊櫻自己很喜歡 CNN 旗下《Great Big Story》網站風格很棒,會是她想學習的目標。

強化品牌標籤調性

她也希望更強化《好奇心》標籤調性。
「為獲取更多用戶量,做媒體必須拿到更大話語權」,「就像上班前,你想去買杯 星巴克 一樣,若讀者想看重要、有趣的內容,就想打開《好奇心》看一下, 希望能讓讀者產生更強的意願(willingness)、黏著度 ,讓《好奇心》成為一個具相當公信力的 品牌 ,一種『《好奇心》都說了,那一定是這樣,相信它』的聲量。」她認為,《好奇心》目前只算做到小而美的媒體品牌,公信力仍不夠大。

「內容」才是競爭基礎

被問及假想敵,楊櫻回應「沒有」,一開始以為猖狂,但她解釋「所謂媒體競爭對手,要從『人群』、『時間』兩點切入,時間是不可逆的,既然花了 5 分鐘打電動,就無法用這 5 分鐘看電視」,「嚴格來說,《好奇心》競爭對手是為數眾多的 微信公眾號,得讓讀者感受到,我看那些微信公眾號內容,不如拿來看《好奇心》。」
「這些 TA(Target Audience, 目標群眾)的時間都是我想要的,但現在可能都還在 微信 手裡,這就是我的競爭對手。」楊櫻直指, 我要搶的是讀者付出的時間,不是瞄準哪個媒體 。」

B輪融資與上市計畫

創業初期,《好奇心》共同創辦人伊險峰曾找「小米科技」創辦人 雷軍 投資,但雷軍改投資同樣由《一財》同事創辦的新媒體《界面新聞》,一度傳出《好奇心》尋找資金困難,目前狀況如何?
「2014 年開台未久,曾完成個人投資人與『摯信資本』天使輪融資 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 千 3 百萬),2015 年年中,完成 A 輪融資 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 億元),最近會有另一波合作」,楊櫻對此低調表示「對象無法透露,但資金與 A 輪相近。」面對記者詢問是否有 上市 計畫?楊櫻明白回應,「有,但目前不是最佳時機。」



「《好奇心日報》不走電商、不碰 B2B 內容、沒有英文化打算,但有上市計畫。」(攝影:葉信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