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747不好賣了,波音做起了出租飛機的生意



大飞机不好卖了,波音做起了出租飞机的生意

摘錄自2017/3/31 好奇心日報


大飞机不好卖了,波音做起了出租飞机的生意
巨无霸飞机真不好卖。
2015 年波音只卖出 2 架 747,项目亏损达 8.85 亿美元。原本每月 1.3 架的生产计划也被降低为两月 1 架。
波音当时没有把话说死。如果 747 销量提升、减少亏损,波音计划 2019 年把产能恢复到每月一架。结果波音还是太乐观了。
它去年卖出 17 架 747,主要靠 UPS 10 月份订购的 14 架 747-8F 货机。但还有 9 架 747-8 造出来却没卖掉,它们单机造价 3.8 亿美元,这直接导致 747 项目去年亏损扩大到 12.58 亿美元。波音因此取消 2019 年恢复 747 产能的计划。
对于飞机制造商波音来说,飞机造出来却卖不掉,本质上成了一笔负债 —— 停在机库里的飞机换不回前期巨额研发、生产、销售成本。
波音的对策是通过子公司波音资本买下 747,然后租给货运公司。目前它试着用此方法把飞机租给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货运企业。同时,航空货运市场也大概是波音延续 747 生命周期最后的办法了。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全球航空运输业规模今年 1 月份同比增长 6.9%,远高于过去五年来 3%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所以波音还是想着要把这些 747 推销出去。
同时,飞机租赁生意也是民航业非常普及、挣钱的生意。波音资本去年毛利率接近 20%、民航客机制造业务毛利率只有 5%。
AviaAM 租赁公司也认为,飞机属于资本密集型投资,金融机构可以靠提供信贷支持产生长期稳定的高额回报,一般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 10%-15%。因此资本市场在飞机融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有三分之一的飞机交易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
一位前波音员工对《好奇心日报》表示,现在航空公司主流希望去做轻资产运营,它们不喜欢将大量现金用在买飞机上,航司占比最多的成本是航油,那是现金交易。
所以本质上是航空公司的需求推动飞机融资租赁生意发展。中国南方航空机队规模亚洲第一、拥有 702 架飞机,其中租赁飞机数为 444 架,占比超过六成。
此前包括波音、西科斯基飞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内美国飞机制造企业订单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进出口银行为航空公司提供资金担保,它们可以把飞机、发动机租给客户使用,赚取租金和利息。仅在 2013 年该银行便多次为波音客机交易提供担保,交易总额约 80 亿美金,这大概相当于波音当年客机总收入的 15%。
但随着美国进出口银行特许经营权去年六月到期、停止经营,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要换种方式做租赁,“考虑到美国进出口银行有可能最终关门,为了稳住客户,飞机制造商可能已经开始寻找替代性的交易架构了。”AviaAM 租赁公司副总裁 Domas Girtavicius 说。
波音现在融资租赁生意基本都要通过自己子公司进行。不过此前波音也一直在做租赁生意。截至去年,波音已经为 747 提供超过 12 亿美元融资担保,几乎占全部融资担保金额一半。
租赁市场也吸引比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进入,它们都设有航空租赁子公司。以中银航空为例,它 2016 年税后净利达 4.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最近几笔交易包括购买两架 747-8 货机、向芬兰航空交付 A321 飞机、向祥鹏航空交付 7 架 737 等。
题图/zap16

順豐快遞員給我們的啟示



可能是时候改变对蓝领的刻板印象了,顺丰快递员正在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摘錄自2017/3/31 好奇心日報

5 年前,郭子浩刚从北京谋了一份新差事。
过年回内蒙古老家参加每年的同学会,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场景:老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问着同学会上的惯有问题,你现在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公司。他的学土木工程的同学大都在一些建筑公司里做事。
轮到郭子浩,他迟疑了一下,“我送快递的”。 “当时感觉特别没面子,特别不好意思。”
5 年过去了,郭子浩还在顺丰送快递。但现在过年聚会,他自在了许多。
2016 年 5 月,29 岁的他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在进顺丰的第二年,他在内蒙古老家买了房。如今每月还完房贷虽然结余不多,但他心里踏实了很多,那份丢人的感觉再也没有了。“现在工资也可以,心里也平衡了。”他说。“大家都一样的,只是我们工作不一样,我比较苦,比较累。” 
他并不羡慕那些做老本行的同学。最近几年年底工程结束了,他经常看着他们追着业主拿钱,时常拿不到工资,“也不怎么景气,都是一样的。” 他又强调了一次。
而郭子浩每个月做快递员都能按时拿到相对稳定的收入,包含基本工资加上提成。旺季例如“双 11”或者是过年前后最多能有一万五,淡旺季之间有三到四千的浮动,平均下来每月也有 1 万左右。
在一线城市工作两三年的顺丰快递员,基本都能达到这一收入水平。

收入已经赶上来了

让郭子浩“不自在”的是因为快递员是蓝领。
郭子浩 2011 年毕业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虽然三本之外,但终究是有了一个大专学历,对于一个读了大学的年轻人来说,坐办公室成为白领一员,似乎天经地义。
中国在 1999 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每年大量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也让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图片:NYT
据调研机构麦可思的数据,2015 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 3694 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时期社会平均工资达到 62029,折算成每月也有 5169 元。白领的含金量在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蓝领阶层的收入在不断上升。
根据赶集网与北大联合发布的《2015 年新蓝领薪酬报告》,这一阶层在中国的人口达到 2.7 亿人,他们的平均月薪为 3163 元,比 2014 年增长 4.3%,其中上海蓝领薪酬最高达到 4276 元。
而同期 2015 年白领的收入水平是 6070 元,同样拿上海比较,万宝盛华的数据显示非技术类岗位的应届毕业生薪酬在 4000~4500 元。蓝领和白领的收入不再是天差地别。
而像顺丰这样的公司可能走得更快一些。这家成立于 1993 年的公司一直是中国快递业的翘楚,它披露的年销售额为 574.83 亿元,利润 36.93 亿元,人均创造利润 2.97 万。
这个公司核心员工,占 69% 的都是快递员,1 万元上下甚至更高的收入与他们创造的价值息息相关。
收入时常是一个人积累自信和安稳感的直接因素,所以像郭子浩一样的新的蓝领阶层越来越少“低人一等”的感觉。
“蓝领”一词最初来源于美国,《国家的作用》作者罗伯特·赖克将劳动者分为三类:从事工厂产品生产的技术工人,从事种类繁多的服务业劳动者,以及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劳动者。第一类人群通常穿蓝色工作制服,所以被称为“蓝领”(Blue Collar),而第三类人群平日里通常穿深色西服、白衬衫,打领带,所以是“白领”(White Collar)。
在西方经济学里,蓝领一直以来的特征是工资低、福利少、无学习培训或者是提升机会,永远从事简单劳动。
但对于像顺丰这样的依赖蓝领员工稳定产出的公司来说,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图片:iphoneimg
程柏和郭子浩一样也是顺丰的老员工,这是他在顺丰的第四个年头。前段时间他刚收了一个 3888 元的红包,这是顺丰今年 2 月 23 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给员工的奖励。程柏最近朋友圈的第一张照片就是红包的截屏。提起上市的事,程柏抢着说“全世界都在关注,问我你们有什么福利,” 他说,“红包是按工龄发的,快递员里我的红包算很高的。” 
蓝领行业普遍的流动率极大,像程柏和郭子浩这样在同一家快递公司工作 3 年甚至 5 年以上的老员工并不多,但在顺丰工龄颇长的老员工是常见的事。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公司培养起的优越感让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安稳,在一些细节上就能看出来:“顺丰时效有保证,我们有自己的飞机啊,” 快递员高翔说。他们愿意在这里付出更长时间,而这是传统的蓝领工作少有的状态。
万宝盛华灵活用工总监颜莉萍甚至不知道是否还应该称呼快递员为传统的蓝领工人,她认为如今快递员的地位远远提高了。
而他们也只代表了伴随互联网出现的改变之一,而在更广泛的服务业领域,蓝领工人也随着技术和经济进步不断进化着,例如计算机或者新型电子化办公设备的售后服务人员,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甚至是工厂里尖端科技的技术人员。
当下被讨论最多的共享经济也进一步消弭了蓝领和白领之间的鸿沟。这一新模式没有合同签约制,高度灵活且时常收入颇丰,也因此吸引着各类背景的人加入其中。在这一开放环境下,白领和蓝领第一次“撞衫”了,他们从事着同样的工作,面对着同样的奖金体系。
这类工作挑战着人们对职业与阶层的固有观念,而无论是滴滴司机还是在路边帮共享单车打气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都被武装的更富有时代气息了。” 颜莉萍说。

大公司,正规,谈起生意来和西装革履的没什么两样

同一行业里总有各种关于竞争的说法,快递业也不例外。外人喜欢调侃地把这一行业分为顺丰和非顺丰,顺丰内部也有自己的比喻,“三通一达就属于是自己家开的小卖部,顺丰就是 711、全家这种(便利店)。”高翔说。
这一比喻实际上是指顺丰的经营模式和三通一达快递公司的不同。三通一达的加盟店管理相对松散,但顺丰在全国采用直营模式,所有人员和事务由顺丰总部统一管理。
而这一模式的不同在大专毕业的高翔看来很简单,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正规。兼具着热门行业与大公司的正规体系,顺丰吸引的不仅是传统蓝领行业里的人,也包括了更多如高翔一样从大专院校毕业,素质更高的学生。
在我们采访的顺丰快递员中,中学水平的仅有 1 个,而其余都是大专院校,以专科为主。这并不是巧合,根据《2013 都市“新蓝领”生存报告》,新蓝领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 13.36%, 大专学历者达到 30.46%。
高翔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2011 年毕业前夕,从在网上投简历,到顺丰的广州人事部面试,入职体检……这一系列的程序和他此前面试的大公司没什么区别。入职前,高翔和广东省的几百个新入职的同事还在华南培训基地进行了 7 天军训。早上几百号人穿着迷彩服进行体能训练,下午在教室里接受业务培训。
入职前期培训只是第一步,而“正规感”也渗透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止每周,隔三差五都要在点部开会,”高翔说。广东省每个区有几十个大的分部,分部下面有小的点部。这些点部并不是你想象中零乱的收派件中心,而是兼具会议室、餐厅、休息室和仓库。你时常会看到点部经理和几十个快递员同坐在一张桌子上进行新的业务培训。
这些体验都让高翔对自己这份新工作很是满意,“觉得公司很正规,有大公司的规模、气魄和做法”, 高翔认为这是毕业后一条不错的选择。
快递员在顺丰被称为一线工作人员,因为最靠近客户。有趣的是,大部分一线快递员们并不想进入二线或者三线,例如点部或者运营主管等管理岗位。在高翔看来,这事没什么好说的,“你在一线挣钱了就出去做自己的小生意,做成功了就不回来了。不成功再回来做一线。” 
二三线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图片:顺丰
快递员们并不羡慕公司里坐办公室的那些人,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只有一线快递员才能赚钱,多劳多得。” 点部主管时常还没有老员工的工资高,因为主管们看绩效,并没有提成。
即使是在重庆顺丰做了 10 年快递员的黎怀名也丝毫不为管理岗位动心,“其实这个行业有很多升职机会,但是我都没有选择。很简单,因为晋升后比做快递员压力更大,收入更低。” 
程柏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他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也颇为满意,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才是这幢写字楼的老住户。他负责北京这间写字楼的快件收发三年多了,写字楼里很多公司的前台都换了几波人了,三年里顺丰快递员就他一个人。
如今他看每个人都是熟脸庞。
程柏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早上一进电梯,每进来一个人,程柏就把他们的楼层全部按好,“我都知道他们去哪儿,电梯里见到的每个人都认识我,” 说起这些话时,程柏有些得意。
在这间写字楼里,程柏每天都会碰到其他快递公司的人,有时候他就像公司的 HR 一样,经常得回答不同“求职者”的问题,“所有快递都来问我们要不要人,就连 EMS 也来问我,” 程柏说,“ 他们想换就是因为挣得少,大家都很直接的。” 
郭子浩是另一间写字楼的 “HR”。在他所在的区域,他已经介绍了 1 个圆通和 1 个韵达的快递员到顺丰工作。
从长远来看,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当一个行业里出现佼佼者,只会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一领域或者这一公司。而当这一队伍壮大后,只会使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蓝领岗位变得多样化的同时,对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再是重复简单的工作。即使在同一公司,考核要求也在逐年提高。4 年前进入青岛顺丰做快递员的柳旭感觉特别明显,“现在比以前压力大多了,公司指标更多了。前几年抓质量,现在抓业务、抓收入、抓利润了。” 
似乎这三个连续排比短句还不能表达他的情绪,他接着说,“从 2014 年开始就很严了,要是你的区域收件量增长率维持不动,那你就是有问题,” 他说,“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累。” 
其实单是完成每天按时收派件的工作量也不小,但顺丰现在更强调如区域收件量增幅这样的业务指标,要求快递员不断开发新客户,可以月结的企业大客户。现在柳旭每月都有收入目标值和增值项目目标值,例如保险或者是保价项目等。
对业务的重视在快递员的提成上就能看出来,收件大概有 2~3 元提成,派件在 1 元左右。每收一个件等于是新开发了客户,所以奖励自然多。快递员们都心知肚明,“赚的多不多,要看你客户开发得如何”。
这也是柳旭最焦心的部分,现在他得逼着相对腼腆的自己会面新客户,根据客户需求谈下来一定时效和折扣保证,通过建立这样的月结合同来培养自己的稳定客户。
他面对着类似很多白领甚至更高级别的管理层需要每日操心的事情,而从实质上看,如柳旭一样的快递员和那些穿着西装革履谈生意的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柳旭穿的是顺丰工装。

图片:house
和大多数行业一样,在快递行业里,熬得越久,越容易“出头”。
快递员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晋升途径,从住宅区晋升到写字楼。你待得时间越长,写字楼的人就可能离职,或者是犯错被辞退,这时候你就可能被顶上去。程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到写字楼的,“有人犯错走了”。
写字楼的优势显而易见。程柏负责住宅区时经常得搬着大箱子爬楼梯,没人接电话还得做重复劳动,小区里的快件量也有限。 而写字楼有电梯,一天能收 80~90 件快递,收件和派件上楼一趟能全部解决。
不过,他也有着和柳旭一样的业务开发压力,写字楼里一有新的公司入驻,他都要赶在第一时间主动去谈合同。
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及时学会新的设备操作与业务知识。负责上传快递信息的巴枪和蓝牙连接的打印机就是顺丰快递员的基本装备。高翔 2012 年刚进入公司时用过最早的第二代巴枪,现在程柏用的已经是第六代。最新的巴枪设备几乎和手机一样,可以上传信息,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说起这些时,高翔很骄傲,“肯定的,我们是紧跟着国际巨头换装备的。” 
当顺丰一旦开通国际新区域,例如俄罗斯、美国或者日本等,柳旭和程柏也会及时收到培训材料,学习如何处理新区域的业务,点部经理还会经常抽查业务知识。

图片:Reuters
对蓝领阶层能力要求的增高在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看来,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他在《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一书中提到,未来的蓝领不只是重复简单的体力劳动,随着技术和工业设备的改进,他们需要更熟练地操作机器、管理技术,比如自动化操作车间工人或者是高技能维修工人。
这些人和快递员类似,两者都需要通过培训和训练来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或者是开发新客户,让自己“换代升级”。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改变,让蓝领开始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你们可以更理直气壮点的

2016 年 4 月 17 日,顺丰北京一名快递员被正在倒车的轿车所撞,司机下车给了快递员几个耳光,并脏话相向。这个社会新闻当天成为网络热点,同时也激怒了顺丰的创始人王卫,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表示,“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视频截图
一个阶层的地位提升是跟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有关的。
在中国,蓝领的普遍地位仍然偏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提到中产阶级,人们就会想到白领,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产阶级与白领并没有什么相关性。
实际上,发达国家最初的中产阶级大多是蓝领工人,例如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只有 1.26 亿人口的日本却有一亿的中产阶级人口。这是因为战后日本大力发展制造业,改善了蓝领工人的工作和生存条件,一大帮蓝领率先成了中产阶级。
而直到现在,蓝领也是发达国家里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着和白领同等的社会地位。而在中国,这一转变才刚刚开始,厉以宁认为蓝领在西方能成为中产阶级,而在中国大多作为社会底层存在,很大原因是因为“西方国家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转为金融、服务业或是高精尖制造业等),而中国还在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 
高翔的家人最初并不支持他送快递,“他们觉得送快递能挣多少钱啊,又累。” 后来每次回家,他都晒得比前一次更黑,直到高翔收入稳定了,家里人才改变了对快递业的固有看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提前完成了很多白领还未能实现的事。在来顺丰的第二年年底他就存了 10 万块。他给老家在河南的父母买了一套 120 平米的新房,30 多万他出了大部分,“算是完成了我毕业后最大的心愿,”他说。
改变对快递员或者整个蓝领阶层固有看法,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去年 4 月的那次快递员风波最后以打人者行政拘留结束。王卫觉得维护了公司快递员的权益和自尊。2017 年 2 月,这位快递员与王卫一起参与了敲钟仪式。
这当然是提升荣誉感和认可度的好办法,但最终完成整个社会认同的可能还是要仰赖于整体劳动力素质提升——大学扩招的长期利益也在于此:它结束了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中国的学生们还没有适应大众教育这个概念,当他们进入大学时,他们就习惯将自己看成精英群体的一部分。”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劳工问题专家玛丽·加拉格尔曾经这样评价。

图片:Getty
中国现在的大学生人数是 1989 年的 11 倍
1999 年中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过去中国大学 1 年招生 100 万,目前每年的大学院校毕业生为 800 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 
你从高校数量上也能看出来,过去 10 年间,中国高等院校数量增加了一倍,达到 2409 所
这也让中国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国际上“适龄青年入大学率”指 18-22 岁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例,通常低于 15% 为精英教育,超过 20% 为大众教育。而中国的比例已经从 1998 年的 9.8% 上升到 2015 年的 40%
过去提到蓝领时人们立马联想到低学历,大多是高中以下学历。而现在,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快递行业看起来不再那么格格不入。
这也让蓝领和白领的差异显得更微妙。

未来,更多大专院校学生毕业后会涌入大城市,而他们更有可能进入蓝领行业,因为白领岗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经济创造的主要还是蓝领岗位,中国 47% 的经济产出都来自于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建筑业(是这些行业在美国所占比重的两倍),而服务业也才刚起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1 岁至 40 岁的新蓝领占整体蓝领阶层的 53%。随着未来更多 20 岁出头的大专院校学生从学校毕业,这一比例可能还会增加。
而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当一个社会阶层里没有极其富裕和极其贫穷的阶层,中间阶层占多数时,每一个人都享有上升的机会。而像郭子浩一样的新蓝领阶层会是推动这一改变的重要力量之一。
当然,对于这个新蓝领阶层的认可,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郭子浩去年买了新车后,他早上开车去点部报道,总会小心翼翼找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停车,“不敢明目张胆开到公司去,让人看见也不好。” 
你们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的。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快递员名字均为化名)
记者兰莲超与伍逸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图:冯秀霞
题图:nytwordpress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向巴菲特學管理&投資 書摘



財信出版社


  • 你必須先要有適當的心理素質,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
  • 投資/投機 的界線從來就不明顯。當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最近都獲利豐厚時,這個界線會更模糊。
  • 人類身為一個理性動物實在是太方便了,只要是你想做的,隨時可以想個理由來解釋。自欺是最容易不過的事,因為人總是希望心想事成。因此,自欺傾向是人性的一部份。

  • 投資,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民調。
  • 巴菲特強調:完整追蹤記錄的重要性。追蹤個人,或是公司的長期績效。
  • 巴菲特堅持每天都要有時間只是坐著想事情;閱讀並思考,多閱讀多思考少做事情,因為我喜歡這種生活。
  • 只要一年有一個好點子,就很滿意了。絕佳的投資機會寥寥可數,當你發現這種股票,要大量買進並且長期持有。
  • 集中投資的策略,能夠讓投資人在買進企業前,更周密考量這家企業,並因此對它的經濟特性更放心, 反而能夠降低風險。
  • 寧可約略正確,勝過精確錯誤。事實上,使用精確的數字很愚蠢,使用一個可能的範圍是比較好的辦法。
  • 真正的投資人,歡迎波動性。
  • 當你發現自己犯了錯,或是發現更佳的投資標的,就要售股。
  • 如果從外部都發現明顯的問題,內部一定更多,畢竟,廚房不會只有一隻蟑螂。
鴕鳥心態解析
  • 人常常犯錯的原因,在於不以有系統的方式,來思考自己的決策。
  • 知道,同時又不知道⇨這是人類最常替自己安排的狀態之一 ⇨鴕鳥心態:這種狀態相當令人費解,人能夠否認現實,這是令人驚嘆費解的現象,往往無法解釋,源自我們錯綜複雜的感情,語言,道德與心智生活。Ex:心理名醫 佛洛伊德因抽雪茄罹患口腔癌症仍執意持續抽雪茄,最後在他人協助之下結束自己的生命。
  • Knowing-and-not-knowing 知又不知;一種理性上理解,但不會產生適當行為的狀態
  • 人類會不自覺的扭曲事實來遷就理論,而不是修改理論去符合現實狀態。
  • 這可以是一種個人行為,但更常見的是一種集體行為。
  • 鴕鳥心態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騙人。這理論認為,相信自己的謊言可以令我們成為更可信的騙子,而高明的騙子,更有機會存活下去。因此,物競天擇,支持這種自欺行為,這理論很有趣,但不容易證實。
  • 以樂觀精神代替冷靜務實的態度,有時能夠令人更快樂。對於鐵定將死的人來說,枉然的希望,總比徹底絕望要好。
  • 富有想像力的人,假如心裡有團火在燒,哪怕是隻字片語與機緣巧合,在他眼中都能成為無可否認的證據。
  • Andy Groove 說過;組織當中需要一位Cassandra ⇨ 她是希臘神話當中的女先知,預言了特洛伊城的淪陷。這種人能夠快速辨明即將發生的變遷,及早發出警告。
  • 組織當中的Cassandra 通常都是中階經理人,通常比高階經理人更了解即將發生的變化,因為他們經常身處在『戶外』直接感受到真實世界中的風向。
  • 現代的Cassandra 如果發現自己無法暢所欲言,他們會選擇直接離開公司。

偉大的企業家都嗜血?

  • 殘酷地掠奪與鬥爭,才是真正成功的本質。
  • 偉大企業家都有遠見?並非每件事一開始便有完整的計畫,大多是邊做邊修正 ⇨ 先開槍,再瞄準!
  • 偉大企業家大膽又勇於冒險?⟶ 備受讚譽的企業家,在風險控管上往往採取最保險,最低風險的決策。
  • 偉大企業家都敢於創新?⟶ 『創新』之於成功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創造新產品的過程不但漫長,而且耗費大量現金。其實,更多企業家都是從『掠奪既有市場』開始,發現市場上既有產品的弱點,然後再稍加改良。往往,當在真正大賺一筆後,才有資金與時間開始研發與創新。
  • 古代猶太人發明了交易信 (letter of exchange) ,因此,商業與財富得以巧妙地避開暴力而傳至世界各地。最富有的商人,只擁有無形的資產,可以被送往任何地點,卻不會留下蹤跡。
  • 所有的獲利機會,最先提供給佔據居中間位置的那個人 (先行者優勢,資訊不對稱,市場無效率),個人唯有身處以下狀況,就是除了他以外並無其他交流管道的人,才能有機會做成生意。
  • 要成為企業家(投機家) 必須隨時注意獲利的機會。唯有失衡(危機/波動性 投資人是歡迎波動性的)的環境與狀態,才會有企業家的存在。
  • 資本原始累積(primitive accumulation),來自獨佔資訊的運用,以及對於秘密(不對稱資訊)的掌控。
  • 14世紀的義大利商人,就已經懂得想盡辦法取得第一手資訊的重要,唯有盡可能掌握事件的始末,你才能預知他人的下一步行為,然後從中獲利。
  • 當市場均衡時,企業家即使不會賺錢,也不會虧本。Ex:富邦金的每年固定收益報酬率大於損益平衡點 
  • 思考IKEA的企業發展史 twisted but true! 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  德國貴族移民至瑞典的後代,其家族在瑞典擁有近500公頃的森林,早期郵購家具生意失敗,郵購市場競爭低價位無法提供高品質家具,後來因為與瑞典當地家具業為敵(當地家具業有既定遊戲規則壟斷市場),無法進貨,只好迫於選擇自海外進口與共黨波蘭政權維持長年期低成本的家具供應鏈,一連串的陰錯陽差造就今日IKEA帝國。

安靜、低調的人與一般人不同的潛力

摘錄自 2017/3 今周刊

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反而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內傾型的人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有10點不同,摘要如下
1.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
2. 需要閒聊喇賽時會覺得壓力很大,可以深入談論某個主題時反而活力充沛
3. 在舞台之上會表現很好,下台之後要跟人互動這一趴就不太行了
4. 容易閃神但很少覺得無聊
5. 比較傾向選擇有開創性、需要注重細節而且能獨立作業的工作
6. 參加人多的活動時,通常會站在離出口很近的地方
7. 先想清楚才願意開口
8. 不像外傾型的人一樣那麼容易被所在環境的氣氛影響
9. 生理上(!?)就受不了「講電話」這件事
10.在覺得受夠了外界刺激(e.g.跟人互動)的時候會直接「關機」

詳讀下面這篇文章,相當有助於了解內傾型的朋友們哦。

內傾型的人和外傾型的人在表面上看似相同,但如果你看一下他們對日常生活事件作出反應的方式,差異就開始顯現。
例如上個月,《我們的科學》作者梅麗莎.達爾報告了心理學家布賴恩.利特爾關於人格特質科學最新著作《我、我自己和我們:人格特質的科學和幸福感的藝術》之發現,表明了內傾型的人最好在大會議或重要事件之前避免飲用咖啡因。

小小援引漢斯.艾森克和西北大學的威廉.雷維爾對於外傾性理論的研究,其中提到,當提及對既定的環境之警覺性和反應,內傾型的人和外傾型的人自然就有不同。當事物或場景過度刺激內傾型的人(這並不需要太多)之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會導致他或她感到不知所措且筋疲力盡,卻不是興奮和有參與感。

在2012年的TED演講中《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作者蘇珊.坎恩在她對於內向的定義重申這一點,並解釋說,該特徵「和害羞是不同的。
第 2/5 頁
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反而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害羞是害怕社會判斷,」坎恩說。 「內向更多指的是你如何應對刺激,包括社會的刺激。外向的人的確渴望大量刺激,但內傾型的人覺得在較安靜、較低調的環境中覺得自己最有活著、動起來的感覺,也是他們最有能力的時候。

不用說,我們現今大多數的社會結構都是迎合前者- 從開放的辦公空間、喧鬧的酒吧、到我們教育系統的結構 - 儘管事實上任何地方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屬於內傾性格。

雖然一個人的性格內傾或外傾是落在一個光譜的區間 - 沒有完全的內向、或是完全的外向,根據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說法--當處在一個過度刺激的環境中時,內傾型的人最容易看出來和感覺最脆弱。

下面列出內傾型的人與世界互動的方式跟外傾型的人有十點不同。

1.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
「我們過了20世紀,且進入了一個新的文化,歷史學家稱之為『性格特質的文化』,」坎恩在她的TED演講中提到。 「我們已經從一個農業經濟發展到大企業的世界,突然間人們從小鎮搬到城市中,而且不是和自己認識了大輩子的人一起工作,現在他們反而必須在一群陌生人中證明自己。」

由此產生的人群,往往是大聲、嘈雜和擁擠的,容易過度刺激內傾型的人,而且消耗他們的體能。他們最終會感覺更加孤離,而不是被周圍環境支持,且寧願待在只要不是人多的任何地方。

2. 需要閒聊喇賽時會覺得壓力很大,可以深入談論某個主題時反而活力充沛

雖然大多數外傾型的人是透過這種互動充電,然而內傾型的人往往覺得被干擾、無聊或是筋疲力盡。
第 3/5 頁
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反而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在很長的對話中,內傾型的人擔任安靜聆聽者的角色,一旦對話結束後花點時間自己獨處這並非不尋常。如同索菲亞.丹伯寧在她的著作《內向者之道:在嘈雜的世界過平靜的生活》中解釋說,它最終歸結到一個人如何接收(或不接收)他或她周圍的能量。相反的,內傾型的人更喜歡深入一些的對話,常常是有關於哲學思想。

3. 在舞台之上會表現很好,下台之後要跟人互動這一趴就不太行了
「至少有一半靠說話為生的人本質是內傾的,」根據詹妮弗.B.坎維勒博士、一個經過認證的演說專家、執行教練和《安靜的影響:內向者發揮作用的指南》作者的說法。他們只是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充份地準備。事實上,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證明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4. 容易閃神但很少覺得無聊

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破壞內傾型的人之注意力範圍,只要把他們放在會感到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即可。由於對其周圍環境的敏感度增加,內傾型的人在廣大人群、開放的辦公空間中會感覺心煩意亂且有時不堪重負。
然而,當他們處在和平與寧靜中,往往要投入一個喜愛的嗜好或鑽研一本新書幾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有時間去照顧內在的自我讓他們可以重新充電,同時享受他們已經在享受的活動。

5. 比較傾向選擇有開創性、需要注重細節而且能獨立作業的工作

 
內傾型的人天生喜歡花時間獨處或是待在一個小團體中,在一段時間深入鑽研一個任務,且當涉及到要做決定和解決問題時會慢慢來。
第 4/5 頁
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反而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因此,他們在能允許他們去做所有這些事情的環境中會表現得更好。某些行業 - 包括作家、在這領域的自然科學家和幕後技術人員 - 可以提供內傾型的人所渴望的智力刺激,以及沒有他們不喜歡的、會令人分心的環境。

6. 參加人多的活動時,通常會站在離出口很近的地方

內傾型的人不僅在擁擠的地方會感到不舒服,也會盡可能讓自己靠近邊邊去排解這種不適。根據丹伯寧,不管是靠近出口、在音樂廳後面、或是飛機走道,他們避免被包圍。

「我們可能會坐在只要準備好時就隨時可以溜走的地方 --容易地,」丹伯寧如此告訴哈芬登郵報。

7. 先想清楚才願意開口
                                  

內傾型的這種習慣往往是為他們贏得好聽眾的名聲。這對他們來說是第二天性,在開口講話時花點時間,先反思內在,而不是把心中所思的直接講出來(這在外傾型中較常見)。他們因為這種行為看似更安靜和害羞,但它只是意味著,當他們真的說出話來時,他們所分享的內容具有更多的思考 - 而且有時候更有力量 - 在這些話的背後。

8. 不像外傾型的人一樣那麼容易被所在環境的氣氛影

一份發表在2013年《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的研究發現,外傾型的人和內傾型的人透過大腦的「獎勵」中心處理經驗是完全不同的。當外傾型的人常常因他們周圍的環境而感覺到一種多巴胺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受時,內傾型的人往往沒有經歷這樣的轉變。事實上,天生內傾的人不像外傾型的人對來自外部因素的獎賞反應這麼強烈。
第 5/5 頁
有些最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內傾型的人。待在台上、遠離一大群的觀眾,反而比下台後要跟人互動更為容易。

9. 生理上(!?)就受不了「煲電話粥」這件事

特別內傾的人會過濾他們的電話 - 甚至是他們的朋友打來的 - 有幾個原因。突然響的鈴聲迫使他們放棄專注於眼前的項目或想法,並將其重新分配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上。此外,大多數手機通話需要一定程度的閒聊,而這是內傾型的人想避免的。相反的,內傾型的人可以讓來電轉到語音信箱,使他們在有適當的精力和注意力談話時才回電。

10.在覺得受夠了外界刺激(e.g.跟人互動)的時候會直接「關機」


「能獨立完成的事項,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他們呼吸的空氣。」 - 蘇珊.坎恩

當提到刺激時,每個內傾型的人都有他的極限。 哈芬登郵報的部落客凱特.芭爾蘿塔解釋得很好,她寫說:「想像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杯可用的能量,對於內傾型的人來說,大多時候的社交需要從杯子裡拿出一些能量來,而不是像對外傾型的人來說是將它填滿。我們大多數的人喜歡這樣。我們很樂意給,並且喜歡看到你。但是當杯子是空的時,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填補。」
《天賦原動力測驗》的「鋼鐵」能量68%的我,10項全中,《財富原動力》類型中屬積蓄者/地主/技師們不知你中幾項呢?

本文為作者翻譯文章,原文出處: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07/physical-behavior-of-introverts_n_6069438.html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星巴克為什麼用30年就超越了麥當勞


最大连锁餐饮公司即将让位,星巴克为什么用了 30 多年就超越麦当劳?

2017/3/25 節錄自好奇心日報

从经营模式、开店策略、消费趋势把握等方面,星巴克比起麦当劳,都有所“进化”。
1940 年,迪克·麦当劳和马克·麦当劳兄弟在美国加州开出了一个卖汉堡的餐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1955 年,雷·克罗克引入特许加盟制,开始经营麦当劳公司,距今 62 年,麦当劳全球门店数量达到 36889 家。
1971 年,三位咖啡爱好者在西雅图市中心开出了一个仅出售优质咖啡豆的店铺,取名星巴克。1987 年,曾在这里工作过的霍华德·舒尔茨筹资买断了公司的所有股份,并按照连锁意式咖啡店思路改造星巴克,距今 30 年,星巴克全球门店总数达到 25734 家。
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 Mark Kalinowski 年初预测:星巴克凭借已经持续数年的扩张思路,不仅能顺利完成 2021 年开出 3.7 万家门店的目标,之后突破 4 万家,甚至在远期达到 5 万家店都有可能——在商业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零售品牌达到过这样的规模,目前最接近 4 万家门店的只有麦当劳。
也就是说,星巴克将会超越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餐饮公司。如果都按照现在我们认知意义上的星巴克、麦当劳来算,这个时间不到 40 年。
麦当劳当然也不想停止扩张,但在过去几年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拯救业绩的努力中,麦当劳做的更多的是调整。
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星巴克则进入了黄金时代,过去十年里,全球门店总数增长超过 10000 家,每周服务超过 8500 万消费者;仅在中国,2016 年就开出超过 300 家门店,几乎是一天一家新店的节奏。

股市表现也是一样,只要公司能守住全球同店销售额每年增长 5% 的“红线”,超越目前有千亿美元市值的麦当劳,就是时间问题。从其股票的增长曲线来看,星巴克的冲劲能与当年的可口可乐相提并论,上市至今股票价格已经翻了近 170 倍。
从未来增长势头来看,星巴克远好过麦当劳。
而从很多方面来看,星巴克和麦当劳都很相似:将尽可能多的环节标准化,提供稳定且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改造供应链和生产环节,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麦当劳卖的不是汉堡,而是连锁服务体系,星巴克同样卖的不是咖啡,而是“第三空间”理念。
美国 Temple 大学历史系教授 Bryant Simon 2009 年撰写的《 Everthing but the coffee》中,他提到 1990 年代星巴克在美国的品牌意义还是一个轻度奢侈品,但到了 2008 年,他援引一份调研报告说,“许多人对于星巴克的认知和麦当劳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就在昨天,星巴克在年度股东会上宣布要认真做午餐,计划 5 年内让食品销售额翻倍。嗯,听上去是不是更像麦当劳了?
而麦当劳其实也在去年底就打算重新打造麦咖啡品牌,升级咖啡机、推出低价咖啡等措施抢夺咖啡市场。目的自然也再明显不过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竞争对手。而在这些年里,星巴克到底比麦当劳多做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换句话说,星巴克所代表的明星餐饮公司,和曾经的麦当劳相比,“进化”出了什么技能?

麦当劳靠的是特许经营,而星巴克的几万家门店大多都是自营

麦当劳发家于一家只提供汉堡包、薯条和奶昔等几种食物、运营效率却极高的路边小店,但真正让其商业模式发挥最大价值、加速流动到全美乃至全球市场的,是为其设计了“特许经营”扩张模式的雷·克罗克。
目前全球麦当劳餐厅中超过 80% 的门店都是特许经营,在其总部美国更是高达 90%。曾经以直营模式为主的麦当劳中国,也在今年年初通过中信、凯雷的注资,转为了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优势显而易见:加盟者提供物业、负责日常运营、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品牌方则只需要输出品牌和管理能力,就能坐收稳定的销售分成、以及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但弊端同样突出,在拓展生意的早期,最让雷·克罗克头疼的,就是如何确保所有特许经营门店都能达到他提出的高标准。
但有一个特点是品牌方难以抗拒的——当公司追求快速扩张实现规模化的时候,特许经营一度是最好的方案。
而星巴克则放弃了特许经营模式,几乎自主运营了所有门店。目前,在其全球近 3 万家门店中,以美国为代表的绝大多数门店都是品牌自营,海外市场门店也喜欢采用本地合资公司的方式运作。

麦当劳美国 14000 个特许经营门店背后大约有 300 个加盟商,最大的也只拥有 69 家门店。而星巴克美国的直营店为 6764家。这无疑对品牌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资金流的使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麦当劳要买地,星巴克都是租赁,这让自营模式的星巴克同样能够快速扩张

如果将这些年麦当劳从特许经营商处获得的营收拆解来看,就能发现这家公司在业绩下滑时,还能基本稳定维持赚钱的秘诀:门店销售额的分成、以及新加盟商缴纳的初始加盟费所占的比例都不高,最多的反而是房租收入。

这是雷·克罗克在早期设计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时,就留下的一个独到之处:为了加强控制权,所有门店所需要的土地物业,都要由麦当劳总部出面收购,再转租给特许经营商,每年按略低于市场价的水平收购租金。在房地产市场节节攀升时,租金收入会水涨船高;而一旦特许经营商表现欠佳,也可以随时将他们“扫地出门”。一些持有麦当劳股票的对冲基金经理们甚至曾经想过,把麦当劳的餐饮和房地产业务拆分成两部分,以便更有效地管理资产。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会把控从收购物业、食品供应链、IT 系统、管理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环节,早期的培训管理也是由总部负责,分担给特许经营商的只有装修,以及店面成熟后的管理业务,上轨道之后干预才会少一点。
星巴克在全球的大部分门店都是自营,但所有物业都是租赁来的,而且由于品牌优势,可以拿到相对低的租金。这样,开一个新店时在装修、设备上的投入,依靠稳定的现金流很快就能回收。买地和租地,以及这两种模式扩张速度的快慢,就是麦当劳与星巴克目前门店增速差距如此之大的根本区别。”峰瑞资本副总裁黄海向《好奇心日报》表示。

同样都是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店,但星巴克用多个门店侵略性地覆盖一个地区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容易感觉到星巴克在同一地段的“密集”。但你很少会在较小的范围内看到两家麦当劳。
“星巴克采取了一种简单的扩张战略,即用大量的商店侵略性地覆盖一个地区。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公司降低运输和管理成本,同时将顾客流分散到临近的其他店,可以减轻每个独立店顾客排队等候的情况。”在《品类杀手》一书中,美国零售业研究者 Robert Spector 这样评价星巴克的这种开店策略。
在纽约市经济最发达的曼哈顿岛,星巴克的密度是每平方英里 6 家以上,平均每 1.5 万人就能接触到 1 家星巴克。
以目前星巴克在全球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上海为例:目前近 500 家门店已经覆盖整个市中心、以及后期开发出来的数个城市副中心。

在 1980 年代末期,舒尔茨就在西雅图总部组建了地产团队,专门研究咖啡行业的选址。据统计,星巴克早期门店分布在办公大楼、城区或郊区的社区购物中心、机场、大学城等,尤其以办公大楼(商务区域)和社区中心(购物区域)占比最高。
在商务区和购物区两类门店中,前者开在办公楼底层,店面小、外带比例高;后者则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购物时的聊天、社交需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用更小的店铺面积,带来更大的客流量和销售收入。
星巴克的门店面积一般都比麦当劳小,这也让星巴克在寻找物业时,能够更灵活。

麦当劳比星巴克的坪效高,但每个星巴克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收益比麦当劳要高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门店作为支撑,客单价相对较低的星巴克,还是无法达到麦当劳那样的单店盈利水准。事实上,在行业机构 QSR 的年度榜单中,麦当劳几乎一直是全美坪效(单位面积物业所带来的销售额)最高的餐饮品牌,仅在 2010 年被炸鸡品牌 Chick-fil-A 短暂超越。

但按年报披露的数字计算,全球每位星巴克雇员一年能为公司创造的营收,目前基本相当于麦当劳的 4 倍。它可能已经是整个行业里员工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了。
更少的人力成本,意味着更高的效率。

更快上市、更早拓展海外市场,让星巴克更好地利用了全球化机会

在麦当劳和星巴克发家的美国本土,餐饮业是一个年收入达到 7092 亿美元,行业雇员数达到 1400 万人的行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快速成长,也有赖于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目前,43% 的美国人每周外出就餐至少一次;到 2015 年,美国餐饮业收入占到了居民食品消费的 47%。
由于本土市场潜力巨大,麦当劳的前 50 年基本都致力于此,直到 1990 年代才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但在上市和全球化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上,星巴克的 CEO 舒尔茨都推动着公司更快做出决策。
1992 年星巴克上市时只有 165 家门店,4 年后就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业务;而麦当劳等到拥有 700 多家门店时才得以上市,拓展海外市场更是在公司成立 50 年之后才开始做的事。
更早上市,也意味着星巴克可以有效利用融资、发债、收购股票等一系列金融手段,灵活解决公司扩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问题,并逐步收回在发展成熟的海外市场的控制权。而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市值,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步提升,显示出了很强的“杠杆效应”。

在 20 世纪末期,麦当劳被公认为高速成长的跨国公司典范,是美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辉煌胜利的标志。但从实际的增长情况来看,星巴克才是真正利用好这一机会,获得了巨大成长空间的公司。

对于未来市场趋势把握,星巴克比麦当劳更敏感,数字化是最典型的了

在野村证券分析师 Mark Kalinowski 的报告中,曾将星巴克与 Chick-fil-A 并称为行业内两大最注重技术的连锁餐饮公司——从店面 Wi-Fi 系统、公司网站、App 到社交网络账号,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些数字化手段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相关的调整。
而麦当劳正儿八经地在全公司推行数字化业务,则要到 2015 年。于是到 2016 年,你能看到他们密集地开始测试自助点单机、App 点单、移动支付、第三方平台外卖……总之,是各种各样的线上渠道。

另外,星巴克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把更多的消费者数据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以中国市场为例,不管是进入天猫开旗舰店,还是和微信合作手机支付,你都会看到星巴克的谨慎。而麦当劳要大力发展的外卖业务,则会让更多的用户数据留在第三方外卖平台上。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这可能会让麦当劳获取不错的销售数据,但失去对消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但不管是对于星巴克还是麦当劳来说,成为数据驱动的大公司,还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着一些阵痛。比如,星巴克在美国 1200 家门店推行的移动点单和支付业务,虽然将这些门店的交易量推高到了过去 18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但通过 App 下单在备餐区造成的“隐形订单”、以及领餐区的长队,反而可能拖垮了门店最看重的“效率”。麦当劳也有同样的问题。
星巴克短期内的解决方法是在店内增加更多人手。长期来看,星巴克计划改变店内空间设计。麦当劳则希望设计一个专门的 App 功能以追踪用户的位置,确保订单在正确的餐厅和时间准备好,避免食物放太久。

星巴克的“进化”,最终还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

麦当劳打破了人们对于“正餐”形式的概念,用干净的环境、标准化的产品、快捷、高效和高品质的服务,最终满足的其实还是人们对于食物的基本需求。所谓的快餐,也就是快速获取能量。
星巴克提供的则是一种体验,是食物之外的那一部分空间概念:消费者来到店内,更多是寻求家与办公室之外用于放松、社交的第三空间,咖啡饮品仅是附加服务。
相比而言,它比麦当劳要更难获取消费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比麦当劳“进化”的地方。你从下图也能看到这具体是指什么。

它最终所顺应的,还是我们作为消费者对于“吃点什么”这件事上需求的变化——不管是更便捷、更健康、更多元的咖啡选择,还是想要满足基因深处对于甜食和脂肪的需求,在星巴克的门店里都能够得到实现。 

而星巴克的标准化改造,可能也学习了麦当劳的经验

你可能也听说过,麦当劳为了提高备餐效率而专门设计出的双面烤盘和 V 型薯条铲——这是这家大公司曾在行业内创造的又一类革新。
为了保证在数万家门店内都能销售几乎同一水平的产品与服务,这样的标准化过程不可或缺。甚至,连原材料供应商都要接受类似的量化管理,因为一旦加工原材料比较稳定,在加工工艺稳定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也是稳定的,这就减少了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更加有计划地对流程进行梳理,以提高服务效率。
虽然在出品标准和速度上有着同样严格的量化指标,但星巴克一度没有太过在意器具层面的改造。由于推广的是意式咖啡文化,星巴克的店面内过去使用的也是意大利品牌 La Marzocco 的咖啡机,这台半自动的机器需要控制 Espresso 的萃取时间和压力等变量,咖啡师需要手工装填、按压咖啡粉。
但自从星巴克从 1999 年引入全自动咖啡机 Thermoplan 后,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店员只需要定时装填咖啡豆,按需在机器上按下按钮,就能很快地获得一份浓缩咖啡,使整条流水线更快地滚动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连锁餐饮公司,为整个行业积淀了不少商业运作经验,或者启发。

距离 4 万家还有一段时间,但星巴克的挑战也已经来了

1965-1991 年,麦当劳在美国本土平均每年 42% 的营收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新门店的业绩;而在 1990 年代的海外扩张过程中,鼎盛时期的麦当劳一年可以开出 2000 家新店。
但随着麦当劳在全球门店数近年增至 3.5 万家以上,如何和特许经营商一起运营好这些门店,让它们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成了比开店更值得关注的事。相比之下,星巴克的这个时间点,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真正到来。 
但星巴克的挑战也已经来了。最近五个季度,星巴克的同店销售额都没能达到华尔街的预期,增速已经放缓到 3%,为 2009 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认真做午餐, 5 年内让食品销售额翻倍,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吧?
制图:冯秀霞、吴羚玮
题图来自 Flickr 及 Pexels

騰訊阿里與百度2016年財報與大事回顧


腾讯发了财报,过去一年那三家控制中文互联网的公司都怎么样了?

2017/3/25節錄自好奇心日報

昨天下午,腾讯公布了 2016 年全年财务数字。去年一年,腾讯实现营收 1519 亿元,比 2015 年多了 47.62%。
当滴滴、美团等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还在为盈利而挣扎的时候,腾讯靠游戏、广告和增值服务盈利 561 亿元。
有些事就是没有变化,十几年前控制中文互联网的腾讯、阿里、百度,今天依然是这里最赚钱的公司。你用到的新服务,大部分也都有它们的投资。
但有些事变了。腾讯的广告收入继续扩大,达到 269 亿元、同比增长 54%。这原本是百度的主场。
而每天通过微信完成的支付也超过了 6 亿笔。曾经被认为垄断支付的支付宝不愿公开自己的数字。腾讯也在抢阿里的生意。

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在 1 月和 2 月公布了去年的财务数字。至此三家公司都打开了账本。
我们用 20 张图来看这三个中国互联网的垄断者过去一年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年下来,百度招的人越来越多,但掉队也越来越远

阿里巴巴的电商、腾讯的社交、百度的搜索,是这三家公司的核心业务,现在还没有遇到什么挑战者。
但比较收入和盈利规模,百度彻底掉队。
三家公司里腾讯是收入最高的,阿里是利润最多的。而百度……员工人数是最多的。截至 2016 年一季度,百度共有 4.35 万名员工,比阿里、腾讯分别多了 7 千和 1.2 万人。


2013 和 2014 年,百度连续两年员工人数增长幅度在 50% 左右。那个阶段每年新招的一万多人基本一半是研发人员,一半是市场销售人员。


腾讯是这三家当中,收入最高的。其中,随着微信覆盖了全部的中文互联网用户,腾讯的广告收入也大幅上涨。
而腾讯对微信的重视也早早体现在它年报的版面设计上 —— 2011-2013 年,腾讯年报每页页码处都有微信的 Logo。到 2014 年变成了一页微信,一页 QQ。
最赚钱的阿里巴巴 2016 年取得 1438 亿元收入和 681 亿元营业利润。电商仍是它主要的收入来源。
百度的 2016 年过的并不平静。因为医疗丑闻,百度广告撞上天花板,以往习惯的小修小补这次也解决不了问题了。去年它只取得 705 亿元营收和 100 亿元营业利润,其中营收只增长 6%,利润却跌了 15%。

腾讯和阿里巴巴成了中国市值前两名的公司,它们依然垄断着中文互联网

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最值钱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或者四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国企。
但是事情在去年起了变化。去年 8 月,阿里巴巴和腾讯先后发布 2016 年第二季度财报。先是阿里巴巴迎来上市以来最强劲增长,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后腾讯又超越了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市值第一。


一时间中国市值排前三的企业里,两家是民营互联网公司,并且这种局面延续至今。腾讯、阿里巴巴成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它们各自领先第五名、第六名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的优势,大概等于一个百度。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世界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作为市值前三名的公司,仍然垄断着中文互联网。后来者离它们仍有距离。


中国十大互联网公司中,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的子公司。剩下的除了网易和今日头条,其他公司背后至少有阿里、腾讯、百度其中一方的投资。
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榜前 100 名应用中,除去游戏之后有超过一半都是这三家自己或是它们投资的服务。


三位创始人财富变化剧烈,平均每个阿里员工给马云赚了 121 万

根据彭博富豪榜的数据,从 2016 年 1 月 1 日至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三位公司创始人的财富都有大幅度变化。
其中,马云以 2493 亿元的身家成为三位创始人中最富有的,他的财富增长了 442.04 亿元,马化腾的财富也增长了 366.07 亿元,李彦宏的财富则缩水了 106.3 亿元。
算起来,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每位员工给各自公司创始人都赚了一百多万。


这些新增财富都被花在了哪里呢?有一部分被用来在海外买房买地了。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马化腾、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腾讯首席战略官 James Mitchell、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等人,加上一家位于香港的私募基金“基汇资本”现在组成了一个财团,准备以申请贷款的方式,收购位于大溪地(Bora Bora)岛上的四季度假酒店。马云则在纽约购置了价值 2300 万美元的土地。

三家公司去年一共投了 152 家公司,腾讯布局最完善,但赚到现金最多的反倒是百度

2016 年以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披露 152 起对外投资或者并购。


三家公司的投资领域分布在本地生活、金融、企业服务、旅游、电商、教育、医疗、娱乐、游戏等领域。
腾讯仍然是三家公司中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善的。
百度是投资最少的,毫无疑问这也影响了它在金融、线下服务等市场的表现。
不过由于滴滴、美团等高估值公司都上不了市。只看投资回报的话,百度可能是三家公司中直接获益最多的。


2016 年第四季度,百度有一笔来自投资公司股权交易的净收益,财报显示,由于滴滴并购 Uber 中国,后者的股东百度因此获益 17.96 亿元。这大致相当于过去一年中,1.31 亿百度用户为百度创造的收入。
在更早的 2015 年第四季度,百度也因为去哪儿和携程换股获得了 242 亿元的投资收益。这相当于百度同年净利润的 2.57 倍。

海外投资呢,腾讯和阿里也没少干,甚至还去银行借了不少钱

阿里巴巴投资了 Uber 的竞争对手 Lyft、韩国娱乐公司 SM、增强现实硬件公司 Magic Leap、东南亚电商 Lazada、印度支付公司 Paytm-One 以及战略入股新加坡、韩国、日本的物流公司。
而腾讯最大一笔收购是 86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芬兰手游公司 Supercell。


路透社本月初报道称阿里巴巴开始与多家银行进行谈判,希望达成一笔为期五年、价值 50 亿美元的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腾讯同期也与多家银行商谈一笔价值 20 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它们最直接的借款动力在于国外借款成本低,而且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借助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低息借贷是一件常见的事情。
一般数十亿美元的贷款,银行不会直接按照贷款利率跟企业计算利息,而是参照更便宜的银行间借贷利率。阿里巴巴在这笔贷款中承担的利率可能是 2.76% 左右
这个数字远低于国内工行的 4.75% 贷款利率(3-5 年期限)。按照阿里巴巴借 50 亿美元算,它国外借款比在国内借总共能省近五亿美元利息。
另一个让阿里巴巴们有海外借钱的动力是借到的钱可以直接用于境外投资,不受中国内地外汇管制。
腾讯在其年报中说,它的数百亿元现金储备受外汇管制限制,无法支付股息、回购股份以及进行境外投资。
此前界面新闻报道称,万达、鑫科材料等数起好莱坞并购生意被叫停,被看作中国外汇监管趋严的信号,不让企业轻易把大额资金转去海外。

各家自己的新业务都还在烧钱

中文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三家公司的用户增长已经基本到头了,每个月会打开微信、QQ、百度搜索的用户数量,早就超过了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
如何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是摆在每一家公司面前最重要的问题。这三家公司为自己找的新业务都还够不上增长支柱的级别。过去一年这三家公司主要还是靠传统核心业务挣钱,新业务离带来大比例营收还有一些距离。


电商是阿里巴巴最仰仗的生意,贡献了 1438 亿中的 1165 亿元。并且每个用户在淘宝天猫上花的钱变多了。最近一个季度,每个用户在淘宝天猫上花的钱,从去年同期的 184 元增长至 241 元。
电商业务以外,阿里的云计算、数字娱乐和其他业务都在持续亏损。


在数字娱乐方面,去年下半年阿里宣布成立大文娱集团,要投入 100 亿在文娱产业上,结果先亏了 48 亿元。
阿里云可能是发展最好的,过去七个季度都实现了超过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但这也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业务。政策在国内帮阿里云拦住了亚马逊、微软这样的竞争对手,但是要走向全球市场,阿里云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百度的广告收入占比超过九成,这点从它 2002 年开始做广告生意以来几乎没有变过。


搜索以外,百度补贴比较多的是视频生意。2016 年第四季度百度收入中超过 14%、也就是 25 亿要补贴给爱奇艺。全年数字达到 78 亿。


但投入没有带来利润。爱奇艺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尽管这个数字一直在涨,但因为版权的费用实在太贵,整个网站的亏损额也在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两年前的 3 倍。
探索新业务走得最远的就是腾讯了。它广告业务营收保持了 50% 以上的增速,早前的投资布局为其微信广告快速发展带来帮助。
三家各守一方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现在这个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腾讯渗透到了百度和阿里巴巴的主场,一些持续了十几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百度的广告生意在 2016 年遇到了大麻烦。在接连发生年初的血友病吧和五月的魏则西事件后,百度停止疾病类贴吧商业化运作,并砍掉了大量重病关键词的广告投放。
后来政府调查组在 5 月初进驻百度,一周后宣布整改要求,对竞价排名机制、广告的展示方法做了限制,并要求下架医疗广告。
接着 7 月,政府颁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广告类型、广告内容审查、广告标注方式以及税率都做了规定。
这一系列事件使百度广告收入遭受重挫。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百度广告收入分别同比少了 12 亿和 13 亿元。
相较之下,腾讯的广告生意近年成长起来。它在 2016 年取得 269 亿元广告收入,是 2014 年的三倍多。腾讯的广告收入主要是是由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手机 QQ 空间创造的收入。


目前,腾讯一年广告收入和百度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它还要解决解决广告投放、结算效率低的问题。因为腾讯广告依靠的是 OMG 销售团队、广点通的基础技术以及微信的流量,内部还有繁琐的复杂的结算流程。
不过按照双方目前的广告增长速度,腾讯赶超百度基本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腾讯解决了广告效率问题,赶超速度会更快。
另一方面,靠着微信在社交网络上的绝对优势,腾讯在移动支付方面也开始挑战阿里巴巴的地位。
跟靠支付起家、做社交做得有些累的支付宝比起来,做社交起家、转做支付的微信轻松很多。2015 年春节,靠着红包活动,微信支付绑定了 2 亿张银行卡,之前支付宝花了八年时间才做到这一成绩。
去年下半年,微信推出了数月的“鼓励金”项目,每天只要用微信支付在线下消费,就会获得鼓励金,连续积累到周末,这些鼓励金就可以翻倍抵扣消费金额。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会把微信放在手机的第一屏、每天打开几十次,却不会这么对支付宝。去年年底,马化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宣布微信已经在线下超过了支付宝。
现在,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 6 亿。
支付宝一直没有公布过类似的数据,但是微信支付的增长无疑让支付宝相当紧张。
从过去一年多支付宝积极进行社交的尝试,到最近,支付宝推出长达三个月的“鼓励金”计划,将微信的鼓励金项目照搬过来。
微信支付能够这么快起来,并且迅速赶上支付宝,跟腾讯广泛的投资布局是分不开的。一些日常大公司服务正在去支付宝化,百度、腾讯主导投资的公司,都在远离支付宝,而那些腾讯投资的公司中,无论是京东、小红书这样的电商,还是美团点评这样的线下消费,都将微信支付放在了优先的位置。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家公司中,只有腾讯在向另外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渗透。
随着百度掉队越来越远,微信支付超过支付宝,持续十几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不过垄断大概是不会变。
制图 / 冯秀霞;题图来自 Visualhunt 

附录

2016 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各领域的投资情况如下:
本地生活
  • 百度:链家网
  • 腾讯:忆红妆、美团点评
  • 阿里巴巴:盒马生鲜、易果生鲜、百盛中国、Groupon、饿了么、三江购物
金融
  • 百度:易鑫金融、大众卡惠、ZestFinance、Circle Internet
  • 腾讯:易鑫金融、联易融金融、轻松筹、水滴互助、陆金所、Waddle
  • 阿里巴巴:Paytm、Ascend Money
企业服务
  • 百度 :Dynamic Yield、斗米兼职
  • 腾讯:Clear Labs、沃云网络、Barefoot、Petuum、斗米兼职、Skymind、海云捷迅、Teambition
  • 阿里巴巴:架构云、思必驰、Shopline、Barefoot、PlacelQ
旅游
  • 百度:/
  • 腾讯:同程旅游、Ibibo
  • 阿里巴巴:丸子地球
电商
  • 百度:/
  • 腾讯:锦尚志、京东、人人车、拼多多、易车商城、阿思拓
  • 阿里巴巴:如涵电商、Lazzada、苏宁云商、日日煮
教育
  • 百度:极智批改网、SmartIVY、李叫兽
  • 腾讯:猿题库、ABC 伯瑞英语、新东方在线
  • 阿里巴巴:/
硬件
  • 百度:Velodyne LiDar、快联网
  • 腾讯:Meta
  • 阿里巴巴:MagicLeap、InfinityAR
出行
  • 百度:/
  • 腾讯:滴滴出行、摩拜单车
  • 阿里巴巴:Lyft、斑马汽车、神州优车
娱乐、游戏
  • 百度:快手
  • 腾讯:Supercell、YG 娱乐、海洋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博纳影业、嗨球科技、斗鱼、Discord、VC Mobile
  • 阿里巴巴:雷达体育、合一集团、韩国 SM 娱乐、大地影院、巨人网络、Amblin Partners、和和影业、博纳影业
医疗健康
  • 百度:趣医院
  • 腾讯:更美、碳云智能、新氧、邻家好医、Wasti
  • 阿里巴巴:万里云、Health2Sync
社交
  • 百度:/
  • 腾讯:women.com
  • 阿里巴巴:新浪微博、豌豆荚
物流
  • 百度:百川快线
  • 腾讯:G7
  • 阿里巴巴:GoGoVan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這些會混淆視覺的簡報圖表,BCG和Google都禁用!

摘錄自 2017/3/23 經理人 Manager Today



曾任Google人力分析團隊總監6年的柯爾.娜菲克(Cole Knaflic),在其著作《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中,特別羅列出製作簡報時「千萬不要用的圖表」,包括:圓餅圖、環圈圖、3D立體圖與雙Y軸等,因為這些圖表只會讓觀眾有看沒有懂,愈看愈困擾。


以圓形圖為例,心理學家史丹利.史蒂文斯(Stanley Stevens)研究發現,人對於「長度」的感知力為1.0,對於「面積」的感知力只有0.7。換句話說,條狀、線狀圖較圓形圖易於辨識資訊差異。《外商顧問公司的超強簡報術》書中也提及,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是禁止使用圓餅圖的。以下將一一說明圓餅圖、立體圖與雙Y軸禁用的原因。


1. 圓餅圖(Pie chart):難以顯示資料差距



圓餅圖是簡報常客,但卻是BCG管理顧問公司內部禁止使用的圖形,因為圓餅圖沒辦法讓人直接掌握多筆資料的大小差異,即便看得出來,也無法精確說出差異值;如果要精準闡述數據,就得放上資料標籤,很占用空間。


▼你能分出Before的國際股票(藍綠色)與美國大市值公司股票(黃色)哪個比較大嗎?應該很難吧,此時如果想要讓觀眾能夠區分,就只能在每個餅上加數字,只是這樣觀眾又得多注意一個資訊,不如改成長條圖(After)一目了然。此外,如果使用立體圓餅圖,導致上方的距離較遠,面積縮水;下方較近,看起來較大,造成視覺錯覺。


特刊:立即可用的高效 Office 工作術
資料來源:《簡報禪》,悅知文化


2. 立體圖(3D graphics) :會扭曲數字精確度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指出,資料視覺化有一條黃金定律,千萬別用立體圖。因為將圖表繪製成3D,需要增添許多不必要的元素,像是Z軸,不只觀眾理解資訊沒有幫助,還會因為同一個條圖需要同時比對Y軸與Z軸,導致數字扭曲。


另外,若將多種資訊放在同一個3D圖表中,會讓觀眾不知重點在哪,可以考慮針對每個論點切成多張投影片(右圖)。


特刊:立即可用的高效 Office 工作術
資料來源:《視覺溝通》,O'REILLY出版

3. 雙Y軸(Double Y axis graph)

容易看錯指標有時會想要同時在一份圖表內帶出兩種以上的資料(Before)。此時,為了解釋圖表,不得不在左右各放一個Y軸,但這會混淆觀眾對資料與軸線的關係,他們得自己找哪條線對哪個軸,浪費讀者時間,還可能看錯。


▼如果非要在同一張投影片中說明兩種資訊,有兩種解決方案:

  1. 如果想強調數據,就去掉Y軸,直接把數字標在圖上(如After左圖),如此就能一眼辨識Q1收益,以及業務員人數。


  2. 想強調趨勢,則分成上下兩層,各自設Y軸(如After右圖)。


特刊:立即可用的高效 Office 工作術
要注意的是,圖表放在一起會讓人以為兩者有關聯,盡量一個論點做一張投影片比較清楚。


資料來源:《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商業周刊出版

延伸閱讀 /

1. 頂尖企業都在用的「無雜訊」簡報製作法!學會8種簡報版型,別人更容易認同你

2. 14張投影片,總結做簡報的祕訣!

立即可用的高效 Office 工作術

出版社: 巨思文化
改掉 14 個常犯的錯誤,在細節裡展現專業。學會 43 個實戰操作技巧,文件、圖表、簡報、報表,做得快速、簡潔又有設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