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單靠股市打造 2.3 兆身價:比爾蓋茲親自撰寫,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巴菲特的投資功力人盡皆知,但是你可曾想過巴菲特作為一個 87 歲的老人家,為何還能思緒如此清晰、妙語如珠,不僅樂於分享其投資見解,而且還能一輩子樂在工作?
比起人人談論的「巴菲特投資心法」,這篇文章由跟隨巴菲特將近 60 年的《財富雜誌》首席編輯  凱洛.盧米思 主筆,將精彩的故事一一串連,讓讀者一窺巴菲特究竟是如何活出精彩獨特的一生? (責任編輯:劉庭瑋)
提起「股神」巴菲特相關的書,大家耳熟能詳的有《滾雪球》、《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但有一本關於巴菲特的書,早在 2013 年就在美國出版,但直到上個月才被引入到國內——實際上,我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本書還尚未被引進。
TO 編按:《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一書已在 2016 年於台灣出版。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p Dancing to Work」,翻譯過來是《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副標題是「從 1966 到 2013 年,關於巴菲特的一切」。
書出版之後,巴菲特的好基友比爾·蓋茲專門在自己的讀書筆記網站 Gates Notes 上寫了一篇文章,強力推薦這本書。
廣告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好奇:關於巴菲特的書已經很多了,這本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翻完之後發現,不同於巴菲特其他的傳記或特寫,這本書是由一篇又一篇對巴菲特的報導文章彙編而成的。
換句話說,這本書是取材於已經公開的媒體資料,內容絕對客觀真實的。從時間跨度上來說,基本上貫穿了巴菲特的整個職業生涯——從他第一次被媒體報導的 1966 年,到這本書出版的 2012 年底。
以往關於巴菲特的書,都是從作者自己的角度對巴菲特的投資或人生做出闡述。但這本書是把巴菲特的一生用客觀真實的媒體報導給串了起來。而且,其中有不少內容並不是正面報導,有很多是客觀地回顧巴菲特在投資決策上出現的失誤,甚至是站在中立的媒體角度,對巴菲特的投資提出質疑的。
本書的作者叫卡羅爾·盧米斯,她是美國《財富》雜誌的資深編輯。 資深到什麼程度呢?她從 1954 年就開始為《財富》雜誌工作了。那個時候,巴菲特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投資人,是  卡羅爾在 1966 年寫了第一篇提到巴菲特名字的報導。她一路見證了巴菲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投資人,變成享譽全球的「股神」的全過程。
與此同時,她也是巴菲特公司的股東,另外還是巴菲特每年致股東信的友情編輯,每年都會義務幫巴菲特做一些文字潤色的工作。
所以, 卡羅爾不僅是與巴菲特相識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了解他的媒體人。 不過,作者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巴菲特的好友和股東,就丟掉了媒體人的獨立性,也沒有因為巴菲特的成功就對他一味歌功頌德。實際上,就像剛才說的,這本書裡提到了不少巴菲特曾經犯過的錯誤,甚至還有作者自己犯過的錯誤。
比如, 作者剛開始在報導巴菲特的時候,連他的名字都拼錯了。巴菲特名字的英文拼寫是「buffett」,但作者卻少寫了一個 t。 這也間接印證了,巴菲特那個時候是多麼不出名。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台灣書名譯為《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這句「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是巴菲特自己的原話,是他來形容自己對待工作的熱情的。我以前做財經媒體的時候,就一直關注巴菲特的新聞和報導。當時我就經常感嘆他對工作的由衷熱愛——你想, 一個 80 多歲的老人,早就已經成了世界首富,居然不退休,還每天饒有興致地工作,這是種什麼精神?
巴菲特甚至還開玩笑說:自己死後,還會繼續工作五年左右,到時公司的人會準備一個通靈的裝置,負責跟他交流。可見他對工作的熱愛,已經到了“死了都要愛”的程度。
這本書裡幾十篇關於巴菲特的報導,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專業的內容,比如講金融衍生品的,講公司股權回購的。太過專業的內容,我會有選擇性地跳過,從中精挑細選一些具有普適性和啟發性的片段。
書中除了媒體的報導,還有一些是來自巴菲特股東大會的信件摘要;其中有 13 篇文章是巴菲特自己寫的,另外還有比爾·蓋茲親筆寫的評價巴菲特的文章。作者在書中每一篇文章前面,都會附上自己的評語,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和對比當時發生的事情。
具體來說,我會把本書拆分成「投資」和「人生」兩大部分,分別做詳細解讀。

投資精髓

首先要明確的是,雖然巴菲特被稱為「股神」,但他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巴菲特在投資上第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在於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上。
剛才提到,這本書裡有 13 篇文章是巴菲特自己寫的,其中有 3 篇是專門為《財富》雜誌寫的。比如,1977 年有篇文章是巴菲特親筆所寫,講通貨膨脹對股市會有怎樣的影響。具體內容太過細節,在此不多贅述,但結論是:巴菲特在這篇文章裡提到的觀點,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他在文中預測的幾件事情,後來一件都沒有實現。
聽起來是不是很尷尬?但巴菲特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會積極反思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巴菲特每年都會給自己公司的股東寫公開信,比如在 1989 年的致股東信裡,他就提到了過去 25 年自己執掌公司以來犯過的重大錯誤。
比如,巴菲特說他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他投資生涯犯過的最大錯誤之一。這裡要解釋一下,很多人都習慣了把巴菲特每年舉辦的股東大會叫做「巴菲特股東大會」,但其實這個描述非常不準確。巴菲特的公司叫做伯克希爾哈撒韋,所以「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正確叫法其實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
很多人就很奇怪,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個名字怎麼這麼難唸,而且跟巴菲特的名字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到底是家甚麼公司?
這個伯克希爾哈撒韋其實是一家歷史接近 200 年的老公司了,最初成立於 1839 年,主要從事紡織業務。到上世紀 60 年代,這家公司已經因為經營不善瀕臨倒閉。後來巴菲特收購了這家公司,並大刀闊斧地改造了它。
之後巴菲特的所有投資,都是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作為主體來實現的。這家公司後來也成了全世界股價最高的公司,沒有之一。 截止 11 月 22 日,公司股價達到 27.5 萬美元一股,折合人民幣 180 多萬。
但為什麼巴菲特會說投資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他職業生涯的巨大錯誤呢?這是因為,這家公司本質上是一家爛公司。 巴菲特職業生涯初期的投資策略是:尋求一個很低的價格,去收購別的公司;只要價格足夠低,他就能保證有足夠的投資回報。
但後來他在反思自己投資策略的時候發現: 以一個超低的價格,投資一家平庸的爛公司,遠遠不如以一個公平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因為長期來看,一家爛公司是肯定賣不出好價錢的。
如果巴菲特投資的是一門好生意,他應該之後以一個更高的價格,把這家公司給順利賣掉。但他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因為紡織製造業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好生意,所以這家公司最終也砸在了自己手上。
於是,巴菲特索性開始徹底改造這家公司。在 1985 年的時候,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紡織業務被徹底關閉,公司開始轉型成為一家投資公司。在 2010 年的時候,巴菲特甚至說,如果當時不是投資了伯克希爾哈撒韋,他在之後 45 年的收益,也許可以再多出兩千億美金。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提到過另外一位投資大師雷·達里奧,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的掌門人。他在自己的新書《原則》(點擊可讀)裡,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達里奧說自己一個「專業犯錯者」,英文叫 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
說白了,就是以專業的態度,對待我們犯過的錯誤。達里奧奉行一個公式,叫做:犯錯+反思=進步。在他看來,犯錯是常態,而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才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人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進步,還是螺旋式下降走向失敗和滅亡。
好,既然投資大師們都會犯錯,那「股神」總該有些獨一無二的地方吧?這本書裡摘錄了一段 1989 年巴菲特接受媒體專訪時的報導,他提到了投資的本質:投資不是智商的遊戲,IQ160 的人不一定能勝過 IQ130 的人。
巴菲特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把大腦和情緒分割開來。他有句名言,叫做: 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想要做到非常難。
這就好比在開車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在往同一個方向行駛,只有你一個人逆著大家的方向行駛,而且你還得堅信自己是對的,這得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做到?
但這就是巴菲特的一項特殊本領。書中提到了巴菲特和可口可樂公司的故事: 1987 年,美國發生了股災,所有人都在拋售股票,很多公司的股價變得很低。在之後的 88-89 年,巴菲特開始大量收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直到 1994 年才停手,一共買入了 4 億股可口可樂的股票,成了它最大的股東。
當時所有人都忙著逃離股市,所以  巴菲特收購可口可樂股票的價格非常低,平均一股只花 3.25 美金。現在,可口可樂公司的股價已經是 46 美金一股了,翻了有十幾倍。 正是靠著獨一無二的情緒掌控能力和投資眼光,巴菲特才做到瞭如此可觀的投資回報。
有人可能會好奇,巴菲特是生來就這麼厲害嗎?當然不是,他也是靠著不斷精進和提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就拿他每年的致股東信來說,致股東信是巴菲特極具個人特色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如果你讀過他最近幾十年的致股東信,你會發現裡面的內容既有深度又幽默。每年巴菲特致股東信發布的時候,所有投資人也都翹首以盼,期待從裡面學到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巴菲特本人從 1966 年就開始寫致股東信了,而且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寫信的文筆,還是信中的內容,都只能算中規中矩。十年之後,他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證監會)去參加了一個學習小組,專門研究上市公司如何提高與股東溝通的效率。
經過幾年的研究,他開始慢慢對自己股東信的寫作手法和內容進行創新了。經過幾年打磨,到 1980 年左右,他的致股東信已經糅合了自己的投資智慧、幽默、個性等元素,信中的獨特內容,也開始引發更多公眾的關注。
到後來,致股東信就成了巴菲特一個標誌性的內容產出。按作者書中的話說,這些致股東信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商業教學素材,未來很有可能被編寫進商業教科書。而巴菲特把一個標準流程化的致股東信,變成了一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商業教學素材,跟他不斷精進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另外,公眾對巴菲特還有一個誤區: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巴菲特是一個偉大的投資人,是「股神」。其實,巴菲特一開始的時候的確只是一個優秀的投資人,但後來,他變成了一個同樣優秀的生意人和管理者。
作者是最熟悉巴菲特的媒體人,她也是一步步看著巴菲特從一個優秀的投資人,進化成為一個全能的商業大師。她發現,巴菲特在收購公司之後,開始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管理和影響公司。一般被巴菲特看上的公司,都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和良好的品牌價值,很多在行業內已經是龍頭企業,如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迪士尼等等。
但公司是由人組成的,巴菲特如果發現有公司的 CEO 做得不好,他就會動用自己的力量把 CEO 給換掉,然後再為公司匹配合適的管理人才。又因為巴菲特投資的公司很多,而且幾乎每家都是長期持有,所以在此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學習和理解商業的本質。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得出之前的那個結論:以一個超低的價格,投資一家平庸的爛公司,遠遠不如以一個公平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巴菲特之前也和很多投資人一樣,或多或少抱著僥倖的投機心理。
書中就提到,他在職業生涯早期的時候,會用到一個叫做「煙屁股」的投資策略,英文是 cigar butt。 這個策略的具體用法是:只要你以一個足夠低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通常情況下,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多半還會出現一些波動,股價也會有高有低,投資人就有機會以一個不錯的價格把這家公司的股票給賣出去。
雖然他從一開始投資這家公司的時候就知道,長期來看這家公司是沒什麼前途的;但短期來看,因為他買的價格足夠低,所以還是有可能通過股價的波動來獲得利潤的。所以才叫它「煙屁股」策略——你在大街上撿到了煙屁股,雖然已經快被吸完了,但還是有一口可以吸的,把這一口拿出來賣,還是有可能給你帶來一定利益的。
這其實是典型的投機心態。 隨著巴菲特深度投資參與他旗下的公司,他的管理和商業運營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對商業本質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了。慢慢的,他摒棄了以前的投機策略,紮紮實實去做他的價值投資。
巴菲特還有一個特點是: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只投自己看得懂的公司。 這一點說起來幾乎是投資的常識,但很多做股票投資的人卻會忽略這個常識。比如,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和媒體上看到所謂的股評家,你問他任何一支股票,他都可以跟你說一堆看似很有道理的分析,然後你會覺得,專家果然就是專家,就是厲害啊!
我以前在華爾街做媒體的時候,就經常碰到這樣的專家。你在採訪的時候,問他任何問題,他都能跟你侃侃而談,而且看似很有道理。但後來我發現,那些看起來懂得最多的人,實際上是最虛張聲勢的。
這本書裡就提到了比爾·蓋茲對巴菲特的評價,他說,巴菲特從來不投資自己看不懂的股票:「因為我們並不需要懂每一支股票,只要集中精力在自己重點研究的幾支股票,搞懂搞透就好了。」
你可能會抱怨:我是重點研究了幾支股票,但我研究的股票一點都不漲,反倒是我沒有研究的其他很多股票,一直往上漲。我很眼紅,但又不知道該不該投那些上漲的股票。
對此,巴菲特的處理方式是:對於那些你沒有投資的股票,漲了也別後悔。當然,這一點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上世紀 90 年代,美股市場就掀起了一波高科技股票的浪潮,當時瘋狂到了什麼程度?公司名字裡只要有「科技」兩個字的,就算你真正做的業務是賣衛生紙,也能在資本市場上賣個好價錢。
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瘋狂投資科技相關的股票,但巴菲特自始至終都堅決不碰科技股。因為  他只投自己能搞懂的生意,而且還不能只是一般的懂,他要懂到自己可以提前十年預判出最終哪家公司會在這個行業勝出。
但在這本書裡, 連比爾·蓋茲都說,想在科技行業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科技的變化和發展實在太快了。那搞不懂怎麼辦?搞不懂就不投啊! 巴菲特就一直堅持不投科技類股票,任憑股價漲得再高也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選擇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你可能又會問,巴菲特最近幾年不是投資了 IBM 和蘋果嗎?好,就拿 IBM 為例,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本書裡有一篇文章是比爾·蓋茲親筆寫的,講的是自己和巴菲特之間的友情,以及對巴菲特的評價。
但其實,蓋茲和巴菲特兩人相差了 25 歲,算是忘年之交了。而且蓋茲第一次見巴菲特之前,其實是非常謹慎的。因為在他看來,當所有人都在說另外一個人很聰明的時候,他往往會抱著懷疑的態度來質疑這個人;再加上巴菲特跟他完全不在同一個領域,年齡又相差這麼多,他實在沒想出來跟這個老頭有什麼好聊的。
但沒辦法,當時是蓋茲的母親逼著他去見巴菲特的。根據書裡的記載,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是在 1991 年 7 月 5 日,他們開場見面打招呼之後,巴菲特就向蓋茲問了一連串關於 IBM 的問題。
當時巴菲特問蓋茲:「如果讓你從頭建設 IBM,你會怎麼做?在 IBM 裡,哪些是有高增長潛力的生意?另外,你如果當 CEO,你會對公司做出什麼改變?」這幾個問題都非常有難度,兩人也因此迅速拉近了距離。
蓋茲一開始本來是打算提前離席,早點走人的,但因為跟巴菲特聊興奮了,他們兩人就一直在朋友家呆到最後一刻,等所有人都走了,他們才依依不捨的分開。
當然了,這個故事頂多算個花邊新聞。但是,你注意到花邊裡的隱藏訊息沒有?
聰明如你,肯定發現了: 巴菲特至少從 1991 年就開始關注甚至研究 IBM 公司了 ,否則他不會向蓋茲提出那麼多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但巴菲特真正投資 IBM 公司的股票是在 2011 年。也就是說,巴菲特為了投資一隻股票,前後花了至少 20 年時間。
這 20 年的時間,是巴菲特在試圖學習和理解高科技股票背後的商業邏輯和發展趨勢。這也是他之前投資特徵的綜合體現:他雖然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但他本人卻一直在不斷精進,拓展自己的能力域。高科技是他不擅長的領域,怎麼辦?那就花 20 年時間不斷精進,直到自己理解了這個行業,才開始對行業裡的股票進行投資。
相比之下,我們很多人炒股票,聽別人給個小道消息就出手,或者聽到專家的推薦就去買股票,甚至連公司的主營業務都不知道。這種極度草率的投資方式,最後的下場多半是被專業玩家當韭菜一樣收割了。過去幾十年在中國股市,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那正確的投資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在巴菲特看來,正確的投資方法是:找到一家好公司,對它進行透徹的研究,然後長期持有。 真正咬人的狗是不叫的,真正發大財的人,也是悶聲不說話的。巴菲特就不怎麼願意向別人透露投資方面的建議,比如該在什麼時間買什麼股票這種事情,他幾乎從來不說。
所以,巴菲特從來沒給過大家投資建議嗎?其實,也是有過一次的。根據這本書裡的記載,在 1988 年的時候,他曾經在《財富》雜誌上給過一次明確的投資建議,號召大家去買一支叫做「房地美」的美國房屋貸款公司的股票— —這家公司在 2008 年次貸危機的時候名聲大噪,後被美國政府接管。當然了,這是後話。
當時這個投資建議的效果如何呢?如果你聽從了巴菲特的建議,買了房地美公司的股票,你買入的價格僅為 4 美元;十年之後,這家公司的股價變成了 60 美元,翻了有 15 倍之多,你的收益將極為可觀。
但這種明確給出投資建議的情況其實非常罕見。而且,當時巴菲特之所以願意給建議,是因為他自己的公司已經觸達了購買房地美公司股票數額的上限——就算他們想買更多,也買不了,所以他才願意公開自己的投資建議。
但在巴菲特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候,他都奉行了悶聲發大財的原則。無論是他買入迪士尼,買入美國運通,還是買入可口可樂,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的。
尤其是可口可樂公司,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小細節: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一位高層主管發現,自家公司股票的走勢不太對勁,好像有人在偷偷大量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這位高層主管想了想,有這麼大財力可以做這種事的人好像也沒幾個。於是他一個電話打給了巴菲特,問他:「是不是你在買我們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悄悄跟他說:「就是我在買,但這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這位主管聽完,歡天喜地地掛了電話,美滋滋地等著自家公司的股價上漲。
其實,悶聲發大財這事兒在投資界是普遍適用的。之前我在解讀達里奧的《原則》一書時提到過:以前在華爾街,每年都有對沖基金的業績排行榜。一般人都認為,大家肯定希望自家基金的排名越高越好。但實際上,有的基金居然會花錢把自家的名字從榜單上拿下來。因為真正賺錢的基金都清楚,作為一支投資機構,是否賺錢的關鍵,要看它們的交易策略靠不靠譜。
如果誰家基金研究出了一套賺錢的交易策略,就像開動了一台印鈔機一樣,可以源源不斷地賺錢。但如果這套交易策略被別人知道了,那賺錢的機率就自然變小了。所以他們才這麼低調,堅持悶聲發大財。
所以,下次你再聽到有誰在電視或媒體上給你傳授投資經驗和策略,甚至建議你在什麼時間點買什麼股票,你一定要反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些人有時間上電視帶你賺錢,幹嘛不自己賺更多的錢呢?

人生哲學

以上是從投資角度剖析本書,得出的一些精髓體會。我們再從更寬泛的人生角度,看看巴菲特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在講之前,暫時先跳出本書,講講我和巴菲特的一次親密接觸。
2015 年 5 月,是伯克希爾哈撒韋 50 週年的股東大會,那一年我約到了和巴菲特的專訪。能爭取到這樣的採訪非常不容易,所以當時準備了一堆問題,打算跟「股神」打一場持久戰。
萬萬沒想到,這場我想像中的持久戰,到真正採訪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場閃電戰:我向巴菲特提出的所有問題,每個問題的話音還未落,巴菲特就搶著回答,他思維的敏捷程度和大腦的轉速,遠遠甩出我好幾條街。
我當時非常驚訝,他明明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了,為什麼大腦還這麼發達?這個問題的答案,直到我後來看了巴菲特的一部紀錄片才得到了解答。在這部叫《成為巴菲特》的 HBO 紀錄片裡,巴菲特親口說:直到今天,他每天還會花 5-6 個小時來看書和學習。

我當時一下就理解了,巴菲特是一個自己親身實踐終身學習的人, 他每天 80% 的工作時間都用來讀書和學習,這讓他無論是見識、思考能力、還是思維速度都始終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準。
潛能開發大師托尼·羅賓斯曾經問巴菲特:「你這一生最好的投資是什麼?」巴菲特的回答是:「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Invest In Yourself)。」

從演講恐懼到妙語如珠:巴菲特的自我訓練

如果你看過巴菲特的採訪或演講,多半會驚嘆於他的口才和幽默。我這幾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台上講話的只有巴菲特和  查理·蒙格 兩個人,他們可以連續不斷說上 6 個小時,全程高潮迭起,極富智慧的對談頻出,你一點也不會覺得無聊。
但你可知道,巴菲特年輕的時候,是有演講恐懼症的。他自己說,上台公開講話之前,他會緊張到想要嘔吐。為了挑戰自己的短板,他報名參加了戴爾·卡內基的演講訓練營。
訓練營結束之後,他立刻申請了奧馬哈大學的教職,成為了一名老師,拒絕再回到過去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把卡內基演講訓練營的結業證書掛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擺在自己的大學畢業證旁邊。對他來說,這個小小的訓練營就是自己一生最好的投資。
你可能會說,我也知道讀書和學習很重要啊,但我就是堅持不下來,而且平常有那麼多瑣事那麼多誘惑,相比之下,讀書學習好像太枯燥無聊了吧?那巴菲特是怎麼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到的呢?
這就又回到了本書中的內容:書裡面有一篇文章,提到巴菲特到華盛頓大學做一個分享活動,活動上他談到年輕人應該怎樣提升自己。他給大家的建議很簡單:找一個你最崇拜或者最想成為的偶像,然後寫下你為什麼崇拜這個人,以及他身上有哪些你崇拜和欣賞的特質,並開始學習和模仿他,把這些特質變成你自己的習慣。
巴菲特說,只要你現在就開始行動,每天堅持這些習慣,20 年之後你就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一點,也正是巴菲特成功背後的核心。他這一生養成了許多很好的習慣,並且一直堅持了下來。這本書裡就評價他是一個「由習慣構成的生物(creature of habit)」。堅持讀書和學習,正是巴菲特的諸多好習慣之一。
但你想想,巴菲特一度貴為世界首富,掌管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他的生活和工作一定千頭萬緒,他哪有這麼多時間讀書呢?
這裡靠的是巴菲特的另外一個習慣——他習慣了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不」。比如,他不喜歡開會,他就會在保證公司能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主動拒絕各種各樣的會議和活動,把時間留出來,讓他能在辦公室裡好好看書和學習。
但這對於一個掌管了幾千億規模公司的商業大佬來說,是一件非常難以想像的事情。你就想想,馬雲或王健林,推掉各種各樣的活動,每天花 5-6 個小時端坐在家裡看書學習,那個畫面實在是違和。但巴菲特就是做到了。

比爾蓋茲眼中的摯友巴菲特:化繁為簡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巴菲特的另外一個特質:簡單。比爾·蓋茲在這本書裡有句話是這麼評價巴菲特的——當巴菲特給你解釋某個東西的時候,他從來都不會說:「哎你看,我給你講個東西。你不知道吧?我很聰明吧?你是不是對我刮目相看呀?」而是:「哎你看,這個東西太有意思了,而且它非常簡單。你聽完我的解釋,你就知道我花了那麼久才搞清楚這件事情,是有多傻了。
這個評價其實非常高,因為化繁為簡的能力,才是人類能掌握最高級的能力之一。
不僅如此,巴菲特還會在他講話和解釋問題的時候,用很多幽默元素來幫助你理解。當你聽完他的解釋之後,你會覺得,本來很複雜的事情,這麼一解釋,好像的確變得簡單多了。
比如,書裡提到了這麼一個情節:1986 年的時候,巴菲特在當年的致股東信裡說:「去年公司的投資回報有 6.136 億美元,回報率達到了 48.2%。」念完這兩個數字之後,他緊接著補充了一句:「這個回報率,就跟 1986 年哈雷彗星經過地球一樣,這輩子都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他這麼一解釋,讀者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就明白了:公司今年的投資很成功,而且回報率創下了歷史新高。巴菲特只是打了個很簡單的比方,但比他枯燥地給大家念數字要生動得多,也更便於大家理解。
巴菲特把這個「大道至簡」的原則也用在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好不好奇作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巴菲特住的是什麼房子?開的是什麼車?很多人可能覺得,這麼有錢,最起碼也是海景別墅,再配上賓士、勞斯萊斯之類的豪車吧?
但其實,巴菲特現在住的房子,是他 25 歲的時候在美國小鎮奧馬哈買的房子,從他二十多歲一直住到了現在。他開的車,是一輛最普通的凱迪拉克小轎車。
特別是他的房子,我在奧馬哈報導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期間,也去巴菲特家門口參觀過他的房子,那是一棟非常普通的美國家庭住宅,面積不大,唯一的亮點是草坪修剪得很乾淨,門口有一根細細的鐵鍊,算是宣告一下主權:這是私人財產,閒人勿入。
最近幾年,來自中國的投資人和遊客頻繁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期間去奧馬哈參觀,很多人也看過巴菲特的房子,但一看就震驚了:他明明那麼有錢了,怎麼還住得這麼普通?完全看不出來他「股神」的尊貴身份。但其實,這就是巴菲特最大的特點之一,生活上極其簡單:吃漢堡,喝可樂,住民宅。
巴菲特在處理未來遺產分配問題的時候,也奉行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 把絕大部分錢都捐出去,不留給子女。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和比爾·蓋茲一起發起的「裸捐」行動,把自己身家 99% 全部捐出去做慈善,只給子女留 1%。2010 年,巴菲特和蓋茲還專門來中國,試圖說服中國的富豪們也響應「裸捐」號召。
但其實早在 1986 年,巴菲特就探討過自己未來遺產繼承的問題。1986 年 9 月,巴菲特第一次登上了《財富》雜誌的封面,文章裡寫到,他非常不願意把錢留給子女。他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兒一女,他覺得給子女們留個幾十萬美金就可以了。直到他的孩子們開始做慈善基金,他才願意多給他們留一點,給每個孩子分 2500 萬美金。
這筆數字聽起來不小,但跟他的財富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要知道,他現在的身家可有近 800 億美金。而且更過分的是,這個 2500 萬美金,還只能分到他子女們的慈善基金裡,不能留給他們個人。
巴菲特的女兒甚至吐槽道:自家的廚房壞了,老爸都不肯出錢給女兒修。對此,巴菲特是這麼解釋的:「我的孩子們,他們幹什麼我都支持,但他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在這個世界上打出一片天地。不能因為他們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這輩子就可以什麼都不做,那反倒會害了他們。」

回溯巴菲特初出茅廬

我們把時間往回撥 50 年,這本書摘錄的第一篇報導,是 1966 年《財富》雜誌第一次在報導中提及巴菲特的名字。但當時那篇報導並不是為了寫巴菲特,而是寫一位叫做瓊斯的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巴菲特的名字只是被一筆帶過提到,完全沒有任何展開描述。放到現在來看,他相當於在一部電視劇裡跑了個龍套,客串了一把路人甲。
而且別忘了,那篇報導的作者,也就是本書的作者卡羅爾,居然還把巴菲特的名字給拼錯了。當你回頭去看那篇報導的時候,你會發現,像他這麼偉大的投資人,一開始也只是別人故事裡的一個註腳而已。
他花了 50 年時間,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到成為投資界之神、世界首富,再到最後承諾把自己 99% 的財產捐出來獻給慈善,再次變得一無所有,他完成了自己的輪迴。你可以說他是空手而來,但他絕不是空手而去。
這本書裡有一篇文章,是 1998 年的一次公開活動上, 有觀眾提問巴菲特:你怎麼定義成功? 巴菲特是這麼回答的:「成功就是幸福。我現在就是幸福的,我極度熱愛我的工作,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身邊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是我喜歡的人。我不會跟那些我不喜歡的人或生意打交道,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每天都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的,到了辦公室之後,那種狀態該怎麼形容呢? 差不多就是開心地躺在椅子上,在天花板上畫畫。
這段話尤其打動我。其實巴菲特的一生,用一句話就可以形容:「跟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兒。」他在做投資的時候,除了喜歡生意本身,還得同時喜歡做生意的這個人,他才願意下重金押注。
這本書裡提到了巴菲特投資的一家中國公司比亞迪。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毫不掩飾對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欣賞與喜愛,他們甚至對《財富》雜誌說:「王傳福簡直就是愛迪生和傑克·韋爾奇的合體,他既能像發明天才愛迪生一樣解決技術問題,又能像商界傳奇傑克·韋爾奇一樣解決商業問題。」
要知道,巴菲特是很少投資美國之外的公司的,因為他對海外市場既不了解也不擅長。但正是因為他喜歡這個生意,同時也喜歡做生意的這個人,他才願意投資萬里之外的中國企業家。
我當時採訪巴菲特的時候,跟我聯繫對接的是巴菲特的秘書,叫做 Debbie。她從 1993 年開始就是巴菲特的秘書了。巴菲特公司裡的人也幾乎不怎麼換,除了平均每 3、4 年不得不開除一個人之外,幾十年來都是同一批人在和巴菲特一起工作。因為巴菲特是真心喜歡他們,他們也是真心愛戴巴菲特,願意一直陪著他。
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巴菲特自 1991 年認識比爾·蓋茲之後,兩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我這幾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比爾·蓋茲作為固定嘉賓,每年都會到場。每年 5 月初,蓋茲都會放下一切雜務,飛到美國中部小鎮奧馬哈,陪著巴菲特一起打乒乓球,扔報紙,打橋牌,玩得不亦樂乎。
甚至,蓋茲跟他老婆求婚的時候,求婚戒指都是從巴菲特投資的波仙珠寶公司買的。巴菲特還跟蓋茲開玩笑說:「我當年求婚的時候為了買鑽戒,耗費了全部身家的 6%,你也應該這樣。」可見兩人的關係多麼的不一般。
不難看出,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巴菲特都是以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取名叫《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台灣書名譯為《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因為工作對巴菲特來說實在太享受了。作者甚至評價道:因為工作太有趣,導致外出度假旅遊都成了一種折磨;因為對巴菲特來說,工作就是最好的度假旅遊。
我還記得當年採訪巴菲特的時候,在我之前採訪的一個記者問巴菲特:「你已經賺了這麼多錢,為什麼還要投資?投資對你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嗎?」巴菲特眨了眨眼睛,說:「因為好玩啊!」
當時那個記者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但讀完這本書我確定,巴菲特說的應該是真心話。願你也能找到人生中最熱愛的事業,然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也會像巴菲特一樣,跳著踢踏舞去上班。__
(本文經 遠讀重洋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作者:孫思遠,原文標題為 〈 炒股狂賺 800 億,跳著踢踏舞去上班,他憑什麼?〉。)

關於巴菲特、查理蒙格,你可能還會看更多…..


【快來加入 TO 編輯團隊!】
如果你的閱讀習慣總是在尋找或挖掘有潛力的應用與趨勢
對於未來充滿想像與期待,實際行動的次數比想像的計畫還多
總是很勤快地與身邊的人分享你的所見所聞
現在就發信來吧:
TechOrange 社群編輯、實習生持續徵才中 >>  詳細內容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TechOrange 職缺名稱:您的大名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