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Scale 規模 書摘

規模Scale的規律和秘密

The Universal Laws of Growth,Innovation,Sustainability,and the Pace of Life in Organisms,Cities,Economics,and Companies

作者:Geoffrey West  
作者同時是美國 Santa Fe Institute 院長,該院以量化分析的數學與物理思維,研究各種規模的基本問題與重大難題、跨領域跨學科的複雜系統為主
譯者:林麗雪
大塊文化出版   2017年11月 初版一刷 購入


生與死 複雜系統 Complexity 

  • 不管是只活幾年的老鼠,或是人類,或是大象,或是最巨型的生物藍鯨,每個生物的一生心跳總數皆相同,大約15億次,另外,這些生物的血壓也幾乎相同,所以,高血壓與壓力真的會巨幅影響生物壽命。⟹ 人類過去150年來平均壽命已延長一倍,故一生中心跳大約30億次。另外心跳大約是呼吸次數的四倍,心臟幾乎所有的能量,都是用來把血液推進網絡最末端的微血管裡。血管如何避免脈搏回衝抵銷心臟的推力,身體已經自然演化成,離開分支點的分支管道橫切面總面積,與抵達這分支點的主管道橫切面總面積相同。人類最長壽命幾萬年來都沒改變,改變的是初生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以及平均壽命大幅增加。
  • 複雜系統具備相似的縮放法則Scaling Laws,無論是大城市、公司、腫瘤、以及我們生體運作,都是以極為明顯且類似的方式與模式運作。⟹ Compexity 複雜系統
  • 複雜系統普遍特徵:整體會比部分簡單的線性總和更為龐大,整體似乎有自己的生命,幾乎與它個別組成分子的專屬特徵無關。不管是細胞、螞蟻、或是人、或是社會、金融市場等,即使我們瞭解個別組成分子如何和彼此互動,通常也不太可能預測到最後整體的系統行為。
  • 複雜系統中,並沒有中央控制單位;如螞蟻、蜜蜂、人類形成的社會團體、城市等自我組織行為
  • 複雜系統另一重要特徵:他們因應持續改變的外在環境的自我適應與演化能力
  • 複雜系統的研究告訴我們,不要天真的以為將系統拆解成獨立行為的組成分子,另外,系統中某一部份的小擾動,可能會在其他地方,造成巨大的後果 Butterfly Effect。
  • 一直到近30年,科學家才開始認真研究瞭解複雜適應系統的挑戰。⟹ 渾沌、粗略的量化、方法論、不確定性
twisted but true:為什麼我們生體會停止繼續生長,而癌細胞卻永遠會繼續增生?為什麼人類癌症細胞比老鼠少很多?而鯨魚幾乎不會長腫瘤?為什麼大象大約只睡四小時?人類睡8小時?而老鼠要睡15小時?為什麼公司會倒閉?而城市不會滅亡?

能量、新成代謝與熵

  • 熱力學第二定律 ⟹ 當能量被轉化成一種有用的形式時,同時也會產生『沒用的』能量,也就是一種次級副產品『entropy 熵』,in other words,it's inintended consequences 連愛因斯坦都說,這是他相信唯一永遠不會被推翻的通用物理論
  • 所有有機體,為了維持秩序與結構,就必須不斷供應與消耗能量,其中的副產品就是無序狀態(disorder),如自由基。熵非常具有殺傷力,最後我們終將受到各種形式的老化與耗損,隨著系統老化,為了維持、成長、修護、而不斷供應能量將會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有機體生命最終會滅亡的原因也在於此。

縮放與非線性行為

  • 線性 v.s. 次線性sublinear scaling v.s. 超線性superlinear scaling
  • 以生物體重每一公克來說,體型較大的動物實際上比體型較小的動物更有效率。這種隨著規模增加而系統性地節省能量的現象,就稱為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 
  • 幂次法則Power Law:有機體代謝率縮放,遵循3/4幂次法則 ⟹ 大象比老鼠重一萬倍,細胞數量也大約一萬倍,3/4幂次意義在於,大象的代謝率(維持生命需要的能量)只要老鼠的1000倍,故大象的細胞代謝率,只要老鼠的1/10,代謝過程中,大象的細胞損耗率也隨之降低,這就是大象遠比老鼠長壽的基礎。⟹ 這同時也是死亡與老化的科學架構
  • 體積代謝率是非線性的縮放法則,體積增加一倍,代謝率只增加75%,代表體積增加一倍代謝率節省25%。
幕次法則嚴格說來,當尺寸加倍,代謝率會增加2的3/4次方,也就是1.68 (增加68%)書中為便於說明故如此表述,因此代謝率少於75%,以此類推
  • 某隻哺乳動物體積是另一隻的兩倍大,心跳數度會降低約 25%。
  • 所有生命中,4這數字發揮一種根本且幾乎是神奇的普遍作用。

萬物的測量方法 縮放法則

  • 伽利略Galileo現代科學之父⟹比薩斜塔實驗,這個反直覺的觀察違反了2000多年來亞里斯多德的信條:重的物體吊得比輕的物體更快,在伽利略之前,竟然沒有人會想要去實際測試這個顯然是『不證自明的事實』,而且他晚年因為天文科學觀察與聖經相左,竟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獲罪,餘生都被監禁,直到400多年後1992 Pope John Paul二世才平反。⟹ 普世的故有偏見竟然比科學證據和邏輯更重要!而且還被嚴格地遵守著,絲毫沒有檢驗它的意圖 → ex:宗教與迷信
  • 大部分冷氣、暖氣、照明效果效率隨使用空間增加而遞減,故要更超出比例的增加設備。同理,對動物而言,由於代謝和身體活動會產生熱,相對於體型小的動物,大型動物可以散熱的表面積比例較少,故會有散熱問題,因此大象有超大的耳朵,已大幅增加表面積來幫助散熱。
  • 用很有說服力的證據,從正確事實,導致錯誤認知,與誤導推論,最後得到錯誤結果 ⇒如果只是為了大數據而找許多數據,或漫無目的的搜集大數據,卻不去理解根本的機制、架構、與動力法則,很容易被數據欺騙,用錯誤的推論得到錯誤的結果 ➠ 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唯有徹底掌握事物的本質,才能做其他『可能的』預測分析 ➠方法論
twisted but true:
1999~2010年,美國每年花在科學、太空、科技支出的總體預算變化,幾乎完全跟美國自殺人數同步

twisted but true:
物理學家的大型對撞機每秒6億次碰撞數據中,大概只有100次的數據,是值得再深入研究探討的。因此,無論是科學還是數據,都是符合Power Law 極端現象的,科學本質上就是菁英主義,不是所有data都是有用的

twisted but true: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法國的Jeanne Calment 於1997過世,活了122歲又164天,她只有一個女兒,36歲死於肺炎,她唯一的孫子36歲死於車禍。她從21歲開始抽菸到117歲,她一輩子都是獨居而活,直到114歲走路都不需要扶助,他不愛運動,每星期吃一公斤巧克力,愛吃橄欖油甚至加進波特酒飲用,她年輕時還見過梵谷本人,和高更當過鄰居,為了長壽,你自己決定是否要跟進她的生活方式

twisted but true:
理論上體溫稍微降低2度,壽命就能延長約20%~30%,但是為了得到這個『好處』,你必須一輩子都這樣。大幅降低體溫也會有其他不良後果,如同所有複雜系統,在沒有充分了解複雜系統的運作動力與架構之前,只改變系統中一個因素,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 數量級orders of magnitude ⟹ 在地震芮氏規模的應用⟹體積一個級數增加,力量是兩個級數增加⟹對規模的誤解:各年齡的用藥量
  • 藥物傳送以及特殊器官與組織吸收藥物的方式,在很多因素中,代謝率有很重要的作用。就像代謝與氧氣,藥物一般是透過薄膜表面傳送,有時候是透過擴散的作用,有時候是透過網絡系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用藥劑量的因素和表面積有關,而不是和個人或有機體的總重量或體積有關。⟹ 用藥劑量的縮放法則絕不簡單,是一個非常複雜又重要的醫療作業,基本理論架構仍在研究中,仍未被醫界完全理解。
  • 英國工程奇才Brunel 大東方號的失敗案例⟹ 太超前當代的科技創新,演變成財務災難

生命的統一、簡單與複雜

  • 19與20世紀是物理的世紀,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
  • It's a science, but not a Science.只有結合數學物理原理,才會變成真正的『科學』。
  • 巨著On Growth and Form by Sir. Thompson ⟹ 書中提到;意識是一種系統性的突現現象,而不只是大腦中所有『神經路徑與神經元』加總的結果。將身體比喻成精密的機器,必須餵養、維護、修理、最後耗損老化而死亡。不管是動物、汽車、公司、文明,必須先了解維持生存的過程與機制,並考慮到維持生長所需的能源和資源,並將其分配給維護和修復,以對抗具破壞力的『熵』。這思路讓我們先專注在維持生命的『代謝作用』,接者才是去問為何不能持續下去。
  • 生物網絡結構、組織、與動力的理論基礎假設 ⟹ 它們都會填滿空間,具有不變的最終單元,都用最少的能量把液體打入系統
  • 我們血液循環系統的最佳化演化設計,和樹木與植物遵循著相同而簡單的面積保留分支規則,血液脈搏的波在血管分支點不反射的情形,和電力在全國電網能夠遠距離傳送的設計是一樣的原理⟹阻抗匹配

生命的第四維度

  • 成長主要受到能量如何被送到細胞決定;嬰兒在出生時,所有的能量全部都用來成長,很少的能量被用在維護,但成年之後,幾乎所有的能量都是用來維護、修復與替換。
  • 生物與有機體的次線性縮放特性,來自最佳化的網絡環境,以及有關的規模經濟,導致生長是有限度的,以及隨著體型變大,有系統地減慢生活的步調。
  • 三維空間+碎形維度=四維空間 大自然選擇利用碎形網絡的特性,達成能量分配的最大化
  • 生命的第四維度⟹因為我們所有的代謝能量是透過所有的微血管的全部表面積傳輸給細胞吸收
  • 邁向老化與死亡的量化理論 ⟹ 損耗有兩類;物理耗損、化學耗損『如自由基』,老化耗損現象會在有機體內空間均於分佈,最嚴重的損壞發生在網絡的最終單元,在粒線體、微血管與細胞上,在細胞層次上,動物的體型越大,細胞的損壞率也會有系統地變慢,因此相對體型小的動物,大型動物壽命較長。
twisted but true:
健康心跳的碎形維度比較高,心電圖線條會有更多尖刺與不規則,生病的碎形維度較低,心電圖比較平順;健康的心臟與血管系統因此可以承受更大的波動與變化

twisted but true:
人的肺臟體積約一顆足球大小,但是肺泡所有總面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場,呼吸通道所有長度約2500公里,所有循環系統動脈、靜脈與微血管,全部長度約地球圓周2.5倍,約地球與月球距離的1/3


twisted but true:
為何麼清晨看不到太多昆蟲活動?
因為昆蟲必須等待日出,直到溫度上升以增加它們的新陳代謝,才能開始活動。溫度每上升十度,生產速率就加倍。因此假如攝氏10度,相對幾度的上升,就會導致代謝率加倍。
這也是為何全球溫度若是上升2~3度,就會造成成長率與死亡率20%~30%的改變。假如全球暖化趨勢不變,則全球所有尺寸生物,都將大幅增加20%~30%,因此生態系統平衡將被破壞使環境遭遇生態浩劫。⟹ 早在1900年瑞典物理學家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903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瑞典人,榮獲化學獎) 即提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將會造成溫室效應並改變地球表面溫度

從人類世到都市世


  • 指數成長growing exponentially 的全球人口數 ⟹ 人口倍增時間doubling time ⟹1500~1800年全球人口數約從五億到十億,倍增到20億只花了120年,再倍增到40億花了45年,所以全球人口是以比純粹指數更快的加速度在增加人口,因此目前全球人口數比地球上有人類以來過去200萬年加總還多,考量到所有人類生存行為都會消耗能量做的功,因此以能量消耗而言,一個人約消耗自然界30倍的能量(石化燃料等,一個人自然界耗的功約2000卡/約一個100瓦燈泡一天的耗能量),當今全球人口數70億在物理上而言,已經超過2000億人
  • 從科學角度而言;工業革命後真正的開創性特徵是,從一個能量來自可持續性的、太陽供應的開放系統『進步』到不可持續性的、由內部石化燃料供應的內部系統,這改變同時也會造成巨大的熱力學後果⟹ 熵 的破壞與增加
  • 美國工程師Frank Shuman在1912年取得太陽能發電專利,1913年在埃及蓋了全世界第一個太陽熱能發電廠,但是1930年發現並開發大量的廉價石油,因此阻礙了太陽能的進展。


邁向城市的科學

  • 城市的人口每增加一倍,只需另外增加85%加油站,5萬人的小城市,和大100倍500萬人的大城市相比,只需要增加50倍的加油站 ⟹ 符合 0.85 次線性幂次縮放法則 / 生物有機體是0.75
  • 生物界沒有類比物的社經數值如平均工資、GDP等,城市則是以1.15的超線性縮放,表現出系統性的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因此,城市越大,收入越高、犯罪越多、流感病例越多、餐廳越多、產出專利數也越多 ⟹ 全球各地主要城市皆符合1.15超線性縮放
  • 如果有的話,都市社會網路中被最適化的東西是什麼?城市的結構與動力演化,經由人與人之間的最適化連結,以達成社會資本的最大化 ⟹ 主要的動力來源就是人性中的貪婪與渴望更多 
  • 城市符合碎形理論 ⟹ 城市道路分布圖 v.s. 車流量分布圖 v.s 資訊流分布圖
  • 大腦中神經元分佈的碎形 → 社會網絡中隱藏的碎形性質 → 城市的碎形分佈 ➠ 城市營運方式非常分散與碎片化,城市中幾乎沒有絕對的支配團體或是長期壟斷的中心決策單位,與公司相較,城市近乎一種自由放任的氣息,所有好的壞的都會在城市長期共生,而且城市會一面成長,一面變得更加多樣化,讓城市具備更佳的超線性成長吸引力 Multidimensional 多維度 v.s. Unidimensional 單一維度 ➠ 如同土壤;單一作物的耕作方式,讓土地貧脊,唯有多樣化的精耕,土地單位產出才高,土壤才會肥沃與永續
twisted but true:
思考一下,2000年啟用的倫敦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的工程設計重大缺失,設計師居然忽略了共振效應,只考慮垂直運動,而忽略了可能的橫向水平震動

twisted but true:
鄧巴數字:超過六人的聚餐 → X*(X-1)/2 → 6*5/2 就會有15種人際關係,就會產生無法維持下去的共同話題,如果有10人同桌,就有45種人脈關係,而分散成更多小圈圈的單獨談話

twisted but true:
1825年德國詩人、作家、科學家、政治家歌德Goethe 寫的文章,描述城市生活步調、壓力與內容,居然和200年後的社會一樣

twisted but true:
舉重以科學而言,相對於選手的體重分級,其實重量級是所有冠軍中最弱的,而中量級是所有冠軍中最強的

twisted but true:
美國各州各城市的水費大不相同,總是下雨的西雅圖比沙漠地帶的鳳凰城、拉斯維加斯貴了6倍。城市因為水費太便宜,而導致許多無謂浪費

twisted but true:
紐約市的自來水供應,來自北方100英里的河流,並靠深入地下的巨型隧道和重力流,來節省鉅額抽水電力與能源成本
紐約開業最多的行業 → 醫師診所,第二名是律師事務所,第三名才是餐廳,而餐廳在美國許多城市,都是開業行業第一高

結果與預測 生活步調加快

  • 城市生活步調因為社會網絡的超線性動力,會導致生活步調有系統地加速,且遵循1.15超線性法則
  • 平均而言,所有人每天大約花一小時來回上班與通勤,所以交通工具的發明,不是用來縮短通勤時間,而是用來增加通勤距離 ⇒ 步行城市的範圍,大多是五公里,相當於20平方公里的面積,故所有的古城市,大城牆都不會超過直徑五公里。⇒ 因為人步行一小時大約五公里
  • 城市在1960年就發展的很好,2020年也會發展的很好 ⇒ 早在矽谷誕生之前,加州聖荷西就已經奠定了持續成功的基礎,是聖荷西當地人的文化、DNA中的某種東西,協助與滋養了矽谷的超凡成就 ⇒ 本質差異

邁向公司的科學

  • 美國獨立私人公司約有3000萬家,絕大多數都只是幾人小公司,公開上市的只有4000家左右 ⇒ 比例上而言,全世界都大致相同。
  • 全世界所有的公司都具有自相似性,且遵循幂次縮放法則 ⇒ 不同於城市的超線性縮放,公司是比較類似有機體的次線性縮放,導致公司的成長與壽命是有限制的 ⇒ 公開上市的發行公司,10年後剩50%存活,30年後僅剩5%存活率,50年後幾乎99%都消失了⇒ 公司的死亡風險與公司的壽命或規模無關 
  • 生物學上,次線性縮放的特性,可以限制生物的生長規模
  • 奇點的概念 ➠ Singularity ⇒ 定義:數學函數無法以特定方式『順利作用 well behaved』的某個時間點
  • 由於熱力學定律和『熵』的限制,我們在地球,使用石化能源絕對無法持續超線性成長,未來最有可能的典範轉移,或許是某種我們目前還意想不到的東西,或是另一種可能;就是我們根本無法進行下一次的典範轉移與創新,屆時,我們可能就必須妥協並重新定義『進步』,經濟的次線性縮放與成長極限 ➠ 經濟無法永遠持續成長,就像日本
  • 資訊與網路,或許也開啟另一種可能性,讓人類不一定要居住在大都市中,參與多數人的超線性縮放遊戲 ➠ de-urbanize 
結語:立志成為一個以個人生活哲學為基礎的思考工作者,操作,只是研究與分析方法論的持續驗證 ➠ 從一個初始估計出發,尋找一系列的近似解,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 除了數學、哲學、邏輯,所有的『科學』都只是暫時為真的偽科學。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單靠股市打造 2.3 兆身價:比爾蓋茲親自撰寫,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巴菲特的投資功力人盡皆知,但是你可曾想過巴菲特作為一個 87 歲的老人家,為何還能思緒如此清晰、妙語如珠,不僅樂於分享其投資見解,而且還能一輩子樂在工作?
比起人人談論的「巴菲特投資心法」,這篇文章由跟隨巴菲特將近 60 年的《財富雜誌》首席編輯  凱洛.盧米思 主筆,將精彩的故事一一串連,讓讀者一窺巴菲特究竟是如何活出精彩獨特的一生? (責任編輯:劉庭瑋)
提起「股神」巴菲特相關的書,大家耳熟能詳的有《滾雪球》、《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但有一本關於巴菲特的書,早在 2013 年就在美國出版,但直到上個月才被引入到國內——實際上,我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本書還尚未被引進。
TO 編按:《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一書已在 2016 年於台灣出版。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p Dancing to Work」,翻譯過來是《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副標題是「從 1966 到 2013 年,關於巴菲特的一切」。
書出版之後,巴菲特的好基友比爾·蓋茲專門在自己的讀書筆記網站 Gates Notes 上寫了一篇文章,強力推薦這本書。
廣告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好奇:關於巴菲特的書已經很多了,這本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翻完之後發現,不同於巴菲特其他的傳記或特寫,這本書是由一篇又一篇對巴菲特的報導文章彙編而成的。
換句話說,這本書是取材於已經公開的媒體資料,內容絕對客觀真實的。從時間跨度上來說,基本上貫穿了巴菲特的整個職業生涯——從他第一次被媒體報導的 1966 年,到這本書出版的 2012 年底。
以往關於巴菲特的書,都是從作者自己的角度對巴菲特的投資或人生做出闡述。但這本書是把巴菲特的一生用客觀真實的媒體報導給串了起來。而且,其中有不少內容並不是正面報導,有很多是客觀地回顧巴菲特在投資決策上出現的失誤,甚至是站在中立的媒體角度,對巴菲特的投資提出質疑的。
本書的作者叫卡羅爾·盧米斯,她是美國《財富》雜誌的資深編輯。 資深到什麼程度呢?她從 1954 年就開始為《財富》雜誌工作了。那個時候,巴菲特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投資人,是  卡羅爾在 1966 年寫了第一篇提到巴菲特名字的報導。她一路見證了巴菲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投資人,變成享譽全球的「股神」的全過程。
與此同時,她也是巴菲特公司的股東,另外還是巴菲特每年致股東信的友情編輯,每年都會義務幫巴菲特做一些文字潤色的工作。
所以, 卡羅爾不僅是與巴菲特相識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了解他的媒體人。 不過,作者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巴菲特的好友和股東,就丟掉了媒體人的獨立性,也沒有因為巴菲特的成功就對他一味歌功頌德。實際上,就像剛才說的,這本書裡提到了不少巴菲特曾經犯過的錯誤,甚至還有作者自己犯過的錯誤。
比如, 作者剛開始在報導巴菲特的時候,連他的名字都拼錯了。巴菲特名字的英文拼寫是「buffett」,但作者卻少寫了一個 t。 這也間接印證了,巴菲特那個時候是多麼不出名。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台灣書名譯為《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這句「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是巴菲特自己的原話,是他來形容自己對待工作的熱情的。我以前做財經媒體的時候,就一直關注巴菲特的新聞和報導。當時我就經常感嘆他對工作的由衷熱愛——你想, 一個 80 多歲的老人,早就已經成了世界首富,居然不退休,還每天饒有興致地工作,這是種什麼精神?
巴菲特甚至還開玩笑說:自己死後,還會繼續工作五年左右,到時公司的人會準備一個通靈的裝置,負責跟他交流。可見他對工作的熱愛,已經到了“死了都要愛”的程度。
這本書裡幾十篇關於巴菲特的報導,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專業的內容,比如講金融衍生品的,講公司股權回購的。太過專業的內容,我會有選擇性地跳過,從中精挑細選一些具有普適性和啟發性的片段。
書中除了媒體的報導,還有一些是來自巴菲特股東大會的信件摘要;其中有 13 篇文章是巴菲特自己寫的,另外還有比爾·蓋茲親筆寫的評價巴菲特的文章。作者在書中每一篇文章前面,都會附上自己的評語,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和對比當時發生的事情。
具體來說,我會把本書拆分成「投資」和「人生」兩大部分,分別做詳細解讀。

投資精髓

首先要明確的是,雖然巴菲特被稱為「股神」,但他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巴菲特在投資上第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在於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上。
剛才提到,這本書裡有 13 篇文章是巴菲特自己寫的,其中有 3 篇是專門為《財富》雜誌寫的。比如,1977 年有篇文章是巴菲特親筆所寫,講通貨膨脹對股市會有怎樣的影響。具體內容太過細節,在此不多贅述,但結論是:巴菲特在這篇文章裡提到的觀點,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他在文中預測的幾件事情,後來一件都沒有實現。
聽起來是不是很尷尬?但巴菲特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會積極反思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巴菲特每年都會給自己公司的股東寫公開信,比如在 1989 年的致股東信裡,他就提到了過去 25 年自己執掌公司以來犯過的重大錯誤。
比如,巴菲特說他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他投資生涯犯過的最大錯誤之一。這裡要解釋一下,很多人都習慣了把巴菲特每年舉辦的股東大會叫做「巴菲特股東大會」,但其實這個描述非常不準確。巴菲特的公司叫做伯克希爾哈撒韋,所以「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正確叫法其實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
很多人就很奇怪,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個名字怎麼這麼難唸,而且跟巴菲特的名字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到底是家甚麼公司?
這個伯克希爾哈撒韋其實是一家歷史接近 200 年的老公司了,最初成立於 1839 年,主要從事紡織業務。到上世紀 60 年代,這家公司已經因為經營不善瀕臨倒閉。後來巴菲特收購了這家公司,並大刀闊斧地改造了它。
之後巴菲特的所有投資,都是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作為主體來實現的。這家公司後來也成了全世界股價最高的公司,沒有之一。 截止 11 月 22 日,公司股價達到 27.5 萬美元一股,折合人民幣 180 多萬。
但為什麼巴菲特會說投資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他職業生涯的巨大錯誤呢?這是因為,這家公司本質上是一家爛公司。 巴菲特職業生涯初期的投資策略是:尋求一個很低的價格,去收購別的公司;只要價格足夠低,他就能保證有足夠的投資回報。
但後來他在反思自己投資策略的時候發現: 以一個超低的價格,投資一家平庸的爛公司,遠遠不如以一個公平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因為長期來看,一家爛公司是肯定賣不出好價錢的。
如果巴菲特投資的是一門好生意,他應該之後以一個更高的價格,把這家公司給順利賣掉。但他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因為紡織製造業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好生意,所以這家公司最終也砸在了自己手上。
於是,巴菲特索性開始徹底改造這家公司。在 1985 年的時候,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紡織業務被徹底關閉,公司開始轉型成為一家投資公司。在 2010 年的時候,巴菲特甚至說,如果當時不是投資了伯克希爾哈撒韋,他在之後 45 年的收益,也許可以再多出兩千億美金。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提到過另外一位投資大師雷·達里奧,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的掌門人。他在自己的新書《原則》(點擊可讀)裡,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達里奧說自己一個「專業犯錯者」,英文叫 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
說白了,就是以專業的態度,對待我們犯過的錯誤。達里奧奉行一個公式,叫做:犯錯+反思=進步。在他看來,犯錯是常態,而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才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人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進步,還是螺旋式下降走向失敗和滅亡。
好,既然投資大師們都會犯錯,那「股神」總該有些獨一無二的地方吧?這本書裡摘錄了一段 1989 年巴菲特接受媒體專訪時的報導,他提到了投資的本質:投資不是智商的遊戲,IQ160 的人不一定能勝過 IQ130 的人。
巴菲特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把大腦和情緒分割開來。他有句名言,叫做: 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想要做到非常難。
這就好比在開車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在往同一個方向行駛,只有你一個人逆著大家的方向行駛,而且你還得堅信自己是對的,這得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做到?
但這就是巴菲特的一項特殊本領。書中提到了巴菲特和可口可樂公司的故事: 1987 年,美國發生了股災,所有人都在拋售股票,很多公司的股價變得很低。在之後的 88-89 年,巴菲特開始大量收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直到 1994 年才停手,一共買入了 4 億股可口可樂的股票,成了它最大的股東。
當時所有人都忙著逃離股市,所以  巴菲特收購可口可樂股票的價格非常低,平均一股只花 3.25 美金。現在,可口可樂公司的股價已經是 46 美金一股了,翻了有十幾倍。 正是靠著獨一無二的情緒掌控能力和投資眼光,巴菲特才做到瞭如此可觀的投資回報。
有人可能會好奇,巴菲特是生來就這麼厲害嗎?當然不是,他也是靠著不斷精進和提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就拿他每年的致股東信來說,致股東信是巴菲特極具個人特色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如果你讀過他最近幾十年的致股東信,你會發現裡面的內容既有深度又幽默。每年巴菲特致股東信發布的時候,所有投資人也都翹首以盼,期待從裡面學到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巴菲特本人從 1966 年就開始寫致股東信了,而且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寫信的文筆,還是信中的內容,都只能算中規中矩。十年之後,他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證監會)去參加了一個學習小組,專門研究上市公司如何提高與股東溝通的效率。
經過幾年的研究,他開始慢慢對自己股東信的寫作手法和內容進行創新了。經過幾年打磨,到 1980 年左右,他的致股東信已經糅合了自己的投資智慧、幽默、個性等元素,信中的獨特內容,也開始引發更多公眾的關注。
到後來,致股東信就成了巴菲特一個標誌性的內容產出。按作者書中的話說,這些致股東信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商業教學素材,未來很有可能被編寫進商業教科書。而巴菲特把一個標準流程化的致股東信,變成了一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商業教學素材,跟他不斷精進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另外,公眾對巴菲特還有一個誤區: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巴菲特是一個偉大的投資人,是「股神」。其實,巴菲特一開始的時候的確只是一個優秀的投資人,但後來,他變成了一個同樣優秀的生意人和管理者。
作者是最熟悉巴菲特的媒體人,她也是一步步看著巴菲特從一個優秀的投資人,進化成為一個全能的商業大師。她發現,巴菲特在收購公司之後,開始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管理和影響公司。一般被巴菲特看上的公司,都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和良好的品牌價值,很多在行業內已經是龍頭企業,如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迪士尼等等。
但公司是由人組成的,巴菲特如果發現有公司的 CEO 做得不好,他就會動用自己的力量把 CEO 給換掉,然後再為公司匹配合適的管理人才。又因為巴菲特投資的公司很多,而且幾乎每家都是長期持有,所以在此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學習和理解商業的本質。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得出之前的那個結論:以一個超低的價格,投資一家平庸的爛公司,遠遠不如以一個公平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巴菲特之前也和很多投資人一樣,或多或少抱著僥倖的投機心理。
書中就提到,他在職業生涯早期的時候,會用到一個叫做「煙屁股」的投資策略,英文是 cigar butt。 這個策略的具體用法是:只要你以一個足夠低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通常情況下,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多半還會出現一些波動,股價也會有高有低,投資人就有機會以一個不錯的價格把這家公司的股票給賣出去。
雖然他從一開始投資這家公司的時候就知道,長期來看這家公司是沒什麼前途的;但短期來看,因為他買的價格足夠低,所以還是有可能通過股價的波動來獲得利潤的。所以才叫它「煙屁股」策略——你在大街上撿到了煙屁股,雖然已經快被吸完了,但還是有一口可以吸的,把這一口拿出來賣,還是有可能給你帶來一定利益的。
這其實是典型的投機心態。 隨著巴菲特深度投資參與他旗下的公司,他的管理和商業運營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對商業本質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了。慢慢的,他摒棄了以前的投機策略,紮紮實實去做他的價值投資。
巴菲特還有一個特點是: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只投自己看得懂的公司。 這一點說起來幾乎是投資的常識,但很多做股票投資的人卻會忽略這個常識。比如,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和媒體上看到所謂的股評家,你問他任何一支股票,他都可以跟你說一堆看似很有道理的分析,然後你會覺得,專家果然就是專家,就是厲害啊!
我以前在華爾街做媒體的時候,就經常碰到這樣的專家。你在採訪的時候,問他任何問題,他都能跟你侃侃而談,而且看似很有道理。但後來我發現,那些看起來懂得最多的人,實際上是最虛張聲勢的。
這本書裡就提到了比爾·蓋茲對巴菲特的評價,他說,巴菲特從來不投資自己看不懂的股票:「因為我們並不需要懂每一支股票,只要集中精力在自己重點研究的幾支股票,搞懂搞透就好了。」
你可能會抱怨:我是重點研究了幾支股票,但我研究的股票一點都不漲,反倒是我沒有研究的其他很多股票,一直往上漲。我很眼紅,但又不知道該不該投那些上漲的股票。
對此,巴菲特的處理方式是:對於那些你沒有投資的股票,漲了也別後悔。當然,這一點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上世紀 90 年代,美股市場就掀起了一波高科技股票的浪潮,當時瘋狂到了什麼程度?公司名字裡只要有「科技」兩個字的,就算你真正做的業務是賣衛生紙,也能在資本市場上賣個好價錢。
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瘋狂投資科技相關的股票,但巴菲特自始至終都堅決不碰科技股。因為  他只投自己能搞懂的生意,而且還不能只是一般的懂,他要懂到自己可以提前十年預判出最終哪家公司會在這個行業勝出。
但在這本書裡, 連比爾·蓋茲都說,想在科技行業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科技的變化和發展實在太快了。那搞不懂怎麼辦?搞不懂就不投啊! 巴菲特就一直堅持不投科技類股票,任憑股價漲得再高也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選擇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你可能又會問,巴菲特最近幾年不是投資了 IBM 和蘋果嗎?好,就拿 IBM 為例,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本書裡有一篇文章是比爾·蓋茲親筆寫的,講的是自己和巴菲特之間的友情,以及對巴菲特的評價。
但其實,蓋茲和巴菲特兩人相差了 25 歲,算是忘年之交了。而且蓋茲第一次見巴菲特之前,其實是非常謹慎的。因為在他看來,當所有人都在說另外一個人很聰明的時候,他往往會抱著懷疑的態度來質疑這個人;再加上巴菲特跟他完全不在同一個領域,年齡又相差這麼多,他實在沒想出來跟這個老頭有什麼好聊的。
但沒辦法,當時是蓋茲的母親逼著他去見巴菲特的。根據書裡的記載,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是在 1991 年 7 月 5 日,他們開場見面打招呼之後,巴菲特就向蓋茲問了一連串關於 IBM 的問題。
當時巴菲特問蓋茲:「如果讓你從頭建設 IBM,你會怎麼做?在 IBM 裡,哪些是有高增長潛力的生意?另外,你如果當 CEO,你會對公司做出什麼改變?」這幾個問題都非常有難度,兩人也因此迅速拉近了距離。
蓋茲一開始本來是打算提前離席,早點走人的,但因為跟巴菲特聊興奮了,他們兩人就一直在朋友家呆到最後一刻,等所有人都走了,他們才依依不捨的分開。
當然了,這個故事頂多算個花邊新聞。但是,你注意到花邊裡的隱藏訊息沒有?
聰明如你,肯定發現了: 巴菲特至少從 1991 年就開始關注甚至研究 IBM 公司了 ,否則他不會向蓋茲提出那麼多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但巴菲特真正投資 IBM 公司的股票是在 2011 年。也就是說,巴菲特為了投資一隻股票,前後花了至少 20 年時間。
這 20 年的時間,是巴菲特在試圖學習和理解高科技股票背後的商業邏輯和發展趨勢。這也是他之前投資特徵的綜合體現:他雖然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但他本人卻一直在不斷精進,拓展自己的能力域。高科技是他不擅長的領域,怎麼辦?那就花 20 年時間不斷精進,直到自己理解了這個行業,才開始對行業裡的股票進行投資。
相比之下,我們很多人炒股票,聽別人給個小道消息就出手,或者聽到專家的推薦就去買股票,甚至連公司的主營業務都不知道。這種極度草率的投資方式,最後的下場多半是被專業玩家當韭菜一樣收割了。過去幾十年在中國股市,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那正確的投資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在巴菲特看來,正確的投資方法是:找到一家好公司,對它進行透徹的研究,然後長期持有。 真正咬人的狗是不叫的,真正發大財的人,也是悶聲不說話的。巴菲特就不怎麼願意向別人透露投資方面的建議,比如該在什麼時間買什麼股票這種事情,他幾乎從來不說。
所以,巴菲特從來沒給過大家投資建議嗎?其實,也是有過一次的。根據這本書裡的記載,在 1988 年的時候,他曾經在《財富》雜誌上給過一次明確的投資建議,號召大家去買一支叫做「房地美」的美國房屋貸款公司的股票— —這家公司在 2008 年次貸危機的時候名聲大噪,後被美國政府接管。當然了,這是後話。
當時這個投資建議的效果如何呢?如果你聽從了巴菲特的建議,買了房地美公司的股票,你買入的價格僅為 4 美元;十年之後,這家公司的股價變成了 60 美元,翻了有 15 倍之多,你的收益將極為可觀。
但這種明確給出投資建議的情況其實非常罕見。而且,當時巴菲特之所以願意給建議,是因為他自己的公司已經觸達了購買房地美公司股票數額的上限——就算他們想買更多,也買不了,所以他才願意公開自己的投資建議。
但在巴菲特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候,他都奉行了悶聲發大財的原則。無論是他買入迪士尼,買入美國運通,還是買入可口可樂,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的。
尤其是可口可樂公司,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小細節: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一位高層主管發現,自家公司股票的走勢不太對勁,好像有人在偷偷大量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這位高層主管想了想,有這麼大財力可以做這種事的人好像也沒幾個。於是他一個電話打給了巴菲特,問他:「是不是你在買我們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悄悄跟他說:「就是我在買,但這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這位主管聽完,歡天喜地地掛了電話,美滋滋地等著自家公司的股價上漲。
其實,悶聲發大財這事兒在投資界是普遍適用的。之前我在解讀達里奧的《原則》一書時提到過:以前在華爾街,每年都有對沖基金的業績排行榜。一般人都認為,大家肯定希望自家基金的排名越高越好。但實際上,有的基金居然會花錢把自家的名字從榜單上拿下來。因為真正賺錢的基金都清楚,作為一支投資機構,是否賺錢的關鍵,要看它們的交易策略靠不靠譜。
如果誰家基金研究出了一套賺錢的交易策略,就像開動了一台印鈔機一樣,可以源源不斷地賺錢。但如果這套交易策略被別人知道了,那賺錢的機率就自然變小了。所以他們才這麼低調,堅持悶聲發大財。
所以,下次你再聽到有誰在電視或媒體上給你傳授投資經驗和策略,甚至建議你在什麼時間點買什麼股票,你一定要反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些人有時間上電視帶你賺錢,幹嘛不自己賺更多的錢呢?

人生哲學

以上是從投資角度剖析本書,得出的一些精髓體會。我們再從更寬泛的人生角度,看看巴菲特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在講之前,暫時先跳出本書,講講我和巴菲特的一次親密接觸。
2015 年 5 月,是伯克希爾哈撒韋 50 週年的股東大會,那一年我約到了和巴菲特的專訪。能爭取到這樣的採訪非常不容易,所以當時準備了一堆問題,打算跟「股神」打一場持久戰。
萬萬沒想到,這場我想像中的持久戰,到真正採訪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場閃電戰:我向巴菲特提出的所有問題,每個問題的話音還未落,巴菲特就搶著回答,他思維的敏捷程度和大腦的轉速,遠遠甩出我好幾條街。
我當時非常驚訝,他明明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了,為什麼大腦還這麼發達?這個問題的答案,直到我後來看了巴菲特的一部紀錄片才得到了解答。在這部叫《成為巴菲特》的 HBO 紀錄片裡,巴菲特親口說:直到今天,他每天還會花 5-6 個小時來看書和學習。

我當時一下就理解了,巴菲特是一個自己親身實踐終身學習的人, 他每天 80% 的工作時間都用來讀書和學習,這讓他無論是見識、思考能力、還是思維速度都始終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準。
潛能開發大師托尼·羅賓斯曾經問巴菲特:「你這一生最好的投資是什麼?」巴菲特的回答是:「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Invest In Yourself)。」

從演講恐懼到妙語如珠:巴菲特的自我訓練

如果你看過巴菲特的採訪或演講,多半會驚嘆於他的口才和幽默。我這幾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台上講話的只有巴菲特和  查理·蒙格 兩個人,他們可以連續不斷說上 6 個小時,全程高潮迭起,極富智慧的對談頻出,你一點也不會覺得無聊。
但你可知道,巴菲特年輕的時候,是有演講恐懼症的。他自己說,上台公開講話之前,他會緊張到想要嘔吐。為了挑戰自己的短板,他報名參加了戴爾·卡內基的演講訓練營。
訓練營結束之後,他立刻申請了奧馬哈大學的教職,成為了一名老師,拒絕再回到過去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把卡內基演講訓練營的結業證書掛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擺在自己的大學畢業證旁邊。對他來說,這個小小的訓練營就是自己一生最好的投資。
你可能會說,我也知道讀書和學習很重要啊,但我就是堅持不下來,而且平常有那麼多瑣事那麼多誘惑,相比之下,讀書學習好像太枯燥無聊了吧?那巴菲特是怎麼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到的呢?
這就又回到了本書中的內容:書裡面有一篇文章,提到巴菲特到華盛頓大學做一個分享活動,活動上他談到年輕人應該怎樣提升自己。他給大家的建議很簡單:找一個你最崇拜或者最想成為的偶像,然後寫下你為什麼崇拜這個人,以及他身上有哪些你崇拜和欣賞的特質,並開始學習和模仿他,把這些特質變成你自己的習慣。
巴菲特說,只要你現在就開始行動,每天堅持這些習慣,20 年之後你就會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一點,也正是巴菲特成功背後的核心。他這一生養成了許多很好的習慣,並且一直堅持了下來。這本書裡就評價他是一個「由習慣構成的生物(creature of habit)」。堅持讀書和學習,正是巴菲特的諸多好習慣之一。
但你想想,巴菲特一度貴為世界首富,掌管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他的生活和工作一定千頭萬緒,他哪有這麼多時間讀書呢?
這裡靠的是巴菲特的另外一個習慣——他習慣了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不」。比如,他不喜歡開會,他就會在保證公司能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主動拒絕各種各樣的會議和活動,把時間留出來,讓他能在辦公室裡好好看書和學習。
但這對於一個掌管了幾千億規模公司的商業大佬來說,是一件非常難以想像的事情。你就想想,馬雲或王健林,推掉各種各樣的活動,每天花 5-6 個小時端坐在家裡看書學習,那個畫面實在是違和。但巴菲特就是做到了。

比爾蓋茲眼中的摯友巴菲特:化繁為簡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巴菲特的另外一個特質:簡單。比爾·蓋茲在這本書裡有句話是這麼評價巴菲特的——當巴菲特給你解釋某個東西的時候,他從來都不會說:「哎你看,我給你講個東西。你不知道吧?我很聰明吧?你是不是對我刮目相看呀?」而是:「哎你看,這個東西太有意思了,而且它非常簡單。你聽完我的解釋,你就知道我花了那麼久才搞清楚這件事情,是有多傻了。
這個評價其實非常高,因為化繁為簡的能力,才是人類能掌握最高級的能力之一。
不僅如此,巴菲特還會在他講話和解釋問題的時候,用很多幽默元素來幫助你理解。當你聽完他的解釋之後,你會覺得,本來很複雜的事情,這麼一解釋,好像的確變得簡單多了。
比如,書裡提到了這麼一個情節:1986 年的時候,巴菲特在當年的致股東信裡說:「去年公司的投資回報有 6.136 億美元,回報率達到了 48.2%。」念完這兩個數字之後,他緊接著補充了一句:「這個回報率,就跟 1986 年哈雷彗星經過地球一樣,這輩子都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他這麼一解釋,讀者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就明白了:公司今年的投資很成功,而且回報率創下了歷史新高。巴菲特只是打了個很簡單的比方,但比他枯燥地給大家念數字要生動得多,也更便於大家理解。
巴菲特把這個「大道至簡」的原則也用在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好不好奇作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巴菲特住的是什麼房子?開的是什麼車?很多人可能覺得,這麼有錢,最起碼也是海景別墅,再配上賓士、勞斯萊斯之類的豪車吧?
但其實,巴菲特現在住的房子,是他 25 歲的時候在美國小鎮奧馬哈買的房子,從他二十多歲一直住到了現在。他開的車,是一輛最普通的凱迪拉克小轎車。
特別是他的房子,我在奧馬哈報導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期間,也去巴菲特家門口參觀過他的房子,那是一棟非常普通的美國家庭住宅,面積不大,唯一的亮點是草坪修剪得很乾淨,門口有一根細細的鐵鍊,算是宣告一下主權:這是私人財產,閒人勿入。
最近幾年,來自中國的投資人和遊客頻繁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期間去奧馬哈參觀,很多人也看過巴菲特的房子,但一看就震驚了:他明明那麼有錢了,怎麼還住得這麼普通?完全看不出來他「股神」的尊貴身份。但其實,這就是巴菲特最大的特點之一,生活上極其簡單:吃漢堡,喝可樂,住民宅。
巴菲特在處理未來遺產分配問題的時候,也奉行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 把絕大部分錢都捐出去,不留給子女。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和比爾·蓋茲一起發起的「裸捐」行動,把自己身家 99% 全部捐出去做慈善,只給子女留 1%。2010 年,巴菲特和蓋茲還專門來中國,試圖說服中國的富豪們也響應「裸捐」號召。
但其實早在 1986 年,巴菲特就探討過自己未來遺產繼承的問題。1986 年 9 月,巴菲特第一次登上了《財富》雜誌的封面,文章裡寫到,他非常不願意把錢留給子女。他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兒一女,他覺得給子女們留個幾十萬美金就可以了。直到他的孩子們開始做慈善基金,他才願意多給他們留一點,給每個孩子分 2500 萬美金。
這筆數字聽起來不小,但跟他的財富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要知道,他現在的身家可有近 800 億美金。而且更過分的是,這個 2500 萬美金,還只能分到他子女們的慈善基金裡,不能留給他們個人。
巴菲特的女兒甚至吐槽道:自家的廚房壞了,老爸都不肯出錢給女兒修。對此,巴菲特是這麼解釋的:「我的孩子們,他們幹什麼我都支持,但他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在這個世界上打出一片天地。不能因為他們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這輩子就可以什麼都不做,那反倒會害了他們。」

回溯巴菲特初出茅廬

我們把時間往回撥 50 年,這本書摘錄的第一篇報導,是 1966 年《財富》雜誌第一次在報導中提及巴菲特的名字。但當時那篇報導並不是為了寫巴菲特,而是寫一位叫做瓊斯的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巴菲特的名字只是被一筆帶過提到,完全沒有任何展開描述。放到現在來看,他相當於在一部電視劇裡跑了個龍套,客串了一把路人甲。
而且別忘了,那篇報導的作者,也就是本書的作者卡羅爾,居然還把巴菲特的名字給拼錯了。當你回頭去看那篇報導的時候,你會發現,像他這麼偉大的投資人,一開始也只是別人故事裡的一個註腳而已。
他花了 50 年時間,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到成為投資界之神、世界首富,再到最後承諾把自己 99% 的財產捐出來獻給慈善,再次變得一無所有,他完成了自己的輪迴。你可以說他是空手而來,但他絕不是空手而去。
這本書裡有一篇文章,是 1998 年的一次公開活動上, 有觀眾提問巴菲特:你怎麼定義成功? 巴菲特是這麼回答的:「成功就是幸福。我現在就是幸福的,我極度熱愛我的工作,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身邊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是我喜歡的人。我不會跟那些我不喜歡的人或生意打交道,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每天都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的,到了辦公室之後,那種狀態該怎麼形容呢? 差不多就是開心地躺在椅子上,在天花板上畫畫。
這段話尤其打動我。其實巴菲特的一生,用一句話就可以形容:「跟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兒。」他在做投資的時候,除了喜歡生意本身,還得同時喜歡做生意的這個人,他才願意下重金押注。
這本書裡提到了巴菲特投資的一家中國公司比亞迪。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毫不掩飾對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欣賞與喜愛,他們甚至對《財富》雜誌說:「王傳福簡直就是愛迪生和傑克·韋爾奇的合體,他既能像發明天才愛迪生一樣解決技術問題,又能像商界傳奇傑克·韋爾奇一樣解決商業問題。」
要知道,巴菲特是很少投資美國之外的公司的,因為他對海外市場既不了解也不擅長。但正是因為他喜歡這個生意,同時也喜歡做生意的這個人,他才願意投資萬里之外的中國企業家。
我當時採訪巴菲特的時候,跟我聯繫對接的是巴菲特的秘書,叫做 Debbie。她從 1993 年開始就是巴菲特的秘書了。巴菲特公司裡的人也幾乎不怎麼換,除了平均每 3、4 年不得不開除一個人之外,幾十年來都是同一批人在和巴菲特一起工作。因為巴菲特是真心喜歡他們,他們也是真心愛戴巴菲特,願意一直陪著他。
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巴菲特自 1991 年認識比爾·蓋茲之後,兩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我這幾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比爾·蓋茲作為固定嘉賓,每年都會到場。每年 5 月初,蓋茲都會放下一切雜務,飛到美國中部小鎮奧馬哈,陪著巴菲特一起打乒乓球,扔報紙,打橋牌,玩得不亦樂乎。
甚至,蓋茲跟他老婆求婚的時候,求婚戒指都是從巴菲特投資的波仙珠寶公司買的。巴菲特還跟蓋茲開玩笑說:「我當年求婚的時候為了買鑽戒,耗費了全部身家的 6%,你也應該這樣。」可見兩人的關係多麼的不一般。
不難看出,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巴菲特都是以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取名叫《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台灣書名譯為《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因為工作對巴菲特來說實在太享受了。作者甚至評價道:因為工作太有趣,導致外出度假旅遊都成了一種折磨;因為對巴菲特來說,工作就是最好的度假旅遊。
我還記得當年採訪巴菲特的時候,在我之前採訪的一個記者問巴菲特:「你已經賺了這麼多錢,為什麼還要投資?投資對你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嗎?」巴菲特眨了眨眼睛,說:「因為好玩啊!」
當時那個記者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但讀完這本書我確定,巴菲特說的應該是真心話。願你也能找到人生中最熱愛的事業,然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也會像巴菲特一樣,跳著踢踏舞去上班。__
(本文經 遠讀重洋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作者:孫思遠,原文標題為 〈 炒股狂賺 800 億,跳著踢踏舞去上班,他憑什麼?〉。)

關於巴菲特、查理蒙格,你可能還會看更多…..


【快來加入 TO 編輯團隊!】
如果你的閱讀習慣總是在尋找或挖掘有潛力的應用與趨勢
對於未來充滿想像與期待,實際行動的次數比想像的計畫還多
總是很勤快地與身邊的人分享你的所見所聞
現在就發信來吧:
TechOrange 社群編輯、實習生持續徵才中 >>  詳細內容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TechOrange 職缺名稱:您的大名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


摘錄自 2017/12/15 股感知識庫

銀行生意的本質
(1) 銀行的本質是資金融通,賺取利差,只要企業盈利較好,銀行就能持續賺錢
銀行的作用是將閒置資金與資金需求方進行匹配,資金需求方生意的投資收益率需要大於資金的成本,才會有持續的借貸需求。


企業賺取 ROIC 和借貸成本之間差額的收益,銀行通過放槓桿賺取穩定的收益。只要企業的 ROIC 大於借貸成本,那麼銀行的收益和本金就是有保障的,但企業的經營情況再好銀行也享受不了;即便企業經營情況差一點,只要 ROIC 仍然大於借貸成本,銀行的收益和本金仍然安全。


舉例來說,在不考慮借貸成本的情況下,每噸鋼淨利潤 500 元的時候,銀行給鋼鐵企業的貸款自然高枕無憂;即便每噸鋼淨利潤下滑到 100 元,銀行的貸款也同樣是安全的。這樣來看,銀行的收益和本金似乎是寵辱不驚的。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1
從全社會來看,平均收益率應該是社會平均 ROIC,閒置資金的機會成本看似是 0,其實是通脹。正常狀態下,只要不出現停滯型通貨膨脹,那麼社會平均 ROIC 應該始終高於通貨膨脹,所以對於銀行而言,其利差生意在絶大多數時間內都處於空手套白狼的狀態,很容易賺錢。而銀行實際上也是一門足夠賺錢的生意。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2
(2) 月有陰晴圓缺,銀行並不總是穩賺不賠
上面的假設是建立在企業的 ROIC 總是大於借貸成本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很不幸,這樣的假設和有效市場假設中的理性人假設一樣,並不總是對的,而問題和風險就出現在那些假設錯誤的時刻。總有一些生意,他的盈利並不總是穩定的,還是上面鋼廠的例子,一旦每噸鋼淨利潤下滑到 -50 元,並且持續一段時間,那麼銀行的貸款就變成壞帳了。


銀行的收益和風險在表觀上存在時間錯配,而實際上在貸款發生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決定了。


銀行並不是傻子,在不考慮剛兌的情況下,銀行並不會在每噸鋼利潤 -50 元的時候給鋼廠貸款。企業總是在景氣的時候希望擴大再生產,而銀行也更樂意在產業景氣的時候發放貸款,所謂“銀行從來不會雪中送炭,而只是錦上添花”。 


所以當銀行的借貸發生的時候,往往都是產業的景氣不錯的時候,這個時候本金和利息收回的機率是很高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週期的波動,當景氣不好的時候,可能突然之間,銀行會發現本金和利息都收不回來了,從而形成壞帳。


表面上來看,銀行的即期收益和若干遠期收益都是不錯的,但是當企業盈利不景氣的時候風險暴露,所以銀行的收益風險特徵呈現出下圖的情況,看起來似乎收益是當期的,風險是遠期的。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3
由於投資就是放棄當期流動性來獲得未來回報,所以絶大多數投資或者生意都存在收益和風險的時間錯配,這不僅僅是銀行才有的經營特徵。


對於大多數生意而言,負債一旦確定之後往往是比較固定的,比較難改變,很難出現負債端債權人不要求償付的情況,但是生意的資產端的情況卻是不穩定的,投入的要素是未來能否取得當期所預期的回報,這其實是不確定的,對於製造業和銀行都是一樣的。


比如對於大多數同質化依靠成本加成的製造業企業而言,風險在於產能擴張之後,供給增加,使得市場價格下跌導致公司只能跟隨降價,當價格下降太多的時候,企業就虧損了。這種跌價風險在很多週期性產業是難以避免的,不確定的只是發生的時間點。


所以銀行的風險其實在選擇放貸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發生了。

(3) 對銀行而言,穩定才是最好的保護
我們換個角度想,假設現在有兩家公司到銀行申請貸款,其中 A 公司的生意比較穩定 ROIC 長期維持在 10%,B 公司的當期 ROIC 有 20%,那麼貸款給哪家公司的安全性會更高?銀行會優先貸款給哪家公司?


如果 B 公司最差的情況下 ROIC 也有 10%,那麼貸款給兩家公司都是好的選擇;但是如果 B 公司最差的情況下 ROIC 是 -10%,那選擇 A 公司就是更明智的。因為給 A 公司的貸款是穩賺不賠,但是由於 B 公司處於 -10% 投資回報率的時間長短可能無法確定,可能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而出現無力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情況,所以使其成為銀行眼中具有風險的生意。


巴菲特說過:“一個身高 6 尺的人,也可能淹死在平均 5 尺深的河流中”,“一輛連載重合計 5 噸的車輛,行駛在一條承重 10 噸 (而不是 5 噸) 的橋樑上,這就是安全邊際”。對於銀行而言,最好的選擇不是那些盈利能力大起大落的客戶,而是能夠穩定賺錢 (且盈利能力超過融資成本) 的客戶,後者才是穩穩的幸福。所以,如果我是一個銀行的管理層,我會儘可能把資金投放給這些回報相對穩定的領域,把壞帳的可能降到最低。


只有少數擁有護城河的企業可以總是維持較高的 ROIC ,大多數企業的經營情況隨週期而變化難以把握,其本質是企業的收入端不穩定,成本端易升難降,週期性產業尤為突出;而大多數居民則是收入端相對穩定,只是成本端可能階段性不穩定,並且極大機率還是量入為出的,所以居民貸款的穩定性比對公司貸款要容易把握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全球的零售銀行都相對批發銀行享有估值溢價的原因。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4

專注而不瞎折騰的銀行是最好的銀行

資產端的風險控制是核心。如果銀行的信貸大多數發放給盈利能力比較穩定、資產負債表健康的資金借入方,比如公用事業或者個人,那麼這筆貸款的資產質量就相對可控,產生壞帳的機率就會低很多;反之,如果發放給盈利能力高度不穩定、資產負債表不健康的產業,比如批零貿易等產業,那麼其產生壞帳的機率就會高很多。這是各個產業的屬性決定的,並不是銀行的信貸審核能夠解決的問題,所謂選擇重於努力。


不折騰的銀行是最好的銀行。結合高槓桿賺利差的生意本質,銀行經營的核心應該是對於資產端的風險控制,銀行能夠控制的就是決定是否投入某一個領域,優秀的銀行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這和我們做資產管理相似度很高。優秀的銀行應該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避免短期資產擴張的誘惑,才能小心駛得萬年船。否則,當期的蜜糖可能變成後期的毒藥。


股神巴菲特每次都說銀行是一個好生意,只要不在資產上做出傻事,不放壞帳,那就是穩穩賺錢,所以他最多提及的就是富國銀行,一家在美國這樣衍生品市場高度發達的國度,依然堅持把傳統信貸業務作為公司核心業務的銀行,是一家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優秀銀行。


相比之下,花旗 (Citibank) 等當時規模更大的銀行,在衍生品方面投入更多,但是拉長時間來看,反而是費力又不討好。所以蒙格 (Charlie Munger) 補充說到:“世界上的銀行比銀行家要多”,控制慾望不作為比作為要更難。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5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06

簡轉繁雪球)想投資銀行業?魔鬼藏在細節裡__07

大而不倒引發道德風險

銀行大而不倒的地位使得總有人想在這個平台上有所作為,其結果往往不如有所不為。


我們推演一下可能發生道德風險的路徑:想要彎道超車的銀行要擴大市場份額,但是好客戶在任何時候大家都會搶,所以這些銀行大機率需要比較激進,需要對一些資質不是那麼好的客戶發放貸款,並且賭這些人不會發生壞帳,而實際這種邊界可能比較難界定,尤其是當業績壓力和慾望凌駕於風控之上的時候,風控就失效了。


那些不紮實進行客戶積累,希望以簡單的方式彎道超車的銀行,往往會創新性的提出一些新的模式,而新的模式看起來是非常賺錢的,而且一開始也會推進的非常順利,表觀增速非常快。但是,這樣的生意極大機率是沒有壁壘的,因為如果壁壘是那麼容易建立的,那就不會成為壁壘了。成長不難,建立壁壘也不難,但是有壁壘的成長就非常難。


這些新模式背後的風險,可能需要到下一輪景氣週期下行的時候才會暴露,所謂“潮水退去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而那個時候,之前在任的領航者可能已經不在銀行了,而銀行真正的所有者政府不可能不對銀行實施托底。那麼政客達到了其訴求,並且看起來他做的很好,而銀行最終好像也毫髮無傷依然穩健,但是最終受損的是銀行的所有者,也就是政府和全體公民。


專注於優質資產領域,力爭有所為;謹慎對待風險領域,控制慾望,有所不為。
銀行真要想紮紮實實的實現超車,可能就必須像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那樣,老老實實的挖掘零售客戶,用更為豐富的產品和更加專業的服務增加客戶的黏性,持續提高客戶的體驗,增加客戶的轉換成本。另外,要懂得放棄和不作為,放棄和不作為不是睡大覺,而是要控制住瘋狂擴表的慾望,在安全性和成長性之前取得平衡,不去瞎折騰,尤其要放棄那些吃力不討好的領域。


從銀行經營到資產管理



也許是由於職業病,經常會把很多事情和我們的投資一起做類比,偶然發現銀行和投資之間,確實有很多的共通之處。


風險控制是最重要的,穩健成長的規模是風控到位的結果。有人說,健康是 1,其他是 0,有了前面的 1,加在後面的 0 才有意義。對於銀行和基金公司來說,風控就是那個代表健康的 1。在足夠的風控之下的規模成長才是實實在在的成長,才有意義。


由於利差和管理費率都很難改變,所以銀行和基金公司天生對於規模有著原始的衝動。銀行要把貸款放出去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沒有嚴格的審核,那麼規模的擴張就像增加的贅肉甚至腫瘤,而不是健碩的肌肉;在資本市場中,單單從結果出發看問題的話,每年都會有很多股神或者冠軍,這些基金的規模短期能夠迅速的提升。


然而拉長看“一年五倍者眾,五年一倍者寡”,核心在於在無限次重複博弈的市場,大數定律必然有效,沒有風險控制的淨值是不會有持續生命力的,那些依靠短期放大風險,然後暫時因為漲潮而幸運做大的基金,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讓更多的客戶承受虧損,然後給品牌帶來更大的傷害。


反過來,如果能夠持續控制好風險,那麼收益會自然匹配,品牌也會逐步建立。
“有所不為”比“有所為”更難。總有銀行希望有捷徑可以彎道超車,所以銀行折騰;總有人希望搞個大黑馬一夜暴富,所以投資的時候折騰去找所謂彈性品種。人們似乎天生對多巴胺的偏好高於內啡肽。有時候,我會產生一種感覺,部分處於資本市場的人,似乎並不是把替客戶賺錢作為第一目標,而是把證明存在感作為第一目標,他們總會給自己找一些七尺的欄杆來跨,對於那些一尺的槓桿卻視而不見。


比如忙碌於尋找破公司的所謂預期差,而對於那些已經公認的好公司缺乏興趣和耐心;又比如專門找一些明星公司來做空,或者反過來找一些破公司來做多,這種快感就像大家對於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一樣樂此不彼,卻忘記了機率。


找出好公司是一種有所為,耐心的和好公司一起成長是一種更挑戰人性的有所為;抵制小機率事件帶來的巨大刺激是一種有所不為,放棄一夜暴富的思想也是一種有所不為。所有的“有所不為”都是為了要“有所為”,要努力在正確的領域和方向“有所為”,放棄錯誤的領域,努力在錯誤的領域“有所不為”。 這樣才能實現淨值的可持續成長,持續為持有人創造價值。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過去一百年來 美國的頂級公司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摘錄自 2017/12/18 股感知識庫

近日,網站 HowMuch.Net 將過去 100 年裡美國排名前十的頂級公司,按照每 50 年的間隔進行了排序。為了進行標準化的對比,各個時期的頂級公司的估值都考慮到了通貨膨脹因素,各公司按不同行業在圖的左下角進行了標註。

15ff2eda4c3fa973fcfbdea8(圖片來源:howmuch.net)
從這張圖表中,不僅能看到美國各個時期頂級公司市值的變化,更能看到公司類型變化背後美國工業產業的變革和進步。從這張圖表中選取了一些有趣的訊息,結合相關公司的歷史訊息,進行分析並和諸位讀者一起分享。


從公司市值來看,不同時代的頂級公司的市值差異懸殊。1917 年十家頂級公司的總市值不到 1967 年市值最大的 IBM 的一半,而 1967 年十家頂級公司的總市值雖然超過了目前市值最高的蘋果 (Apple) ,但也僅和 2017 年排名第二的 Google 母公司和排名第四的亞馬遜 (Amazon) 市值之和相當。


從排名第一的各家公司來看,1917 年排名第一的美國鋼鐵公司只有 1967 年 IBM 的五分之一不到,而 1967 年的 IBM 和蘋果相比,差距雖然有所減少,但也有三倍之差。


從不同時期頂級公司的平均市值來看,1917 年為 109 億美元,1967 年則躍升到 1234.7 億美元,到 2017 年十家公司的平均市值更是高達 5104 億美元。


從十家公司中排名墊底的公司市值來看,1917 年是美國橡膠公司的 460 億美元,而到 1967 年則變成海灣石油的 580 億美元,再到 2017 年富國公司的 2660 億。每隔 50 年,上一代的市值第一的公司都無法排入下一代的前十。


事實上,圖表中的這些公司大多數仍然存在,但因為經歷了大量的商業模式變化或被競爭對手收購,1917 年和 1967 年排名前十的巨頭們基本上都以「關、停、並、轉」收場。


1917 年的美國橡膠公司和 1967 年排名第三的柯達 (Kodak) 是大多數昔日巨頭公司的代表。美國橡膠公司成立於 1892 年,是當時美國最大的橡膠工業公司,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後來轉型為輪胎生產商,市場規模大大縮小,市值也早已不復當日盛況。


柯達同樣如此,從 60 年代起一直到上世紀末,一直是稱霸全球的膠片生產商,但隨著電子數碼技術和手機的發展,很快就沒落,到 2013 年更是申請了破產。


當然,也有一些公司並未完全沒落,通過轉型保存了一定實力。雖然不復往日盛況,但在該行業仍然是領軍公司。


比如從 1917 年到 1967 年一直位居第二的 AT&T 公司,經過 50 年的發展仍然保持著第二大公司的地位,但在 80 年代達到頂峰之後,因為體量太過龐大,遭到美國政府以「反壟斷」名義強令拆解。而由於未能把握好當時網路技術的變革浪潮,被拆解的 AT&T 主體部分在 90 年代末逐漸走向沒落。但由於在上世紀龐大的財力和技術積累,目前 AT&T 仍然是目前美國排名第二的電信營運商。


相比其他公司走向沒落的大趨勢,標準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算得上特例了。該公司由於壟斷在 1911 年被「肢解」成了 37 個地區性石油公司,1917 年排名第三的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只是其被拆解的子公司之一。


1967 年,標準石油的子公司新澤西標準石油和海灣石油更是攜手在美國十大頂級公司排名中獲取兩席。而在 2017 年,十大頂級公司中,原標準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埃克森和美孚合併後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仍然佔據一席。


百年十大頂尖公司市值變遷圖背後是美國 100 年間的產業升級。根據上圖中的產業分類,我們又重新製造了一張圖,試圖從佔據頂尖公司的工業類型中探尋一百年間美國核心產業的變遷。


1917-2017 一百年來美國頂級公司經歷了怎樣的變遷?-04(百年十家頂級公司產業類型分佈圖 圖 | 極客公園)
從工業類型的變化不難看出,美國的產業經歷了由傳統工業到電子工業再到通訊工業的發展過程。產業逐漸從傳統的粗放型比如鋼鐵廠、橡膠廠到精細化工業比如自動化機器廠商、電影行業、零售行業再到服務型工業中的科技公司、金融公司。


每個時代產業變化背後同樣是技術的變遷,1917 年的美國工業仍然是受益於第二次工業的發展,尚處於電氣化社會的發展完善階段,對於橡膠、石油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而到 1967 年,美國已經基本完成了電氣化革命,而進入工業產業精細化,更加貼近消費者日常需求的產品更受歡迎,比如電影、汽車、零售行業的發展。


而發展至 2017 年,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網路技術的進步和突破下,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等服務產業佔據了主流。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結合 HowMuch.Net 和歷史資料,與以前的頂級公司相比,2017 年中佔據前四的科技公司成立時間都很短,無論是蘋果還是 Google 都沒有超過 40 年,臉書 (Facebook) 甚至連 20 年都不到。再過 50 年,美國頂級公司的排名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如果不再是蘋果和 Google,誰又會是下一個時代頂尖公司?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