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 誰才是對的?

摘錄自 2017/11/20 股感知識庫


約略從去年,或甚至更些時候開始,如果有到處涉略各投資網站或部落格的,或多或少都會發現原本對於投資論點是百家爭鳴,到後來甚至出現煙硝味。除了重申自己的立場外,也開始出現隔空喊話的態勢。


我不想捲入投資理論的爭議中,只是想從旁觀察。在我剛開始寫部落格時,光是寫部落格的人就少了,更不用說以投資為主題的,因此在搜尋上曝光的機會就多了不少。但後來這幾年,許多成功的投資人也樂於分享投資心得,寫投資部落格的人也越來越多,許多甚至上雜誌受訪、出書、上電視、開課等。


在這些成功投資人當中,投資論點當然不會都相同。雜誌每期的投資達人專刊,都會介紹不同手法的投資達人,有的靠選擇權,有的靠技術分析,有的靠基本面,也有的靠對市場動能的敏感度。


這麼多投資方法,到底誰才是對的?誰分享的方法才是可長可久之道?誰才是真理?就我個人的經驗,很難說誰是真理,或者怎樣才是真理。


先說有些人靠選擇權與期貨賺錢,像我可能就不以為意,但不可否認的,也有相當多的人靠選擇權或期貨賺的比我多太多。也有些人靠技術分析或籌碼選股,我會覺得這些股票怎麼買的下手,但同樣的,這些人可能已經有上億身價。


當你覺的有些人的觀念或是投資方法錯得離譜,只是短期矇中,長期肯定走不下去,但往往這個短期,可能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事情。


有些時候可能你覺得這樣的報酬率是極罕見的異類,但事實是當你還在 3%~5% 累積的時候,人家已經是以倍數的資產在看待市場。


我跟朋友曾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市場平均多頭時間長於空頭,假使如媒體所說的,每七年到十年為一個多頭循環,然後接下來約略一到三年的空頭循環,那麼在多頭循環這七到十年中,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敢賭的人就會大賺,至於空頭會不會把獲利吐還回去,也許有些會,有些不會。


一個廣泛的市場策略分析師,無論任何時候猜測市場持平或是上漲,失敗的機率通常不高。在市場總是長期間緩漲急跌下,這個上場的期間也夠讓人變很多花樣。如同房地產從 SARS 沿路上漲一樣,這期間不管是用什麼投資方式,都會賺錢,唯一難過的是那些沒進場還在找尋方法的人。


我自己當然也常常在書店翻每個投資達人的書籍,有些看了我也會搖頭,想說怎麼會選這種股票,但結果呢,時間可能還不夠長來證明我的對錯,但至少這一段不短的時間,人家成功了,而且確實賺進了不少銀兩。


就我自己的歷程,我自己接觸投資的第一本書很少人聽過,叫做「股票神童 – 司徒炎恩」。


可能是因為看起來很簡單,內容又是講年輕人,所以長輩送了這本啟蒙書給我。隨後順著司徒炎恩的概念,接著接觸彼得林區的三部曲。


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開始,但之後呢?我念了商學院,開始學選擇權、學技術分析、學 CAPM、學效率前緣…..甚至看了傑西·李佛摩 (Jesse Livermore) 的書,然後每天盯著線形,試圖感受市場脈動,也試著學習如何當賭徒,學習下注。


跟很多投資朋友一樣,我也在投資旅途上茫然的追逐各種成功的投資法,試圖尋找個投資金盃。雖然自己才走到一半,但至少現在覺得方向很明確。


對於想尋找什麼投資方式才是成功的朋友,我是有以下幾點建議: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誰才是對的-01
1. 這種方式為什麼可行?不是因為有大師背書,也不是因為某張亮眼績效單,也不是你硬記下挑選邏輯,而是你自己從所看、所學的經驗,不斷用反面挑戰這個思維,最後仍證明是可行的,才是好方法。


2. 拿出自己的對帳單,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自己的投資報酬,誠實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3. 瞭解自己的性格,瞭解自己的能力範圍,在雜誌上賺翻倍的人,他的歷練、性格都跟你不相同。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誰才是對的-05
4. 你身邊親眼看過多少人採用這種方式,結果與經驗如何。每隔一段時間去問問看。


5. 你覺得這種方式是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可能成功,還是大多數的人有可能成功。那麼你比較有可能是那極少數人,還是大多數人。


6. 最後,別把投資方法看得太神,最大的成敗關鍵仍是在於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投資客日誌》授權轉載



以巴菲特投資的美國航空 對比中港航空業發展


摘錄自 2017/10/28 股感知識庫


過去「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航空業恨之入骨,甚至造出多個在投資界膾灸人口的金句:「航空股是死亡陷阱」。


在 2007 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他更直接說到:「如果一名有遠見的資本家在萊特兄弟試飛的小鎮 Kitty Hawk 出現,只要將奧維爾‧萊特 (Orville Wright) 射下來,就已經為未來的資本家幫了個大忙。」可見,巴菲特是一度非常討厭航空業。


因為,早年航空業競爭淚烈,令多間航空公司股價大幅下跌甚至破產,大幅影響股神的回報。


不過,近年他的態度已經大幅轉變,並買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約一成的股票。雖然投資行為改變令人詫異,但這篇文章分析了美國航空業值得注意的地方。


總結而言,是因為美國航空業集中度隨著多年前的惡性競爭後開始提升,四大航空公司的市佔額超過七成,步入像現在的電訊業寡頭壟斷時代。所以,即使油價近年下跌,但四大航空公司的票價仍可維持。文章認為這意味它們的護城河比較深厚,故吸引巴菲特投資。


說到航空業競爭,最能夠反映的數據是收益率 (Passenger/Cargo yield) 及運載率 (Load factor) 。如巴菲特所言,航空業的固定開支巨大 (飛機租賃、燃油、工資等) ,但浮動成本較少 (主要是燃油費用比較波動) ,換言之,乘客邊際成本極低。所以,航空公司著緊的是收益率及運載率,只要兩個比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就能取得較佳的盈利。


一旦面對競爭,航空公司做法通常是以減價迎戰,因為乘客對價格比較感敏 (尤其短途) ,所以減價容易維持足夠的運載率,同時令對方乘客減少,增加競爭對手的經營壓力。當各大航空公司都以低價爭奪客戶時,惡性競爭難以避免。


問題是,美國航空業發展良好,是否代表其他地方的航空公司發展一帆風順?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1
簡單起見,我選擇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 (American Airline) 為代表。首先要了解的是,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大部份的航線都是本地航線為主,即往返美國本土,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及中美洲一帶地區,而長途航線的佔比較少。以美國航空的機型而言,超過八成是短途窄體機: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5
然後,我會用香港的航空公司國泰 (00293) 做比較。可以發現,公司所有航線皆為國際航線 (因為香港太小) 。所以,國泰航空的業務模式,其實與全球大部份地區的航空公司有分別,是針對長途旅客,將旅客帶來香港再轉機至亞洲區內其他中小型城市,或將內地及東南亞城市的旅客轉飛至歐美澳洲等地。從機型分布可見一斑: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6
國泰航空的機種以 A330,A350 及 B777 系列等廣體機種為主,截至今年 6 月底有 144 架,佔機隊數目 203 架約七成。能夠與其做直接比較的應該是新加坡航空,以及中東三大航空公司 (但有指政府補貼其燃油成本,故暫時不作比較) 。
更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收益率有嚴重差異。於 2016 年油價長期在低位徘徊,美航每加侖燃油開支下跌 17.6%,公司的主要航線乘客收益率只跌 3.7%,地區航空更只微跌 0.9%,收益率高達 15.47 美分 (編者按:即 0.1547 美元):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7
至於國泰,可以見到公司的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只得 0.515 港元 (2016 年底為 0.541 港元) ,即相當於 6.6 美分,低美航接近六成。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8
個人估計,兩者收益率相差巨大,似乎與國內航線競爭較少,而國際航線競爭較大有關係。
不過之前的文章,沒有說到的是,航空業雖然競爭激烈,但同樣是一種現金流極強的公司,客戶是全世界不同的乘客或旅行社,付錢購票,賬期較短及穩定,或許可以解釋巴菲特為何對航空業念念不忘。同樣以美國航空為例子,可以見到其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經營現金流都超過 60 億美元 (對比去年收入約 400 億美元) ,其實可以將航空業理解為一間「會飛的電訊公司」。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9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航空業與電訊商相似,為何後者的利潤率可以高於前者?


我個人認為與地域局限有關。我們只能用當地數間大型電訊商,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航空公司到外國,地域局限性較低,所以競爭較強。而且部份航空公司受國家政府資助,甚至是國企公司營運,目的不為賺錢,而是吸引人流帶動外來投資,都造成航空業,尤其是國際航線的激烈競爭。


進一步而言,美國四大航空企業,應該與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即國航 (00753) 、南航 (01055) 及東航 (00670) 的業務接近,都是以短途國內航班為主。


不過,中國近年高速發展高鐵網路,某些路線比飛機更省時及金錢,短途航班開始出現競爭,但美國航空公司暫未見此情況出現。兩地航空公司的股價表現,可大致反映出上述分野對兩地航空公司的影響。


受惠美股大牛市及美國航空業盈利持續上升,股價亦拾級而上。巴菲特去年第三季斥資 7.97 億美元買入的美國航空,當時股價仍徘徊在 35 至 40 美元,但現在已升至約 52 美元,升幅有三成後開始減持,一直對航空股念念不忘的巴菲特,憑藉長期觀察,終於獲得回報。按著這個方向思考,未知台灣航空股代表長榮及華航,有沒有值得投資的機會?


一分鐘投資筆記》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輝達在 AI 領域的護城河是什麼?


摘錄自 2017/10/28 股感知識庫


輝達 (NVIDIA) 的股價在 2016 年漲了 3 倍多,2017 年至今又漲了 80%,這麼大幅的上漲到底是對人工智慧概念的炒作,還是企業多年耕耘的厚積薄發?不想明白這個問題,投資人就不可能在股價的上下波動中做到堅定持有。

GPU 是什麼?和 CPU 有什麼不同

簡單來說,  CPU 擅長的是通用邏輯的順序執行,而 GPU 擅長的是特定邏輯的並行計算。現在性能最強勁的 CPU 也只有幾十個核,而 GPU 卻可以輕鬆做到上萬個核。
15ec2ad968b27643fe132d5d.jpg!custom660
GPU 最早是用來做圖形渲染的,它可以並行的計算出各個像素點的值從而快速生成圖象,這個計算的本質就是四維向量和變換矩陣的乘法。

後來人們發現不光是圖形渲染,很多計算任務,特別是現在火熱的深度學習,其本質也是矩陣運算,同樣也可以用 GPU 來加速計算過程。在實際的使用中,CPU 和 GPU 是配合使用的,程式的主體部分仍然由 CPU 執行,但 CPU 會將複雜的計算任務交給 GPU 來處理,如下圖所示。


15ec2baa9c427913feb5e53d.png!custom660
“至於計算力,首先 GPU 不會替代 CPU ,它是攜手和 CPU 共同工作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它稱之為加速器, CPU 是通用型的,什麼場景都可以適用。但是 GPU 在一些專門的問題上有非常大的能量。它的性能要比 CPU 超過 10 倍、50 倍甚至 100 倍。


因此,我們就認為最完美的架構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有萬事皆能的 CPU ,再加上在某些重大計算挑戰方面非常有能力的 GPU ”

輝達在 AI 領域的競爭優勢到底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普及一下基本的電腦知識,就是程式到底是怎麼執行的。我們知道程式是用 C++、Java、python 這些程式語言寫出來的,這些都叫高級程式語言,特點是比較貼近自然語言,適合人去寫和理解,但是用高級語言寫出來的代碼 CPU 是理解不了的,是無法讓 CPU 直接運行的。


CPU 懂的語言叫指令集,這些指令集會直接操縱 CPU 的內部結構,比如寄存器,算術控制單元等等, CPU 指令集絶大多數的工程師都搞不懂,也不需要搞懂。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編譯器會幫我們把用高級語言寫出來的程式翻譯成 CPU 能懂的指令。


另外說一句,現在的桌面電腦和服務器 CPU 已經基本被 x86 指令集一統天下,所有的系統和軟體都是針對 x86 來編譯和開發的。而 x86 的專利基本上就是被英特爾 (Intel) 和 AMD 牢牢的控制在手上,也就是說只有這兩家才能生產基於 x86 的 CPU 。


所以我們老是說為什麼生產不出來自己的 CPU ,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晶片設計和工藝的問題,這個相對來說還好解決,只要堅持追趕總能慢慢縮小差距;另外一個就是 x86 的專利問題,要是英特爾和 AMD 不給你授權你就用不了。有人會說那我就自己搞一套指令集唄,這當然可以,其實也沒什麼技術難度,但問題是現有的所有的操作系統和軟體就會在你的 CPU 上跑不起來,因為不相容,那這樣誰又會來買你的 CPU 呢?


GPU 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想讓你的代碼在 GPU 上跑起來,你就必須有一整套的代碼編寫,編譯和調試環境。輝達的 CUDA 就是這麼一套環境。 CUDA 的全稱是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設備架構。這個架構提供了一整套的C/C++程式接口,各種庫函數,runtime,底層驅動還有完善的技術支持文檔。而且,基於 CUDA 開發的程式只能跑在輝達的顯示卡上。


15ec2bb056c27953fb714cf6.jpg!custom660
這就是輝達的過人之處,當 10 年前 AMD 還在和輝達拼顯示卡時, 輝達的研究員和工程師發現  GPU  稍作改造可以做很多科學計算相關的事情,於是發明了 CUDA 並且不斷投入完善,而當時沒有人做同樣的事情。 CUDA 相當於是建立了一個開發者社區,而且具有“網路效應”:


1. CUDA 具有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的正向反饋效應。因為用的人越多,輝達對用戶的需求和獲得的反饋也會越多,從而更好的改善產品性能。更重要的是,用戶在使用 CUDA 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基於 CUDA 的入門文檔、研究成果、學術論文、開發類庫以及技術討論,這都極大的方便了後來加入的研究者。
CUDA 的開發人員在過去 5 年裡成長了 14 倍超過 60 萬; CUDA 下載量已達 180 萬,僅去年一年便增加了 80 萬。這可以看出整個 CUDA 社區還在壯大和蓬勃發展。


2. 用戶的遷移成本高。社交通訊軟體這類產品的黏性在於,你的整個社交關係鏈都在這個平台上。同樣,很多企業和研究人員之前的代碼,測試基準結果都是基於 CUDA 平台上的,一旦使用別的平台意味著代碼要重寫,重新編譯,之前的測試結果要重新校準,這都是非常高的成本。

AMD 的 GPU 能和輝達競爭嗎?


輝達的老對手 AMD 也推出了 Insinct 系列的 GPU 來和輝達在機器學習這塊競爭,在驅動和開發環境上, AMD 採用的是 OpenCL 。


就像上面提到的,CUDA 是輝達專有的,是一個封閉的體系,用了 CUDA 就意味著必須用輝達的顯示卡。而 OpenCL 是一個開放的標準,用其開發的程式可以跑在任何支持 OpenCL 標準的顯示卡上而不用和具體的硬體廠商綁定。


從通用性上來看,OpenCL 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但是 OpenCL 的致命弱點是其性能和開發的便利性都遠遠比不上 CUDA ,而且因為輝達在 CUDA 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其更新的速度飛快,OpenCL 作為一個開放鬆散的標準卻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來推動,兩者的差距還在拉大。


所以在機器學習這塊, AMD 已經無法撼動輝達的地位,只能做一個配角刷刷存在感。


兩週前,華爾街有家投行對輝達給出了 250 的目標價,這個數字可不可靠另當別論,當分析師在報告中對輝達競爭優勢的評價卻是非常的恰當:


簡單來說,因為先發優勢和累計 100 億美元的持續研發投入,CUDA 已經成為了一個生態系統和 AI 領域的行業標準,而這就是輝達豎起的競爭壁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輝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壟斷者的威脅往往是來自於看不見的競爭對手和範式的變化。intel到現在為止都壟斷著基於 x86 的 CPU ,但手機晶片卻繞過了 x86 ,轉向了基於 ARM 的晶片,現在人工智慧又跑出來了個 GPU 。這就像你守住了一個路口,獲得了收過路費的壟斷經營權,結果隔壁老王又新修了一條路,人都不從你這過了。


我個人覺得在 GPU 這塊,已經沒有任何企業可以挑戰輝達了。但如果你注意 AI 領域新聞的話,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其它的 xPU,比如 Google 的 TPU,還有什麼 DPU,最近英特爾還推出來了神經元晶片,號稱這才是人工智慧的未來。


那麼未來的計算範式會不會出現新的轉移呢?輝達的挑戰者會不會從別的地方冒出來呢?我覺得這些暫時還看不出來會帶來計算範式的轉變,但是值得持續的關注。而關注的重點不是在商業上的宣傳,而是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採用情況。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巴菲特投資思想進階軌跡


摘錄自 2017/11/29 股感知識庫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投資思想是一個不斷進化的投資系統



回顧巴菲特的成長歷程,你會發現,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呈現了非常清晰的階段進化的軌跡。


對巴菲特投資思想發展階段的劃分,一般都是合夥公司階段為早期,控股波克夏 (Berkshire Hathaway) 後至八十年末為中期,九十年代後至今為後期。其劃分方法是根據公司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模式,有一定道理,但嚴格從他個人投資思想的進化脈絡來看不夠準確。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樣劃分的:


第一階段 (早期)  1949-1971 年 (19-41 歲) 。從年代看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投資風格是葛拉漢式的安全邊際法,被後人稱為“價值投資法”,巴菲特自己則戲稱為只買便宜貨的“雪茄煙蒂”投資法。


1949 年,巴菲特 19 歲那年,第一次閲讀葛拉漢 (Ben Graham) 的經典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立即被這本書迷住了。巴菲特的室友伍德說“它對巴菲特而言就像找到了上帝所在。”把這一年作為巴菲特投資思想形成早期的開端是完全有道理的。


1970 年 7 月 17 日,巴菲特在和葛拉漢的通信中寫道“在此之前,我一直是靠腺體而不是靠大腦進行投資。”巴菲特本人甚至把這次經歷比作“保羅走在通往大馬士革的路上”,並且他從中學到了“以 40 美分買 1 美元”的哲學。從此,“安全邊際”的哲學成為巴菲特投資思想的基石。


在這之後發生的幾件事,對巴菲特的進化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950 年 (20 歲) 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拜葛拉漢為師”;

1954 (24 歲) 年巴菲特加盟葛拉漢—紐曼公司,為葛拉漢工作;

1956 年 (26 歲) 成立第一家合夥公司,開始創業;

1959 年和蒙格 (Charlie Munger) 開始相識相知,並在 60 年代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

1962 年巴菲特開始買入波克夏的股票,1963 年成為最大股東,並於 1965 (35 歲) 年巴菲特正式接管波克夏;

1967 年 (37 歲) 巴菲特以 860 萬美元的價格為波克夏購買了國民補償金公司,第一次踏入保險業;

1969 年 (39 歲) ,巴菲特解散了他的合夥企業,專心經營波克夏。


在合夥企業經營期間,巴菲特投資方法按特性先是分為三類,後來發展為四類。巴菲特在 1962 年 1 月份寫給合夥人的報告中將自己的投資方法分為三類:


第一類:Generals (低估類投資) 。
是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投資比例最大。

第二類:workouts (套利類投資) 。
這類投資的價格更多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而非買賣雙方的供求關係。影響投資價格的公司行為包括合併、清算、重組、分立等。與道瓊指數的表現無關。

第三類:Control 控制類投資。
是指要麼控制了這家公司,要麼買入了相當多的股份,從而可以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這類投資也與道瓊指數的表現沒什麼關係。


第一類和第三類可以互相轉化。

如果買入的“Generals”的價格長期在低點徘徊,巴菲特就會考慮買進更多的股份,從而演變成“Control”;反之,如果“Control”的價格在購入幾年內迅速攀升,巴菲特通常考慮在高點獲利了結,從而完成一次漂亮的“Generals”類投資。


巴菲特在 1965 年 1 月份寫給合夥人的報告中,將原來的第一類投資 Generals一分為二:Generals-Priavate Owner Basis 和 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
Generals-Priavate Owner Basis 這是一類被低估的股票,規模較小,缺乏魅力,無人問津。而且其價格遠遠低於這家公司對一個私人股權投資人的價值 (內在價值) 。價格長期低估的話,可以轉化為 Control。


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 是指那些相對同類質地的公司的價格較低的股票。雖然價格低估,但通常規模較大,對私人投資者意義不大,不能轉化為 Control。


早在 1964 年,巴菲特就注意到葛拉漢買進廉價股的策略存在價值實現的問題,並不完美,而且隨著股市的上漲這類投資機會越來越少。巴菲特在 1965 年 1 月的報告中增加的第四類投資 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 可視為一種新的探索。但尚處量變階段,並沒有完全突破葛拉漢的投資框架。


該類投資的最佳案例就是,1964 年巴菲特利用“沙拉油醜聞”將合夥公司 40% 的資金投入到美國運通中,並持股長達 4 年,在隨後的 5 年時間裡,美國運通的股票上漲了 5 倍。


正如蒙格說的,在葛拉漢手下工作的經歷和巨額盈利讓巴菲特的大腦一度阻塞,很難擺脫如此成功的思維方式。


1969 年 (39 歲) 巴菲特讀到費雪的著作《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得到了很大的啟發。而真正使巴菲特擺脫葛拉漢思想束縛、完成進化的是查理·蒙格。蒙格對一家優勢企業的價值有著敏鋭的觀察力,他使費舍的公司特質理論進一步具體化。“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個方向,而不是像葛拉漢那樣只建議購買便宜貨,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視野。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總而言之,遭遇到價值實現的問題,巴菲特才認清葛拉漢“不論本質購買任何公司”的哲學的侷限性,開始將費舍和蒙格的傑出企業擴張價值理論整合進他的哲學中。


第二階段 (中期) 1972-1989 (42-59 歲) 。
1972 年 1 月 3 日,巴菲特接受蒙格的建議,用 2500 萬美元收購了喜詩糖果 (See’s Candies) 公司,以此為開端,蒙格就不斷地推動著巴菲特向為質量付出代價的方向前進。


隨著喜詩公司的茁壯成長,巴菲特和蒙格都意識到“購買一個好企業並讓它自由發展要比購買一個虧損企業然後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扶持它要容易且與快得多。”,這樣的投資思想的形成標誌著巴菲特“從猿進化成人”


巴菲特把葛拉漢、費雪和蒙格的思想結合起來,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進化階段的劃分,可以從巴菲特和蒙格的原話得到佐證。 1997 年,蒙格在公司股東年會上說:“喜詩公司是我們第一次根據產品品質來收購的。”,巴菲特補充道:“如果我們沒有收購喜詩公司,我們就不會購買可口可樂公司股票” 。


這個階段巴菲特的投資方法的顯著特點是,減少套利操作和廉價股票的投資,增加優秀業控制,並利用保險浮存金進行優質企業普通股的長期投資
  • 優秀企業的併購和永久持有:如喜詩公司、內部拉斯加傢俱店
  • 少數“必然如此”的偉大企業普通股的永久持有:如華盛頓郵報、蓋可保險、可口可樂等;
  • 部分“可能性高”的優秀企業普通股的長期投資。
  • 中期固定收益證券
  • 長期固定收益證券
  • 現金等價物;
  • 短期套利;
  • 可轉換優先股;
  • 垃圾債券。
第一階段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角色基本上是葛拉漢式的“私募基金經理”;

第二階段,轉型為企業家和投資家的雙重角色的合二為一。他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個企業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這個階段可以用巴菲特 1985 年的一席話來概括:“我現在要比 20 年前更願意為好的行業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錢。本傾向於單獨地看統計數據。而我越來越看重的,是那些無形的東西。


第三階段 (後期) 1990 至今 (60 歲以來) 。即 90 年代以來。還可以有一種更加精確的劃分方法 — 1995 年 (65 歲) 至今為巴菲特後期。有蒙格的話為證:“過了 65 歲之後,華倫的投資技巧真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進入 1990 年代後,波克夏的未來遇到更大的困難,用蒙格的話說:

1、我們的規模太大了,這將我們的投資選擇限制在被那些常聰明的人所檢驗過的更具競爭力的領域。

2、當前的環境令未來 15-20 年內的普通股與我們在過去 15-20 年內看到的股票將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地說,巴菲特面臨兩難境地:錢太多,機會太少。面對這樣的挑戰,隨著巴菲特的持續學習和滾雪球的威力,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進化到更高的層次,投資技藝更加全面、更加爐火純青。這個階段巴菲特投資思想的進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護城河”概念的提出。標誌著巴菲特評估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和內在價值的藝術更加成熟。1993 年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首次提出了“護城河”概念。他說:“最近幾年可樂和吉列剃鬚刀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實際上還在增加。他們的品牌威力。他們的產品特性,以及銷售實力,賦予他們一種巨大的競爭優勢,在他們的經濟堡壘周圍形成了一條護城河。相比之下,一般的公司在沒有這樣的保護之下奮戰。就像彼得·林區說的那樣,銷售相似商品的公司的股票,應當貼上這樣一條簽:‘競爭有害健康。’”


1995 年 5 月 1 日在波克夏的年度會議上,巴菲特對“護城河”的概唸作了仔細的描述:“奇妙的、由很深、很危險的護城河環繞的城堡。城堡的主人是一個誠實而高雅的人。城堡最主要的力量源泉是主人天才的大腦;護城河永久地充當著那些試圖襲擊城堡的敵人的障礙;城堡內的主人製造黃金,但並不都據為己有。粗略地轉譯一下就是,我們喜歡的是那些具有控制地位的大公司,這些公司的特許權很難被複製,具有極大或者說永久的持續運作能力。”


2000 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根據‘護城河’、它加寬的能力以及不可攻擊性作為判斷一家偉大企業的主要標準。而且我們告訴企業的管理層,我們希望企業的護城河每年都能不斷加寬。這並不是非要企業的利潤要一年比一年多,因為有時做不到。然而,如果企業的‘護城河’每年不斷地加寬,這家企業會經營得很好。”


2、投資戰略的轉變。一個轉變:“由於波克夏的資產迅速膨脹,以及會明顯影響我們業績的投資空間急劇收縮,使得我們必須做出精明的決策。因此我們採用了一種僅需要幾次精明 — 而不是過於精明 — 的戰略,事實上,每年有一個好主意對我們來說就夠了。”這意味著巴菲特採取更加集中持股的投資戰略。


另一個轉變:因為資本的體量越來越大,巴菲特的普通股投資更加專注於尋找在一個細分領域內價值低估的優秀或良好的大公司,實施選擇性反向投資策略,即在一傢俱有持久競爭優勢的大公司遭遇挫折、股價被目光短淺的市場壓低時給以積極關注。這意味著葛拉漢式的不論本質買便宜貨的模式不再適合大塊頭波克夏了。


3、“揮棒”概念的發展。美國超級擊球手威廉姆斯在所寫的《打擊科學》一書中解釋了自己的擊球技巧。它將擊球區分成 77 個單元,每個單元代表一個棒球,只有當球處在最好的單元時 (幸運區) ,他才會揮棒擊球,即使這樣做會面臨三振出局的風險,因為處在最差位置的球將嚴重降低他的成功率。


巴菲特將這一策略和投資作類比,發展了投資領域的“揮棒”概念。1995 年巴菲特在對南加州大學商學院學生的演講中,簡述了這個概念:“在投資時,沒有所謂的必須去擊打的好球。你可以站在擊球手的位置上,投球手可以投出好球;通用汽車投出 47 美元,你若缺乏足夠的資訊來決定是否在 47 美元的價位買進,你可以讓它從眼前流過,不會有人判給你一擊。因為只有揮棒落空時,你才可能被判出局。”


4、三類業務的區分。巴菲特在 2007 年的致股東信中對偉大 (卓越) 、優秀和可憎三類業務做了傳神劃分。


偉大的業務:擁有持久的“護城河”、回報率高而且不需要大量增加資本就可以實現利潤成長的業務,如喜詩糖果公司;優秀的業務: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回報率較高,但為實現成長而需要大量增加資本的業務,如飛行安全公司;可憎的業務:就是那些成長很快、為獲得成長必須提供大量資金,而利潤卻有限或者沒有產生利潤的業務,如航空業。


巴菲特通俗易懂地把這三類業務比喻為三種類型的“存款帳戶” — 偉大的帳戶會支付非常高的利息,且利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優秀的帳戶會支付吸引人的利息,且只有當你增加存款的時候才能獲得這些利息;最後一種是可憎的帳戶,它所提供的利息並不充分,且要求你不斷增加資金以獲得那些讓人失望的回報。


5、跨國投資和收購的突破。巴菲特的首次跨國投資是 1991 年投資英國的酒精類飲料公司健力士;最有代表性的跨國投資則是 2003 年投資中石油近 5 億美元;最有代表性的跨國收購則是  2006 年以 40 億美元購買以色列伊斯卡爾金屬製品公司 80% 的股份,這是巴菲特在美國以外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交易,也是以色列歷史上來自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


前幾年巴菲特在韓國股市也實施了非常漂亮的跨國投資。他簡單瀏覽了投行提供的投資手冊,發現有些財務健全的公司,本益比只有 3 倍,他就挑選了大約 20 檔股票買進,等這些股票上漲五六倍、接近其內在價值時賣出。


6、非常規投資更加多樣化。鼓鼓囊囊的錢包,迫使巴菲特在非常規投資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在 1991 年透過私募的方式投資了三億美元的美國運通俗稱“Percs”的股票,在投資的前三年可以領取一筆特別的股利,在 1994 年八月以前轉換成普通股;1994-1995 年建立了 4570 萬桶倉位的石油的衍生合約;1997 年購買了 1.112 億盎司的白銀;1997 年購買了 46 億美元以帳面攤銷的長期美國零息債券;2002年首度進入外匯市場投資,截至 2004 年底總計持有 214 億美元的外匯部位,投資組合遍佈十二種外幣;同時於同年涉足以歐元為單位垃圾債券市場,至 2006 年總值達 10 億美元;此外巴菲特還進行固定收入套利,並持有其他衍生品合約,這些合約可分為兩大類:Credit Default Swaps (CDS,信用違約掉期合約)、賣出長期的股票指數看跌期權。


值得注意的是,放棄外匯的投資,收購海外公司,是巴菲特不願持有太多美元資產及現金的最新投資策略。正如巴菲特指出,波克夏的主要基地仍在美國,但為了防範美匯繼續下挫,收購海外優質企業,有一舉兩得之效。


總之,後期的巴菲特,思想更加開放,技術更加全面。在常規投資的選擇技巧上更加爐火純青,更加集中投資,而且開始加大了海外投資和併購的力度;在非常規投資上則更加多樣化,更富進攻性。當專家學者把大師的經典策略總結成教條時,大師又進化了。

巴菲特的投資思想是一個開放式的投資系統


巴菲特投資思想是一個開放式的體系,不斷博採眾家之長,為我所用。不僅向其他投資流派、投資行家學習,而且向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高手學習,在生命的每個細節中學習。這也是巴菲特投資思想得以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


巴菲特說:“如果我只學習葛拉漢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像今天這麼富有。”


蒙格認為巴菲特的成功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但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是持續學習的結果。他在 2007 年威斯科年度股東大會上指出:“華倫是這個世界上最佳的持續學習機器。烏龜最終戰勝兔子是持續努力的結果,一旦你停止了學習,整個世界將從你身旁呼嘯而過。


華倫很幸運,直到今天,即便是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他仍可以有效地學習,持續地改善其技巧。華倫的投資技巧在 65 歲後更是百尺竿頭更上一層。作為一直從旁默默關注的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華倫停留在其早期的認識水平上,這個紀錄也就不過如此了。”


讓我們看看巴菲特從其他投資大師吸取了哪些營養:
  • 葛拉漢的三個基本思想觀點:你應當把股票看作許多細小的商業部分。要把 (市場) 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 — 利潤有時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而非參與市場的波動。《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葛拉漢道出了有關投資的最為重要的幾個字眼:“安全邊際。”

  • 費雪的“只有最優異的企業經營與遠景是唯一值得投資的商業價值”和“沒有一個時間適合將最優秀企業脫手”的理論。

  • 蒙格的聚焦高品質企業投資和格柵理論;

  • 彭博的“消費獨占企業”是最佳投資價值的理論;

  • 威廉姆斯的投資價值理論: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在資產的整個剩餘使用壽命期間預期能夠產生的、以適當的利率貼現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 凱因斯 (John Keynes) 的集中投資理論和“我寧願模糊地正確,而不是精確地錯誤。”的思想;

  • 史密斯的保留盈餘是企業的附加價值思想。

  •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 的過早賣出表現良好的傑出公司股份是“拔苗助長”以及在公司表現良好時忙於拋售股票,兌現盈利,卻死抱著令人失望的公司的人是在“剷除鮮花,澆灌雜草”的思想。

此外,巴菲特還從威廉姆斯的擊球技巧,發展了投資領域的“揮棒”概念,他說:“我的工作就是等待輕鬆擊球的機會。”;從韋恩·格蘭斯基的忠告“到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現在呆的地方。”體會到專注於當期收益和短期收益是愚蠢的;從伊索寓言中學到了“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的灌木叢理論,甚至從一個球僮的成功故事發展了“與贏家共事”的經營哲學和投資哲學。


葉問教導李小龍說:“習武的關鍵在於習心。只有心智敏鋭才能從萬事萬物中參悟武道。”


同樣,理財的關鍵也在於理心。只有心智敏鋭才能從萬事萬物中參悟股道。巴菲特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蒙格的思維格柵理論都是同樣道理。


我們務必永遠保持謙卑,敞開胸懷,海納百川,持續學習,思維格柵,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讓自己處在不斷的進化狀態中,永不停息。

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可劃分為常規投資和非常規投資兩大部分


為了便於全面理解巴菲特的投資方法,避免大家把巴菲特的經典投資策略等同於巴菲特投資策略的全部,可以把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劃分為常規投資和非常規投資或者傳統投資和非傳統投資兩部分。下面根據巴菲特後期的投資思想進行劃分:


(一) 常規投資
  • 優秀企業的併購和永久持有;
  • 少數“必然如此”的偉大企業普通股的永久持有;
  • 部分“可能性高”的優秀企業普通股的長期投資;
  • 中期固定收益證券
  • 長期固定收益證券
  • 現金等價物;
(二) 非常規投資
  • 廉價股的階段性持有;即巴菲特合夥公司期間所謂的 Generals。是巴菲特早年的傳統投資,我把他作為巴菲特晚年的非傳統投資。巴菲特前幾年在韓國股市的投資經歷,重溫了這一投資方法,yesterday once more。
  • 短期套利;主要是巴菲特所謂的 workouts,併購套利;此外還包括固定收入套利等;
  • 可轉債;
  • 可轉換優先股;
  • 認股權證;
  • 垃圾債券;
  • 長期零息債;
  • 商品期貨;包括石油期貨和白銀期貨;
  • 外匯期權;
  • 衍生品合約。包括 CDS 和賣出長期的股票指數看跌期權。
從這個劃分大家可以看到,這才是巴菲特投資系統的全貌。但通常認為巴菲特的投資只包括常規投資的前兩項或前三項,這是片面的。巴菲特是技術全面的投資大師。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巴菲特1969年前的交易數據分析


摘錄自2017/3/31 股感知識庫

本文的切入點是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先生的買入股票數據和本傑明·葛拉漢方法作為分析的依據。筆者認為這個學習方法相當必要的。原因有二:

一、以數據說話,不講故事是正確投資的基礎。


二、實際買賣是巴菲特最純粹誠實的動作。而說出的文章語言或多或少有目的性。


雖然巴菲特是一個誠實的長者,但總會有在一些情境下有少許自帶偏見和傳音人自帶經驗性誤解。


為什麼要學習巴菲特呢?這是個愚蠢的提問,他已經被東方人當成股神來看待。筆者也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 》第四版一書中的附錄 471 頁中的查到他驚人業績。


從 1957 至 1969 中無一年虧損。且每年平均複利 29.5%。十三年間獲利 2794.9%。而同期道瓊斯指數十三年只成長 152.6%。 1969 年前期的巴菲特投資收益是他收益最好且最為穩定的時期。
巴菲特各個時期的年均收益情況:

  • 青年時期 (13 年:1956 至 1969 年/合夥企業) :年均 29.5%;
  • 中年時期 (29 年:1970 至 1998 年/波克夏) :年均 26.2%;
  • 晚年時期 (15 年:1999 至 2013 年/波克夏) :年均 8.4%;
  • 波克夏整個時期: (49 年:1965 至 2013 年) :年均 19.70%。

數據可看出後期收益率下降很多。不是因為巴菲特變笨了。由於很多原因:“社會穩定、民眾投資覺醒、金本位丟失、美元由金變紙。” 加上"波克夏.海瑟威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轉型,管理資金量的擴大 (巴菲特晚年曾說過如果小資金投資,可年化 50%。有點吹噓的成份) 和資本利得稅,導至交易成本變大,而不得不改變了他的投資方法,使得巴菲特的公司"波克夏.海瑟威"收益率急劇下降

晚年巴菲特其實是以併購為主兼做股票投資。可惜的是,很多當代學巴菲特方法的人總以晚年方法入手,習慣性認為老年巴菲特的方法更好。當然巴菲特的技術經驗會比年輕時更好,環境與資金量的變換導至巴菲特方法被迫改變。


但對於小資金的普通人,早期煙蒂法更適合。


下圖是巴菲特年輕時買入的股要數據,這也是本文章的重點。筆者將圍繞這些數據進行自問分析。


雪球)巴菲特1969年前的交易數據分析-04
雪球)巴菲特1969年前的交易數據分析-05
  • 動蕩的時代背景
從 1951 年開始美國就進入一個,政治、經濟、軍事都非常動蕩的年代。從巴菲特 1952 年買入"西部保險"的本益比來看,不可思議的只有一倍,意味著你買入一年後就馬上可以收回本金,而且還多了一家"西部保險"這樣有高盈利能力公司。


可見當時的人應該有多麼討厭股票投資。其中最大的原因是 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雖然沒有導緻美國本土戰爭,但是讓美國政治混亂。還有 1962 年爆發古巴導彈危機。這是,人類最接近核戰爭的一次危機。當時悲觀的人應該會悲觀到人類滅亡這種程度。但巴菲特在這麼悲觀的背景下一直買入低價的股票,一直投資。可見越動盪悲觀的環境越有利於股票投資人賺錢。


巴菲特只買最便宜個股,撿煙蒂。


其中大部份股票買入策略是市值低於 (流動資產減去總負債) 三分之一以下買入。這個策略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受到"既使在最差的年景中也不會有不利影響"的評價。在巴菲特合夥公司的十三年內交易中無一虧損(筆者認為既有能力也有運氣成份),另一個班傑明·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的學生與職員華特·許羅斯 (Walter Schloss) 先生成立合夥公司的交易中 1957 年最大跌幅不超過 5% ,以後年景最差 1969 年跌幅也不超過 9%。 (其中債券套利因無法追查,暫不計算) 
葛拉漢陶德式投資方得到強力驗證,其淨流動資產方法被現代人稱為撿煙蒂法,其字面帶有低下、費力的歧義。並且到如此賤價賣股時,公司一般為前景暗淡,虧損不賺錢,且是一般讓人性直覺噁心的企業。根本不被新手和膚淺級價值投資學習者認可。卻是收益最好,最具穩定性,攻守兼備。


有個大大的缺點,就是這類機會不常有的。筆者認為撿煙蒂方法不應該稱為投資方法,應該是屬於資產套利的一種方法。
  • 特別集中的持股

從 1956 年至 1968 年,巴菲特合夥公司成立起,據查數據算,13 年間一共買賣股數量為 16 檔以上股票。當時巴菲特的一般持股時間是 1 至 3 年。我們按均 2.5 年算 (16 X 2.5 ÷ 13 = 3.07) 算出每年平均持股在至少三支以上。既使有一半持股筆者沒查到,也只是六檔而已。


對於每支股票倉位的比重,他也沒什麼講究。"政府僱員保險 (GEICO) “曾經一度達到倉位的 60%。"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倉位曾經達到 40%。在持股數量上和倉位與他的老師葛拉漢相差巨大。堅持用葛拉漢方的超級投資人許羅斯先生總是買入上百隻股票來分散風險。平均年化收益率約 21%。
  • 買虧損的公司
巴菲特堅決買入這樣的公司,佔相當一大部分。新手和膚淺價值投資者遇虧損就不碰,認為有是毒資產,說一大堆不買的理由。一個虧損公司給投資者的本能感覺就是恐懼,怕情況會持續,股價被賤賣,正所謂別人恐懼我貪婪,股神卻去看那些公司的資產財報,著手檢查還完債務是否還有利可圖再以極低價買入。
  • 買入時機特點
發現他總是在公司危機的時候買入股票,不是公司經營危機,就是市場危機,或者國家危機,或者三者相互疊加。


比較出名的案例是藍籌印花公司 (Blue Chip Stamps) 、美國運通公司、可口可樂 (Coca-Cola) 公司、西部保險 (Western Insurance Securities) 公司。上述表格內,很多低於淨營運資本的公司一定處於公司危機的情況下才能把價格壓到那麼低。這些危機直接反映在公司股票的價格,早期的巴菲特有一個相當顯著的特點,只買進當下超合算價格的股票立刻獲得價值收入,也得了安全邊際。聰明的投資者恰恰要學習這個方法。


1968 年前的股神買成長股嗎?



有兩檔,只佔所有可查資料的八分之一。其中大成長股"政府僱員保險"第一次跟隨導師葛拉漢以底於清算價值買入,第二次以 7 倍本益比價格買入,還曾把它賣掉更換 1 倍本益比的"西部保險"擁有極大安全邊際。


筆者在閱讀的史料發現保險行業在當時的美國是不被認可的,很像現在的房地產股一般,這也應該是導致巴菲特買入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半成長股"美國運通"是在吃官司中以低價格買入。這兩檔持股至少在當時看來不是成長股,直至現在自己因經營好轉和一些壟斷優勢變成事後成長股。由此可見巴菲特並沒有刻意的去貪圖股票的成長性,只當成是買一送一的贈品。


關於 1965 年買入紡織股“波克夏.海瑟威”導致巴菲特虧損的解釋。


這家公司是巴菲特投資方法的轉折,即使沒有真實數據表明巴菲特剛買入這家公司頭幾年是虧損的,但筆者與很多價值學習者總覺得這筆交易股神虧了,因為虧了所以巴菲特拋棄了撿煙蒂的方法。


如果按數據來看其實是沒有虧損的,而且買入的後三年的平均年收益率是 37.66%,遠高於平均水平。波克夏的平均收購價為 14 美元,而淨營運資本的價值為 19 美元,這一數值是流動資產減去總債務後得到的,固定資產還不計算在內。與以往的快速清算不同,巴菲特只是將波克夏慢慢變賣,轉成"多元零售"與保險業,其中沒有買入安全邊際的多元零售是真虧損,而紡織廠只是損失了機會成本,如果全換成政府僱員保險會賺進更多,因為有安全邊際的緣故,金錢上的虧損是沒有的,應該還是很有獲利。


還有個筆者猜測的原因,因為巴菲特上一次強制清算公司差點被整個小鎮的人打,所以這次變聰明了,會說明理由,讓人不那麼討厭,並且輕手輕腳辦事。導致讀者誤解。

數據以外的理解延伸


投資成長股的難度


投資者很難判斷成長股,很多成長股判斷方法是事後諸葛法,運氣佔極大成份,而且成長股方法的支持者更加忽視經濟學對價格的定義,想著買入的公司會以每年 30 % 的成長率而對股票支付過於高昂買入成本,過高的商品價格和企業利潤對社會是個強信號,一直向社會廣播著"進入這個行業吧,做這個很賺錢。"便會進入更多的競爭者。


剛入行的競爭者是沒有優勢的,他能做的就是降低自身的利潤,互相競爭導致降低全行業的利潤、成長率自然會下降。基於成長率而買入的股民就會虧損,30% 的成長會有的但持續時間會不太長。


有一本書《The Future for Investors》作者 Jeremy Siegel,提出一個概念叫作"成長率陷阱"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及有效的數據對比讓人大吃一驚 (內容過長這裡不做贅述) 。我們再從另一個方向,應用這個方法的成果上分析:成長股方法的教父"菲利普·費雪 (Philip Fisher) “據說賺了很多錢,但沒有真正數據支撐,業績的可信度不算高,筆者更是確定比巴菲特先生賺的錢少得不是一個數量級。


可斷定在歷史的淘洗中兩者最終收益結果是成長股完敗。並且最至命的缺點是成長股方法難學,主要在於不可量化,每個人能力想法經驗都有不同,會變幻出各種版本與方法,得不到最優方案。


有據可查,得到大費雪真傳弟子兼兒子的小費雪投資收益跑不過指數基金。然而撿煙蒂股,簡單易學,只要克服恐懼偏見就可以,還要加入耐心。


撿煙蒂最關鍵因素,負債。


因為查不到負債這類歷史數據,所以上面的表格就沒有負債這個科目,但煙蒂股最重要的要求是債務的安全。公司是資產、員工、合約組成的,以賺錢為目的存在。


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責任有限的,如果破產清算並且資不抵債,跟據法律,賠償順序是:員工工資 > 國家稅務 > 債權人和優先股 > 公司股東。可看見股東是最後一環,當買入煙蒂股時,投資人就要假設這支股就馬上破產,在三環的層層扣留後還有給股東留下剩餘三分之一的價值分發於股東。這也是所謂的安全邊際。


還有個重要原因:因為本來就對這類公司恐懼可能沒有盈利能力了,銀行是不會放貸給公司,如果流動負債過多,大於流動資產的 0.5 倍以上,容易資金鏈斷裂,加上總債務過多,將會被債務人偏向自己的利益清算,就變得一文不值。葛拉漢的建議是:最好選擇沒有負債的公司,或總負債率低於 30%。

股利的重要性

因為查不到這類數據,所以表中沒有科目,當然股利也很重要。


很多投資者對公司收益率非常看重,卻認為分發股利是浪費紅利稅的行為,倒不如保留這筆利率,用於再發展更多合投資者利益。


筆者卻認為,股息是"責任有限公司"非常重要的因素,假設,一家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上表明"本上市公司不分發股息,直至公司清算"。由於法律規定有限公司規定股東不能抽取資金,只能買賣,那這支股票該怎麼估值呢?一文不值。


可以想像一個公司什麼時候會被清算,就是到不能賺錢後破產才會被清算。筆者認為有這樣一個明性條例或隱性行為的上市公司是不值得用一份錢購買的。將利潤發給股東會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有現金卻不分紅會造成極大的隱性浪費,我們就算往最好的方向想像,假設公司管理層積極向上,他們做事情和發展項目是以做好為目標,那一個新計劃項目能花多少錢?答案是你給多少就會花多少。


省錢是股東的利益,做到最好是管理層的利益,可達到晉升,加薪與好評的目的。當一個人錢多自然會去買最好最有面子的奢侈品,一個公司也一樣。看看美國蘋果 (Apple) 公司的新建的太空總部就知道,外形酷炫,好到沒人覺得它造價高昂,空間浪費,看到蘋果公司的現金儲備就明白了。


那麼,葛拉漢對股息有什麼要求呢?他沒說具體要分紅多少,只要連續有分紅就行,防禦型投資者需要求:股息至少有 20 年連續支付。積極型投資者則要求:目前有一些股息支付。


年輕時的股神會去香港市場仙股裡面找價值股嗎?


“他最喜歡的線索之一是粉單:一週印一次,在一張粉紅色的紙上。這張單子提供了那些小的不能在股票交易所交易的公司的訊息。” — 摘自《雪球:巴菲特傳 (The Snowball) 》記錄巴菲特先生在 1954 年左右的選股行為。


粉單市場對比現在約等於港股的仙股,由於粉單公司可連財務報表都可以不交納,更加危險。由此可證,在仙股裡找價值股是小資金時代的巴神會做的事情。不止如此,跟據猜測他應該還會買入資產肥厚的老千股,直至收購到多數股份再強制分紅或清算。


筆者對於老千股的理解。老千股故名思義是騙股東錢財,利用供股、增發、掏空來稀釋淨資產。在財報上膚淺的表現為:從來不分紅回購自家股票或少量分紅。每年的每股淨資產有減無增,經營性現金流負數較多,融資性現金流量為正數較多或常年大於經營性現金流量。


本文的資料,例證都取自《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 》、《雪球:巴菲特傳 (The Snowball)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巴菲特投資案例集》和網路資料。對以上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