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的大錯誤─供需關係絕對化
摘錄自 2016/11/18 股感知識庫
交易者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將供需狀況絕對化,腦中只記得:供大於求,價格必跌;供不應求,價格必漲。表面上看似合理,其實不然。那麼錯在哪裡呢?錯在他們忘了:供大於求也好,供不應求也好,本身是與價格水平有關的。供大於求是指在一定的價格水平上的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後,是不是還是供大於求就不好說了,有可能跌過頭後,供大於求反而轉化為供不應求了。
舉個例子,拍賣會上有兩張郵票,標價1萬元時,有50個人舉牌,顯然是供不應求;標價10萬元時,只有1個人舉牌,這時還能說供不應求嗎?又比如有報告稱04/05年度當時美國玉米單產有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55蒲式耳/英畝,而去年只有146.3蒲式耳/英畝,這預示著04/05年度新玉米的供給將會超過往年。當大幅增產的消息第一次公佈後,價格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如果玉米價格已經因此而下跌了20%,當這一消息仍舊在相關報告中出現時,是否還意味著是利空呢?一些基本面分析師之所以會在價格形態的底部繼續看空,就是因為犯了將供求狀況絕對化的錯誤。所以,基本面的因素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是相對於價格水平而言的判斷,而不是絕對的判斷。
看一部偵探電影,只有從頭看起,才能理解劇中的人物和情節。如果電影演到一半才進場觀看,由於不知道前情,產生莫名其妙的感覺是難免的。同樣,在期貨交易中,人們對新出現的信息能否理解也與是否連續關注有關。
比如,新進場的交易者看到一則訊息說:世界棉花產量估計會增加10%。第一反應就是看空棉花。但是如果早在幾天之前就有類似的預測認為產量將增加12%,那麼人們的理解顯然就不一樣了。又如,最新報導說:穀物主要生長帶的部分地區氣溫達到華氏100度。這是否能成為做多的理由?如果事實上是過去三週這些地區一直在下雨,那這個消息還真不能算作壞消息。還有,天氣對某地的作物造成了某種損害,損失是真的,並且供應量也減少了,但是市場對之卻沒有反應。怎麼回事?你也許後來才明白,原因是其他地方的供應太多了。而這些消息前面都有過報導,只不過你沒有留心,或當初還沒有入市。
顯然,對相關信息連續追蹤是極其重要的,只有將新信息結合舊訊息一起判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信息。對新入市的交易者而言,尤其要注意避免“電影演到一半時才進場觀看”的尷尬。一方面是入市前多觀察些時間,另一方面是要多花時間回顧瀏覽以往的相關資料。
考慮因果關係不能忽視時間因素
交易者在研究基本面時,有時會進行邏輯推理,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其前提是成立的,也不能忽略時間因素。例如,飼用穀物價格在未來高漲,則禽肉和豬肉價格也將會上漲,於是應該在這些品種上做多。儘管這樣的邏輯推理的確是合理的,但如果忽略了時間因素,很可能最後適得其反。
從長期來看,如果用來製作飼料的穀物原料價格上漲,會增加家禽和豬、牛的飼養成本,確實可能會造成肉的供給減少,價格上漲,也就是飼用穀物價格和禽肉、豬肉價格之間確實存在著正相關的因果關係。但是如果從短期來看,兩者之間正相關關係可能完全不正確。因為當穀物價格提高的同時,肉類價格由於競爭壓力未必馬上能提高。由於飼料價格是實實在在上去了,飼養戶的成本加大了,當他們難以承受時,很可能採取的措施是降價促銷以減少存欄數量。這樣,在短期內,飼用穀物價格和肉類價格之間反而成了負相關關係。誤判,將導致搶先買進肉類期貨的交易者虧損。總而言之,在進行基本面之間邏輯推導時,必須注意時間因素,有一些因果關係可能會立即發揮作用,但也有一些卻存在著時間滯後。
商品成本不一定是價格底線
價格下跌到很低時,交易者難免會將價格與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行比較。的確,價格如果長期低於生產成本,生產者會考慮退出該品種生產,最終導致供應大幅減少,促使價格回升。但是,必須知道,這也需要時間。在大規模減少供應未成為現實之前,價格跌破成本甚至相當一段時間內一直在成本之下運行也是存在可能的。
當然,不同品種的價格,在生產成本之下運行的可能性、持續程度不一樣。一般而言,可以儲存的品種,如金屬銅、鋁、黃金等,生產成本的支撐力度大一些。但對農產品來說,支撐力度就弱得多。即便價格下跌到成本以下,如果供給仍然大於需求,價格就還可能下跌。由於農產品種植的季節性和種植剛性,價格的調整一般至少需要經過1年甚至幾年的時間。
在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上,曾經幾度出現過期貨價格低於農產品成本價格的現象,比如,白糖期貨市場上,糖價居然跌到比包裝袋價格還低的程度,換言之,等於是糖不要錢了。為什麼會如此,因為當時的糖實在太多,由於儲存條件有限,不使用就會自己融化,如果能出售,至少還能回收包裝袋的成本,總比分文不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