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常勝台股書摘


作者:歐斯麥
出版者:法意PHIGROUP
出版日期:2015/5 初版一刷


  • 專注尋找『較為確定』可以降低風險的舒服買點

  • 資訊不對稱優勢,我有嗎?能否將優勢,轉為操作勝勢

  • 交易者無論如何,都必須先有一個自己的觀點,再透過長期專注觀察、紀錄、深度與廣度的多空思考、邏輯推論、再透過操作紀律與資金分配,來小心驗證自己的論點。

  • 即便是謬論,也是一個理論;當中『或許』也包含操作機會。

  • 你到底花多少時間,在思考與執行『如何賺錢』這件事上?

  • 長期投資?你最好再想想吧!是否符合你的人性與性格?  ⟹ ex:2008年巴菲特花50億美金注資認購高盛10%股利永久性優先股 (Preferred shares),價格在133左右,之後又一路下滑至47~你是否真的抱得住?你是否真的等得到價格回升的那一天?當中的機會成本你是否考慮過?當中的心理煎熬你是否hold得住?當中的現金流你是否能等到黎明的那一天?

  • 做生意賺錢講求時機,投資(機) 更是如此!

  • 為你想要的東西付太多錢永遠是錯的!急躁是你的敵人,真正的大行情,很少是沒有一路震盪直衝向上的,往往,你對行情的反應不是太慢,而是太快!所以,跟盤勢保持適當的距離是有心理優勢的。⟹ 若是你只是盯著盤面,你有什麼優勢?

  • 先找出想買的公司,再考慮其價格是否值得進場(現在真的是個有優勢的進場點嗎?),以及進場後的操作策略,還有你打算的操作持有週期與時間 (進場前就要想清楚)
  • 進場前的第一步:想想自己『確定』的限制,與『可能』的優勢
買賣投機,如同做生意
  1. 你總得知道你買的是什麼東西吧?
  2. 你總得知道你買的東西的成分是什麼吧?
  3. 它的成本是多少?未來有什麼賣點?可能賣多少錢吧?
  4. 你要如何增加它的賣點?
  5. 市場會買單嗎?
  6. 它能夠賣給誰?
  • 可融資的股票在急殺20%左右融資率來到135%左右,進入『融資警戒區』
  • 下跌28%左右進入追繳斷頭區(維持率120%以下)
  • 當一檔股票『退稅扣抵稅率』低於個人所得稅率,反而會使你在股利上的獲利打了折扣
時間停損法
  • 買進後如果考量時間機會成本,不妨先賣出退場觀望,待它有意發動行情再加入⟹ 但是要考慮:保持持續關注價量、平均線、利多利空反應、大盤壓力測試等因素。

  • 技術分析與所有指標都不能告訴我們未來,它頂多只能告訴我們過去,跟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事而已。⟹ Trading what you see,Not what you think! 價格是一切的關鍵,多思考價格背後透露出的細節 ⟹ 市場價格會反應所有的資訊

  • 危險訊號 by Jesse Livermore  ⟹ 成交量比前一日增加50%以上,當日創新高後,帶巨量長黑,收盤價又破前一日收盤價,這是相當危險的訊號
  • 伴隨不正常爆大量而來的股價尖頭反轉,要非常、非常小心
  • 收盤價,在季線之上不做空,季線之下不做多(關注平均線的變化,成交量太小,也少介入,以免無法下車)

  • 所有的長期走勢,都是短期價格變化累積而成,短期變化是很難察覺的,所以才需要花更多、更細膩、更專注去專研大盤與價格變化,需要耐心把自己的操作分析架構系統化⟹ 重點是:你必須每天做,而且樂在其中!

  • 持股減碼偏方:
  1. 停止你的幻想、提防短線過於陡峭的漲勢
  2. 角色互換:假如你是空手,你願意用當時價格進場嗎?
  3. 讓自己持股線圖反轉來觀察
  4. 相信你的直覺與盤感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每天少两家公司,股票交易额平均一家不到 6 万 (新三板)



每天少两家公司,股票交易额平均一家不到 6 万,新三板咋了 | 好奇心小数据

摘錄自 2017/7/26 好奇心日報

每天少两家公司,股票交易额平均一家不到 6 万,新三板咋了 | 好奇心小数据
今年 7 月,新三板上线 4 年半,它的挂牌企业总数也首次下滑。
截至 7 月 25 日,新三板有 11278 家公司,比 6 月末少了 36 家,平均每个交易日减少 2.25 家。
尽管新三板同期总交易金额还保持环比 3% 的微弱涨幅,但平均成交价格少了 10%。算到每个公司头上,平均每天股票交易还不到 6 万元。
摘牌速度可能还会增加。今年 3 月,3 家挂牌公司、8 家主办券商因为信息披露不符合规定受到行政处罚。截止到目前还有 100 多家公司没有披露年报,它们面临摘牌退市的可能。
这个上市等于没上的板块,现在的存在意义越来越小了。

新三板成立的时候,曾经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新三板的官方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
有新三板就有老三板,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 2001 年。
当时证监会设立了一套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老三板”这一板块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从主板退市企业的股票交易。由于这个系统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再转板到主板难度很大,不受投资人欢迎
2006 年试点加入新公司,因为交易方式类似、但交易主体不同,“新三板”的叫法便出来了。中关村成了第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到 2013 年正赶上创业潮,证监会将试点范围扩大,与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四地政府分别签署了“新三板”扩大试点合作备忘录。期间成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并于 2013 年 1 月正式挂牌运营。
不同于上交所、深交所对上市企业制定严苛的盈利要求,新三板上市对盈利没有硬性规定。年收入 4000 万以上、股本不少于 2000 万、两年收入增长 50% 以上的公司可以到新三板上市。
新华社把新设立的新三板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很多媒体与投资机构也这么附和。
尽管股转公司副总隋强不同意这个说法,但他曾在 2014 年 12 月底表示,“2015 年新三板市场容量不受限制,胃口大开。未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可能成为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市场。”这么做是为吸引不满足主板上市要求的企业到新三板上市,为它们提供融资平台。

新三板弄来的公司比美国、中国其它交易市场之和还要多,但成交金额则是几千分之一

新三板现在有超过 11000 家挂牌企业,比纽交所、纳斯达克、上海以及深圳证交所挂牌企业之和还要多。
但企业通常上市最终目的是为了融资,投资人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卖出股票、套现退出。新三板如果只是企业数量多、融资增速没能跟上,整个市场将缺少流动性。
这也是新三板目前遇到的问题。
公司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新三板上市门槛低。但上市公司数量多,不等于成交金额就多。
2016 年,10613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交易金额 1912 亿元、每天 5.23 亿元。并且,2016 新三板挂牌数量是 2015 年两倍。
但整个 2016 年,全年交易金额却只比 2015 年多了 2 亿元,增长 0.1%。
1912 亿元也就相当于上证 1 天的成交金额。
而且与新三板上市门槛低于 A 股截然相反的是,它对投资人的准入门槛,比 A 股严格许多 —— 个人投资者资产需在 500 万元以上,可以是银行存款,也包括股票、基金、理财产品。这直接将大多数投资人挡在市场之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三板市场交投不活跃。
A 股对投资人几乎没有限制,成年、有银行账户、到证券公司开户填表就可以了。去年 9 - 11 月,不少券商的新三板业务因为违规开户受到监管机构处罚,他们为资产不达标的客户垫资开户。
除了限制投资人,新三板的交易制度也制约其市场流动性。2013 年刚揭牌运营的时候,新三板只允许协议转让,买方或者卖方必须等交易对手出现,然后通常是双方在线下直接洽谈、商定价格,然后通过股转系统交易。这种交易方式实际上跟未上市企业股权融资的方式差不多 —— 出让股份换取资金。
这要求买方要有比较专业的知识,才能尽可能避免投资失误。但如果投资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超过 500 万的资产,他们通常会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比如可以投资拟登陆 A 股的公司、参与 A 股企业定向增发或是在 A 股进行交易,赚取更多收益,而不一定选择经营业绩不如 A 股的新三板公司。
2014 年,股转公司引入做市商制度,目的是增加股票交易频次,但还是跟 A 股的交易方式不同。做市商是证券公司,它相当于经纪人,代理新三板公司交易它们的股票。买卖双方不可以直接交易,由证券公司同时提供卖价和买价,以报价和投资者达成交易。
谈到新三板缺乏流动性、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以及股转公司加强监管的举措,前私募股权投资经理王泽宇对《好奇心日报》表示,新三板挂牌数量减少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觉得监管层清理新三板数量主要还是要维护新三板的投资价值。这其实是市场行为,你不能无限发,否则就没投资者了。”

控制企业质量,可能已经晚了

现在股市里的钱都在往大公司流动。小公司也会有投资人买,但基本买入之后隔几天就卖,而且不会一直买。
通常代表 50 家规模和业绩相对最大、最好企业的上证 50 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 15.5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 4.51%。
相比较之下,代表 500 家中小私营企业股价的中证 500 指数今年跌 1.76%,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 13.96%。
这里有政策的影响。7 月第一周,在证监恢复每周审核通过 8-10 家企业的频率后,创业板指数此后在 6 个交易日内跌了 9.93%。
基本上是 6 天跌掉半年积累的涨幅。
通常创业板是新三板转板的主要目的地。它也面临新三板市场扩容、流动性减少的问题。
上交所发行上市中心执行经理顾斌今年 4 月表示,截至 2016 年底,共有 289 家新三板企业发布了拟申请在 A 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公告,占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 2.84%。
截至一季度末,申请在 A 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数目增至 400 家。其中有 211 家企业处于 IPO 上市辅导阶段,这意味它们已经处在上市流程中;有 78 家企业已申报材料并获证监会受理,处于 IPO 排队审核阶段。
去大公司的钱越来越多。
制图:冯秀霞
题图/WP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現代鍊「鋅」術-公司介紹:台灣鋼聯(6581)



現代鍊「鋅」術師台灣鋼聯

摘錄自 2016/10/14 萬寶週刊

【撰文/莊正賢】
剛掛上興櫃的台灣鋼聯(6581)說是一家非常特別的公司,最令人矚目的絕對是他陣容堅強的股東群如東和鋼鐵(2006)、豐興(2015)、海光(2038),未上市櫃的還有協勝發、建順煉鋼等等,國內的煉鋼廠幾乎一字排開在股東名單上,究竟鋼聯有什麼樣的特別之處可以獲得眾多煉鋼廠的支持呢?我們親自前往彰濱工業區這座濱海的工廠一窺究竟。

以國內鋼鐵業來說主要分為2種,一是以中鋼自己自成一格的高爐煉鋼,原料主要是以鐵礦砂、焦煤等煉鋼;非中鋼的煉鋼廠則都是以電弧爐為煉鋼工具,原料多為「廢鋼」,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回收再利用的展現,然而由於煉廢鋼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會產生有害事業廢棄物「電弧爐煉鋼集塵灰」(以下簡稱集塵灰),而這也是鋼聯成立的最大目的:「集塵灰處理及再利用」。

有害廢棄物受管制 政府主導成立鋼聯
說到鋼聯的成立緣由不得不談一下「集塵灰」,以廢鋼為原料來煉鋼的話,無法避免原料中含有許多鍍鋅鋼板或塗滿表面塗佈元素的鋼製品,甚至還有一些塑料化合物的存在,透過電弧爐1600℃熔煉時,許多沸點較低的金屬元素如鋅、鉛等元素會揮發與懸浮微粒結合,還有也會產生戴奧辛等成分,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經集塵設備收集起來便稱為集塵灰,以往未管制的時候各家鋼廠都隨處棄置這些有毒物質,直到後來環保署將集塵灰列為「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明定煉鋼廠需針對這項廢棄物做適當處置,於是在行政院環保署和經濟部工業局共同輔導下,由豐興主導的台灣鋼聯便成立了,隨後更加入東和、海光等共12家鋼鐵業者,在共同處理專法規定中,有集塵灰回收處理需求的業者都必須成為股東,而且前述股東必須持有公司7成以上股權,也因此讓鋼聯成為國內集塵灰處理的寡占龍頭,囊括了97%的市占率。

國內需求趨緩 獲利受鋅報價影響大
鋼聯成立以後便在國際上找尋適合的技術,最後相中了旋轉窯處理技術這個集塵灰主流處理方式,並從德國引進第1座旋轉窯和相關技術,然而當時卻因為國內對這項技術非常陌生,幾乎沒有相關技術人員,因此在剛開始時非常辛苦,88年引進的第1座旋轉窯花了5年的時間才達到設計的5萬噸處理量,完全沒有辦法消化國內每年10萬噸以上的集塵灰產生量,環保署又規定煉鋼廠的集塵灰不許運出廠的情況下,國內貯藏的集塵灰一度達50萬噸以上,也讓鋼聯加緊產能去瓶頸化,並著手第二座旋轉窯的擴建,目前兩座窯年處理量達20萬噸,應付國內每年15萬噸的集塵灰產生量綽綽有餘,今年上半年也處裡完國內所有貯藏的集塵灰。


方總帶領我們參觀廠內2座旋轉窯並詳細的解說著,旋轉窯外觀是一根橫放的巨型圓柱體,以2%的角度傾斜,透過緩慢的旋轉讓集塵灰和砂石混合物從入口一路轉到出口,長約50多米的旋轉窯共有4道工序,共需6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處理完成,最後除了提煉出氧化鋅以外,其餘有害物質會與砂石泥土等燒結成無害的爐碴,可以直接運用在鋪路與級配替代料上。剛剛提到的氧化鋅也是鋼聯最重要的產出,富含58%鋅元素的氧化鋅一樣可以用作為煉鋅的原料,鋼聯將這些產出的氧化鋅賣給國外煉鋅廠的收入甚至佔整體營收達7成,由於販售氧化鋅的報價直接與倫敦金屬交易所鋅期貨連動,所以獲利能力受鋅價波動影響大,以今年來說,鋅價一路回升,就直接帶動鋼聯的整體毛利率。


拓展多元化處理業務
說到這裡,應該有精明的讀者已經疑惑到,鋼聯集塵灰目前處理量每年可達20萬噸,但國內集塵灰的產生每年只有15萬噸,而且過去國內的貯存量在今年都消化完畢,那未來鋼聯的成長動能在哪裡呢?那就是其他廢棄物處理,像是污染土壤、焚化爐水洗飛灰、廢鋅錳乾電池、紡織及漿紙有機污泥、及未水洗焚化飛灰等等,正如前面所述,集塵灰的處理過程中會加入製程所需原物料如焦碳(還原劑)及矽砂/石灰/消石灰/替代料(造碴劑),用意就是要回收集塵灰中低沸點之重金屬成為產品粗氧化鋅,其他高沸點重金屬則燒結成公告再利用編號44號旋轉窯爐碴,而這過程中可以用污染土壤污泥飛灰等物質取代矽砂與集塵灰一同燒結,處理集塵灰的同時也將污染土壤等其他廢棄物燒結成無害可再使用之物質。鋼聯已經通過環保署土基會申請取得一年約7萬噸污染土壤的處理量,而且是唯一取得可以收集全台灣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廠商。方總也說鋼聯也會開出比掩埋廠更具競爭力的處理費來吸引有污染土壤處理需求的廠商,放眼國內數10萬噸的污染土壤,這將會是帶動鋼聯營收的重點項目。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198期】

【港股解碼】長城汽車中期業績快報出爐,傳統汽車凜冬將至?


【港股解碼】長城汽車中期業績快報出爐,傳統汽車凜冬將至?

摘錄自 香港 財華網

7月22日,長城汽車(601633-CN)公布了公司2017年中期業績快報,數據讓人大跌眼鏡。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SUV汽車制造商,壹直以來長城優良的業績以及公司的良性發展都讓它的股票成為A股中難能可貴的白馬股,但是長城中期凈利潤竟然同比下降了49.26%,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公司業績變得如此“不堪”?
業績同比下降,打廣告花費增多
   
來源:長城汽車中期業績快報
從快報中的部分財務數據披露來看,長城汽車中期營業總收入同比小幅下降,但是利潤總額、凈利潤及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卻如同腰斬壹般,均同比下降超過四成七。  
來源:wind資訊
 
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汽車總銷量達到46萬輛,同比去年的銷量還要高。可見汽車銷量較去年提升了,但是凈利潤卻降低了。
  
來源:長城汽車中期業績快報
 
對此,長城汽車在業績快報中提到是促銷、廣告宣傳以及研發的費用增多導致凈利潤減少,並且因為促銷影響了收入及毛利率,而通過媒體推廣使得廣告宣傳費增幅較大,並且為了保持產品競爭力,科研費用也在擴大。
這反映長城汽車目前在汽車領域的地位正受到挑戰,公司加緊促銷來提高存貨周轉率,而花更多的錢打廣告也是為了擴大品牌效應,推銷產品。至於科研費用增加代表了公司正在加緊投入下壹代產品的研發,也說明市場上出現的競爭產品已經威脅到了長城汽車目前推出的產品,所以急需推出下壹代產品來保持公司在壹些領域的領先地位。
傳統汽車行業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戰
來源:中商情報網
說起傳統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來自於新能源汽車。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車不斷革新,加上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年輕人消費者的喜愛。據中商情報網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申請個人新能源指標購置新能源汽車。
來源:中商情報網
並且80後人群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用戶,70後的潛在用戶也在不斷增多,說明新能源汽車的受眾群體年齡段偏低,這對未來持續推廣新能源汽車有非常大的影響。
來源:中商情報網
而且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革新,在汽車續航裏程以及基礎設施上不斷發展,使得之前擔心新能源汽車性能問題的潛在購車消費者消除疑慮。新能源汽車的這些優點無不沖擊著傳統汽車行業的發展,估計長城汽車也是意識到這些潛在威脅,才開始研發下壹代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與新能源汽車搶奪未來的汽車市場。
來源:《2017年第壹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
 
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就連當下熱門的共享單車也在不斷搶奪傳統汽車的市場。隨著“綠色出行”概念不斷深入人心,以及目前國內各地不斷普及的共享單車,騎行出門成了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
2017年4月6日,ofo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布《2017年第壹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提到20個城市第壹季度累計騎行5.93億公裏,相當於節省燃油4150萬升,說明目前在選擇出行工具上,共享單車正在蠶食傳統汽車行業的份額,傳統汽車行業需要謀求新的出路。
 
傳統汽車行業面臨洗牌與轉型
 
目前對於傳統汽車行業而言可謂“凜冬將至”,企業不得不為了保持僅存的市場優勢,不斷減少企業利潤以獲得進壹步發展。換言之就是市場風向標已經在慢慢轉變,身處傳統汽車行業的公司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艱難,從而使得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傳統汽車行業“百花齊放”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更多的企業面臨的是市場的洗牌,何去何從成了眾多車企思考的問題。
圖:比亞迪業務數據
轉型或許是目前傳統車企繼續發展的唯壹出路,事實上,已經有企業摸著石頭走出了壹條可行之道。比亞迪(002594-CN)作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其實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上也不及傳統汽車的銷量,但相比傳統燃油車止步不前的銷量,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卻在逐年翻倍,而且市場好評度也不斷提高。
來源:wind資訊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投入。有媒體拿特斯拉的電池技術與比亞迪相比,驚訝的發現比亞迪的e6電池在續航能力上已經超過特斯拉Model 3電池的續航能力。由此可見比亞迪的技術投入,畢竟超越老牌純電動汽車領軍企業不是誰隨便就能做到的。
所以有比亞迪這類先行企業探路,可以為其他傳統汽車業的公司轉型提供借鑒,像長城汽車這類傳統老牌的車企,也應該看清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之路,並為之早作準備。
作者|聶壹洲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股本與股本形成-公司辦現增謀財、散戶亂認購害命



股本與股本形成-公司辦現增謀財、散戶亂認購害命
摘錄自 黃國華耕讀筆記


投資人也許懂得追蹤營收、評估損益或分析資產負債品質,但往往會忽略了與投資人最息息相關的「股東權益」(另一個學術上的名稱是淨值)。

讓我們再複習一遍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所以股東權益=資產-負債

股東權益包括下列幾項:
(一)、股本
(二)、資本公積
(三)、盈餘公積
(四)、未分配盈餘
(五)、長期投資評價損失
(六)、少數股權


    股本與資本公積必須一起說明,舉例,我打算開一家公司,叫作國華文創,雖然股票的面額規定是一股十元,但由於基於種種因素,其他出資股東都願意用一股十二元來參與入股,那麼這時候的會計帳務處理方式是:股本10元、多出來的2元是資本公積。

   再舉例,某公司現有股本一億元,但由於公司營運已經上軌道或負責人值得肯定,所以該公司打算以一股15元辦理現金增資募集新入股資金,股數是一千萬股(等於是面額一億),那麼該公司的股東權益表會有什麼變動呢?

    原有股東權益:股本一億元。
    增資後股東權益:股本二億元+資本公積五千萬元

   而這資本公積並不會印製股權或債權憑證給投資人,多出來的每股五元也稱為「溢價發行」,溢價發行乃相當正常,溢價的高低端視公司的前景、獲利能力、經營團隊的優劣與景氣高低,試問你願意用多少錢參與台積電的增資?試問你願意用多少溢價參與名不見經傳的人士所成立的半導體公司?用這兩個極端選項去思考一下,就可以清楚地體會到資本公積的內涵了。

    未分配盈餘與盈餘公積:公司法第237條規定,公司於完納一切稅捐後,分派盈餘時,應先提出10﹪為法定盈餘公積,惟除法定盈餘公積外,公司得以章程訂定或股東會議決,另提特別盈餘公積。而公司每年所賺取之稅後淨利分派股利、提撥公積後所剩餘的部分就是未分配盈餘。
   
   也就是公司的稅後淨利的去處有四個:
1、發放現金股利 
2、股本(盈餘轉增資)
3、提撥盈餘公積
4、未分配盈餘

  長期投資評價損失請詳見本書的第三篇第七章「轉投資」內文說明。

   先來談股本,股東權益的變動狀況中我最注重股本與股本形成,股本形成的意思就是一家公司的股本倒底從何而來?長年以來的股本形成趨勢為何?股本的來源其實只有兩種:一是現金增資、二是盈餘轉增資。一家公司的長期經營的確需要不斷投入資金與資本,新成立之公司難免得靠股東來籌資,而一旦公司營運上軌道就不能一天到晚再向股東伸手要錢(現金增資),而應該由本業所賺取的獲利來從事資本擴充才是上策。

   股東投資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本求利,如果公司無法賺取利益分派給股東,而且還經常辦理現金增資,這類公司倒底有什麼存在價值呢?然而台股投資人卻遭到資本市場與媒體利益共同體洗腦,總認為辦理現金增資的公司會有拉抬股價的企圖,而忽略了現金增資對股價的殺傷力。

   而一家公司所謂的股本形成,就是去檢視其股本當中現金增資與盈餘增資的比重,白話一點就是檢查公司的股本多少是賺來的?多少是伸手向股東要的?

100年底幾家上市公司的股本形成比率表(一)

1028855312.jpg 
  上列公司的股價都能長期維持在高檔,而其股本形成比率也透露了共同的特點:盈餘轉增資佔股本的比率都相當高

100年底幾家上市公司的股本形成比率表(下)
1028855313.jpg 
   以上幾家公司近年以來不論是股價或是盈餘都表現的不盡理想,他們也有個共同的特性:盈餘轉增資佔股本的比率相當低;而洋華的股本形成則相當另類,她的股本當中來是公積轉增資的比率高達74.7%,可見洋華公司趁其股價位於高檔時用很高的溢價去作現金增資的募集(洋華初上市時以每股100元的超高價辦理一千萬股的現金增資)。

   當然,股本形成表當中並不是用比率的絕對高低來斷定一家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譬如以瑞儀、美利達、健鼎這三家公司為例:


1028855317.jpg 
   瑞儀的股本形成表中其現金增資比率雖然達38.4%,但可以從長期股本形成過程中發現,瑞儀從96年以後就沒有再向股東伸手要過錢。

1028855314.jpg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健鼎,健鼎的現金增資佔股本比重雖然佔30%以上,但是該公司也從95年以後就沒有再伸手向股東要錢,而健鼎的盈餘轉增資佔股本比重只有44.4%的原因不是健鼎公司不賺錢,而是健鼎近年來多半將稅後淨利配發現金發放給股東,連盈餘轉增資都不辦呢!

1028855318.jpg 
   美利達更厲害,她從87年起已經十多年不再向股東要過半毛錢。


    相反的有些公司雖然現金增資佔股本比率不算太高,但近年來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如新纖:可以從下表中看出,從96年至100年這五年中辦了三次現金增資向股東要了四十億,如果投資人所投資的公司發生這類情況,那就得留意一下公司的狀況了。

1028855315.jpg 
   
  股本形成表也可以回顧一家公司的現金增資的頻率,以下表的昇貿公司的股本形成過程中可以看得出,該公司在94、95、96、98、99與100等年度辦理過現金增資,也就是從昇貿94年上市之後的七年間(94-100),總共有六年舉辦過現金增資,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該公司實在很愛在股市「籌資」,密集現金增資的後遺症就是股價的長期不振,昇貿從95年創下176.5元的天價後每況愈下,到了101年,其股價已經長期跌落到30-40元的低價區,然而其實昇貿每年的eps並不難看,每年的eps起碼都有3.5-4.5元的實力,其股價之所以處在長空的低檔位置的主因就是年年現金增資造成股票籌碼的大量增加。

1028855316.jpg 


    結論:許多上市公司很喜歡辦現增向股東與股市投資大眾要錢,許多投資人不名就理變傻傻地掏出鈔票去認購,殊不知喜歡印股票換鈔票的公司,其股價表現通常相當難堪。所謂是「公司辦現增謀財、散戶亂認購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