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17 Frank Notes




1.看圖學酒:125張圖表看懂世界酒飲的製造科學、品飲技巧與關鍵知識

A Visual Guide to Drink

作者:  Ben Gibson,  Patrick Mulligan 













2.冰層裡的航線:探險家與掠奪者的千年北極史詩

Lines in the Ice: Exploring the Roof of the World


















3.海鮮的美味輓歌:一位老饕的環球行動(絕版)

Bottomfeeder: How to Eat Ethically in a World of Vanishing Seafood













4.吃錯了,當然會生病!2 

發炎,並不是件壞事

作者:  陳俊旭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5.咳嗽警報:

從感冒、呼吸道過敏到嚴重咳嗽的專業治咳指南

作者:  羅仕寬/著,
出版社:柿子文化


















6.鬆肩頸、解疼痛、通鼻病、救失眠,我有一「套」!:閉嘴咬一咬,調整筋膜自癒力

作者:  林彥璋,  林子宸/撰述
出版社:方舟文化






























8.萬曆十五年

作者:  黃仁宇
出版社:食貨 


















9.京都歷史事件簿

作者:  林明德
出版社:遠流















10.集裝箱改變世界(修訂版)(絕版)




















11.莊家優勢:

數據運用的技術, 數學天才的決斷智慧

The House Advantage: Playing the Odds to Win Big in Business













12.對沖之王:華爾街量化投資傳奇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 誰才是對的?

    摘錄自 2017/11/20 股感知識庫


    約略從去年,或甚至更些時候開始,如果有到處涉略各投資網站或部落格的,或多或少都會發現原本對於投資論點是百家爭鳴,到後來甚至出現煙硝味。除了重申自己的立場外,也開始出現隔空喊話的態勢。


    我不想捲入投資理論的爭議中,只是想從旁觀察。在我剛開始寫部落格時,光是寫部落格的人就少了,更不用說以投資為主題的,因此在搜尋上曝光的機會就多了不少。但後來這幾年,許多成功的投資人也樂於分享投資心得,寫投資部落格的人也越來越多,許多甚至上雜誌受訪、出書、上電視、開課等。


    在這些成功投資人當中,投資論點當然不會都相同。雜誌每期的投資達人專刊,都會介紹不同手法的投資達人,有的靠選擇權,有的靠技術分析,有的靠基本面,也有的靠對市場動能的敏感度。


    這麼多投資方法,到底誰才是對的?誰分享的方法才是可長可久之道?誰才是真理?就我個人的經驗,很難說誰是真理,或者怎樣才是真理。


    先說有些人靠選擇權與期貨賺錢,像我可能就不以為意,但不可否認的,也有相當多的人靠選擇權或期貨賺的比我多太多。也有些人靠技術分析或籌碼選股,我會覺得這些股票怎麼買的下手,但同樣的,這些人可能已經有上億身價。


    當你覺的有些人的觀念或是投資方法錯得離譜,只是短期矇中,長期肯定走不下去,但往往這個短期,可能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事情。


    有些時候可能你覺得這樣的報酬率是極罕見的異類,但事實是當你還在 3%~5% 累積的時候,人家已經是以倍數的資產在看待市場。


    我跟朋友曾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市場平均多頭時間長於空頭,假使如媒體所說的,每七年到十年為一個多頭循環,然後接下來約略一到三年的空頭循環,那麼在多頭循環這七到十年中,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敢賭的人就會大賺,至於空頭會不會把獲利吐還回去,也許有些會,有些不會。


    一個廣泛的市場策略分析師,無論任何時候猜測市場持平或是上漲,失敗的機率通常不高。在市場總是長期間緩漲急跌下,這個上場的期間也夠讓人變很多花樣。如同房地產從 SARS 沿路上漲一樣,這期間不管是用什麼投資方式,都會賺錢,唯一難過的是那些沒進場還在找尋方法的人。


    我自己當然也常常在書店翻每個投資達人的書籍,有些看了我也會搖頭,想說怎麼會選這種股票,但結果呢,時間可能還不夠長來證明我的對錯,但至少這一段不短的時間,人家成功了,而且確實賺進了不少銀兩。


    就我自己的歷程,我自己接觸投資的第一本書很少人聽過,叫做「股票神童 – 司徒炎恩」。


    可能是因為看起來很簡單,內容又是講年輕人,所以長輩送了這本啟蒙書給我。隨後順著司徒炎恩的概念,接著接觸彼得林區的三部曲。


    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開始,但之後呢?我念了商學院,開始學選擇權、學技術分析、學 CAPM、學效率前緣…..甚至看了傑西·李佛摩 (Jesse Livermore) 的書,然後每天盯著線形,試圖感受市場脈動,也試著學習如何當賭徒,學習下注。


    跟很多投資朋友一樣,我也在投資旅途上茫然的追逐各種成功的投資法,試圖尋找個投資金盃。雖然自己才走到一半,但至少現在覺得方向很明確。


    對於想尋找什麼投資方式才是成功的朋友,我是有以下幾點建議: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誰才是對的-01
    1. 這種方式為什麼可行?不是因為有大師背書,也不是因為某張亮眼績效單,也不是你硬記下挑選邏輯,而是你自己從所看、所學的經驗,不斷用反面挑戰這個思維,最後仍證明是可行的,才是好方法。


    2. 拿出自己的對帳單,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自己的投資報酬,誠實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3. 瞭解自己的性格,瞭解自己的能力範圍,在雜誌上賺翻倍的人,他的歷練、性格都跟你不相同。

    投資論點大航海時代,誰才是對的-05
    4. 你身邊親眼看過多少人採用這種方式,結果與經驗如何。每隔一段時間去問問看。


    5. 你覺得這種方式是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可能成功,還是大多數的人有可能成功。那麼你比較有可能是那極少數人,還是大多數人。


    6. 最後,別把投資方法看得太神,最大的成敗關鍵仍是在於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投資客日誌》授權轉載



    以巴菲特投資的美國航空 對比中港航空業發展


    摘錄自 2017/10/28 股感知識庫


    過去「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航空業恨之入骨,甚至造出多個在投資界膾灸人口的金句:「航空股是死亡陷阱」。


    在 2007 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他更直接說到:「如果一名有遠見的資本家在萊特兄弟試飛的小鎮 Kitty Hawk 出現,只要將奧維爾‧萊特 (Orville Wright) 射下來,就已經為未來的資本家幫了個大忙。」可見,巴菲特是一度非常討厭航空業。


    因為,早年航空業競爭淚烈,令多間航空公司股價大幅下跌甚至破產,大幅影響股神的回報。


    不過,近年他的態度已經大幅轉變,並買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約一成的股票。雖然投資行為改變令人詫異,但這篇文章分析了美國航空業值得注意的地方。


    總結而言,是因為美國航空業集中度隨著多年前的惡性競爭後開始提升,四大航空公司的市佔額超過七成,步入像現在的電訊業寡頭壟斷時代。所以,即使油價近年下跌,但四大航空公司的票價仍可維持。文章認為這意味它們的護城河比較深厚,故吸引巴菲特投資。


    說到航空業競爭,最能夠反映的數據是收益率 (Passenger/Cargo yield) 及運載率 (Load factor) 。如巴菲特所言,航空業的固定開支巨大 (飛機租賃、燃油、工資等) ,但浮動成本較少 (主要是燃油費用比較波動) ,換言之,乘客邊際成本極低。所以,航空公司著緊的是收益率及運載率,只要兩個比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就能取得較佳的盈利。


    一旦面對競爭,航空公司做法通常是以減價迎戰,因為乘客對價格比較感敏 (尤其短途) ,所以減價容易維持足夠的運載率,同時令對方乘客減少,增加競爭對手的經營壓力。當各大航空公司都以低價爭奪客戶時,惡性競爭難以避免。


    問題是,美國航空業發展良好,是否代表其他地方的航空公司發展一帆風順?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1
    簡單起見,我選擇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 (American Airline) 為代表。首先要了解的是,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大部份的航線都是本地航線為主,即往返美國本土,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及中美洲一帶地區,而長途航線的佔比較少。以美國航空的機型而言,超過八成是短途窄體機: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5
    然後,我會用香港的航空公司國泰 (00293) 做比較。可以發現,公司所有航線皆為國際航線 (因為香港太小) 。所以,國泰航空的業務模式,其實與全球大部份地區的航空公司有分別,是針對長途旅客,將旅客帶來香港再轉機至亞洲區內其他中小型城市,或將內地及東南亞城市的旅客轉飛至歐美澳洲等地。從機型分布可見一斑: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6
    國泰航空的機種以 A330,A350 及 B777 系列等廣體機種為主,截至今年 6 月底有 144 架,佔機隊數目 203 架約七成。能夠與其做直接比較的應該是新加坡航空,以及中東三大航空公司 (但有指政府補貼其燃油成本,故暫時不作比較) 。
    更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收益率有嚴重差異。於 2016 年油價長期在低位徘徊,美航每加侖燃油開支下跌 17.6%,公司的主要航線乘客收益率只跌 3.7%,地區航空更只微跌 0.9%,收益率高達 15.47 美分 (編者按:即 0.1547 美元):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7
    至於國泰,可以見到公司的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只得 0.515 港元 (2016 年底為 0.541 港元) ,即相當於 6.6 美分,低美航接近六成。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8
    個人估計,兩者收益率相差巨大,似乎與國內航線競爭較少,而國際航線競爭較大有關係。
    不過之前的文章,沒有說到的是,航空業雖然競爭激烈,但同樣是一種現金流極強的公司,客戶是全世界不同的乘客或旅行社,付錢購票,賬期較短及穩定,或許可以解釋巴菲特為何對航空業念念不忘。同樣以美國航空為例子,可以見到其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經營現金流都超過 60 億美元 (對比去年收入約 400 億美元) ,其實可以將航空業理解為一間「會飛的電訊公司」。
    由巴菲特投資美國航空公司到中港航空業比較-09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航空業與電訊商相似,為何後者的利潤率可以高於前者?


    我個人認為與地域局限有關。我們只能用當地數間大型電訊商,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航空公司到外國,地域局限性較低,所以競爭較強。而且部份航空公司受國家政府資助,甚至是國企公司營運,目的不為賺錢,而是吸引人流帶動外來投資,都造成航空業,尤其是國際航線的激烈競爭。


    進一步而言,美國四大航空企業,應該與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即國航 (00753) 、南航 (01055) 及東航 (00670) 的業務接近,都是以短途國內航班為主。


    不過,中國近年高速發展高鐵網路,某些路線比飛機更省時及金錢,短途航班開始出現競爭,但美國航空公司暫未見此情況出現。兩地航空公司的股價表現,可大致反映出上述分野對兩地航空公司的影響。


    受惠美股大牛市及美國航空業盈利持續上升,股價亦拾級而上。巴菲特去年第三季斥資 7.97 億美元買入的美國航空,當時股價仍徘徊在 35 至 40 美元,但現在已升至約 52 美元,升幅有三成後開始減持,一直對航空股念念不忘的巴菲特,憑藉長期觀察,終於獲得回報。按著這個方向思考,未知台灣航空股代表長榮及華航,有沒有值得投資的機會?


    一分鐘投資筆記》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輝達在 AI 領域的護城河是什麼?


    摘錄自 2017/10/28 股感知識庫


    輝達 (NVIDIA) 的股價在 2016 年漲了 3 倍多,2017 年至今又漲了 80%,這麼大幅的上漲到底是對人工智慧概念的炒作,還是企業多年耕耘的厚積薄發?不想明白這個問題,投資人就不可能在股價的上下波動中做到堅定持有。

    GPU 是什麼?和 CPU 有什麼不同

    簡單來說,  CPU 擅長的是通用邏輯的順序執行,而 GPU 擅長的是特定邏輯的並行計算。現在性能最強勁的 CPU 也只有幾十個核,而 GPU 卻可以輕鬆做到上萬個核。
    15ec2ad968b27643fe132d5d.jpg!custom660
    GPU 最早是用來做圖形渲染的,它可以並行的計算出各個像素點的值從而快速生成圖象,這個計算的本質就是四維向量和變換矩陣的乘法。

    後來人們發現不光是圖形渲染,很多計算任務,特別是現在火熱的深度學習,其本質也是矩陣運算,同樣也可以用 GPU 來加速計算過程。在實際的使用中,CPU 和 GPU 是配合使用的,程式的主體部分仍然由 CPU 執行,但 CPU 會將複雜的計算任務交給 GPU 來處理,如下圖所示。


    15ec2baa9c427913feb5e53d.png!custom660
    “至於計算力,首先 GPU 不會替代 CPU ,它是攜手和 CPU 共同工作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它稱之為加速器, CPU 是通用型的,什麼場景都可以適用。但是 GPU 在一些專門的問題上有非常大的能量。它的性能要比 CPU 超過 10 倍、50 倍甚至 100 倍。


    因此,我們就認為最完美的架構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有萬事皆能的 CPU ,再加上在某些重大計算挑戰方面非常有能力的 GPU ”

    輝達在 AI 領域的競爭優勢到底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普及一下基本的電腦知識,就是程式到底是怎麼執行的。我們知道程式是用 C++、Java、python 這些程式語言寫出來的,這些都叫高級程式語言,特點是比較貼近自然語言,適合人去寫和理解,但是用高級語言寫出來的代碼 CPU 是理解不了的,是無法讓 CPU 直接運行的。


    CPU 懂的語言叫指令集,這些指令集會直接操縱 CPU 的內部結構,比如寄存器,算術控制單元等等, CPU 指令集絶大多數的工程師都搞不懂,也不需要搞懂。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編譯器會幫我們把用高級語言寫出來的程式翻譯成 CPU 能懂的指令。


    另外說一句,現在的桌面電腦和服務器 CPU 已經基本被 x86 指令集一統天下,所有的系統和軟體都是針對 x86 來編譯和開發的。而 x86 的專利基本上就是被英特爾 (Intel) 和 AMD 牢牢的控制在手上,也就是說只有這兩家才能生產基於 x86 的 CPU 。


    所以我們老是說為什麼生產不出來自己的 CPU ,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晶片設計和工藝的問題,這個相對來說還好解決,只要堅持追趕總能慢慢縮小差距;另外一個就是 x86 的專利問題,要是英特爾和 AMD 不給你授權你就用不了。有人會說那我就自己搞一套指令集唄,這當然可以,其實也沒什麼技術難度,但問題是現有的所有的操作系統和軟體就會在你的 CPU 上跑不起來,因為不相容,那這樣誰又會來買你的 CPU 呢?


    GPU 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想讓你的代碼在 GPU 上跑起來,你就必須有一整套的代碼編寫,編譯和調試環境。輝達的 CUDA 就是這麼一套環境。 CUDA 的全稱是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設備架構。這個架構提供了一整套的C/C++程式接口,各種庫函數,runtime,底層驅動還有完善的技術支持文檔。而且,基於 CUDA 開發的程式只能跑在輝達的顯示卡上。


    15ec2bb056c27953fb714cf6.jpg!custom660
    這就是輝達的過人之處,當 10 年前 AMD 還在和輝達拼顯示卡時, 輝達的研究員和工程師發現  GPU  稍作改造可以做很多科學計算相關的事情,於是發明了 CUDA 並且不斷投入完善,而當時沒有人做同樣的事情。 CUDA 相當於是建立了一個開發者社區,而且具有“網路效應”:


    1. CUDA 具有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的正向反饋效應。因為用的人越多,輝達對用戶的需求和獲得的反饋也會越多,從而更好的改善產品性能。更重要的是,用戶在使用 CUDA 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基於 CUDA 的入門文檔、研究成果、學術論文、開發類庫以及技術討論,這都極大的方便了後來加入的研究者。
    CUDA 的開發人員在過去 5 年裡成長了 14 倍超過 60 萬; CUDA 下載量已達 180 萬,僅去年一年便增加了 80 萬。這可以看出整個 CUDA 社區還在壯大和蓬勃發展。


    2. 用戶的遷移成本高。社交通訊軟體這類產品的黏性在於,你的整個社交關係鏈都在這個平台上。同樣,很多企業和研究人員之前的代碼,測試基準結果都是基於 CUDA 平台上的,一旦使用別的平台意味著代碼要重寫,重新編譯,之前的測試結果要重新校準,這都是非常高的成本。

    AMD 的 GPU 能和輝達競爭嗎?


    輝達的老對手 AMD 也推出了 Insinct 系列的 GPU 來和輝達在機器學習這塊競爭,在驅動和開發環境上, AMD 採用的是 OpenCL 。


    就像上面提到的,CUDA 是輝達專有的,是一個封閉的體系,用了 CUDA 就意味著必須用輝達的顯示卡。而 OpenCL 是一個開放的標準,用其開發的程式可以跑在任何支持 OpenCL 標準的顯示卡上而不用和具體的硬體廠商綁定。


    從通用性上來看,OpenCL 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但是 OpenCL 的致命弱點是其性能和開發的便利性都遠遠比不上 CUDA ,而且因為輝達在 CUDA 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其更新的速度飛快,OpenCL 作為一個開放鬆散的標準卻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來推動,兩者的差距還在拉大。


    所以在機器學習這塊, AMD 已經無法撼動輝達的地位,只能做一個配角刷刷存在感。


    兩週前,華爾街有家投行對輝達給出了 250 的目標價,這個數字可不可靠另當別論,當分析師在報告中對輝達競爭優勢的評價卻是非常的恰當:


    簡單來說,因為先發優勢和累計 100 億美元的持續研發投入,CUDA 已經成為了一個生態系統和 AI 領域的行業標準,而這就是輝達豎起的競爭壁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輝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壟斷者的威脅往往是來自於看不見的競爭對手和範式的變化。intel到現在為止都壟斷著基於 x86 的 CPU ,但手機晶片卻繞過了 x86 ,轉向了基於 ARM 的晶片,現在人工智慧又跑出來了個 GPU 。這就像你守住了一個路口,獲得了收過路費的壟斷經營權,結果隔壁老王又新修了一條路,人都不從你這過了。


    我個人覺得在 GPU 這塊,已經沒有任何企業可以挑戰輝達了。但如果你注意 AI 領域新聞的話,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其它的 xPU,比如 Google 的 TPU,還有什麼 DPU,最近英特爾還推出來了神經元晶片,號稱這才是人工智慧的未來。


    那麼未來的計算範式會不會出現新的轉移呢?輝達的挑戰者會不會從別的地方冒出來呢?我覺得這些暫時還看不出來會帶來計算範式的轉變,但是值得持續的關注。而關注的重點不是在商業上的宣傳,而是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採用情況。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